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网络诚信的概念与价值、网络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原因、网络诚信缺失的治理等方面进行扼要梳理与分析,认为网络诚信缺失问题的根治不仅需要建立健全法律规制体系、道德规范体系、信用监管评价体系、营造诚信社会氛围,而且还需要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做保障,更需要建立起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网络运营者、维护者、使用者自律为主体,教育与引导、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网络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和网络诚信缺失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网络诚信缺失或有网络诚信缺失引发的网络舆情的导控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治理路径上有以道德诚信为主导和以契约诚信为主导的两条治理路径.本文以网络舆情导控为视角,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探究网络舆情导控视阈下网络诚信建设的原则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个以因特网为纽带的高度信息化的信息社会。不管人们愿意与否,随着网络时代的现实存在。网络文化作为对现实社会的反映的一种新型社会意识,已经悄然崛起并逐步渗透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文化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摩擦。本文就网络文化的社会特征浅谈一下在这个新的时期里,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之一——“诚信”,使之古为今用,继续在社会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人际关系功能,以求有益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制度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特征、教育的不完善、大学生自身心理不成熟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的问题,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表现为网络诚信行为失范、大学生网络诚信品质的降低等多方面,因此,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刻不容缓.通过大学生自我诚信教育、营造网络诚信的氛围、健全网络诚信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强化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5.
诚信行为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然而互联网所具有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以及高校道德教育的不到位,引发了较多的大学生诚信缺失事件,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伦理观念和高校德育工作。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网络诚信现状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网络诚信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网络诚信根源,在借鉴国内外道德文化建设先进理念的基础上,从加强诚信道德的教育,培育网络诚信文化;强化网络行为监控,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加强社会引导,优化诚信教育环境等三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影响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影响看我们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更新了大学生的获取知识的手段.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我们部分大学生的诚信丢失了.而当代大学生网络诚信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成长和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诚信和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含义以及网络诚信的内容.找出大学生网络诚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而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意识.端正网络诚信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正以迅猛之势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蔓延。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其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的影响。随着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发展等方面的渗透,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根源,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围民信用危机日益成为今天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人文环境因素。目前,失信问题在我国诸多领域严重存在,阻碍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制约诚信有许多重要因素:社会历史、法治与文化、政府行为以及现实的市场因素等。从根本上解决国民诚信必须建立国民信用体系。为此.政府首先要做全社会诚信的表率。同时,要齐抓共管.合力打造国民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9.
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可适用于民事审判的全部环节。无论是案件事实认定、适用法律的选择还是法律解释还是漏洞补充,抑或是裁判规范的援引与司法社会效果的衡量,都必须遵循诚信原则,受诚信原则规制。民法诚信原则是市民社会道德准则的法律化,司法为诚信原则的实施提供国家强制力保证。司法具有明显的社会导向功能。针对我国目前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现实,诚信原则的有效适用,可有效防止诚信滑坡,有力推进我国社会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化社会中,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使人们能够自由地游离于网络世界,大量信息的涌现,给人们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因部分信息的虚假及恶意所为导致网络上的非诚信问题凸显乃至网络犯罪。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社会功利主义思潮的网络蔓延,使一些人的道德情感冷漠、诚信缺失,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诚信伦理教育滞后等。要治理网络非诚信问题,除了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外,网络诚信伦理教育尤其是幼儿网络诚信伦理教育应成为治理网络非诚信问题的根本路径。幼儿园是人生智力开发、人格健全的关键阶段,全社会都应关注幼儿教育,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诚信品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是关涉人生命运的大事,更是关涉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所在。因而,包括网络诚信伦理教育在内的伦理教育应该从幼儿园抓起。  相似文献   

11.
诚信政府之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现实表明:政府诚信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社会与国家之间利益和秩序的平衡,是各种价值之间取舍的基础和核心。文章通过对中西诚信的对比分析,结合政府的特殊地位,探讨了政府诚信的价值所在。认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由诚信的政府来引导,通过内生与外引,引导出中国社会法治的火花,促进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们通过虚拟的网络拥有了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我们的部分大学生的诚信丢失了。诚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道德现象,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诚信社会、法制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是公民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状况、诚信行为如何,将直接影响诚信社会的建立,因此,在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在诚信社会的建立和完善中负有重要的使命。目前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来自社会环境、教育、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突、大学生自身以及缺乏诚信管理机构等方面的因素。针对此,可从这几个途径来构建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长效机制:1.确立诚信教育在高等院校德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2.更新诚信教育理念和模式,从知识走向心灵,由他律走向自律范式;3.完善高校规章制度,以诚信的制度约束学生;4.发挥表率作用,高校教师要努力做诚信的典范:5.开展全民诚信道德教育,以诚信的社会环境塑造学生。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体系作为一切商务活动的基本准则,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担负着重要使命。由于各种现实原因,导致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活动中出现较为严重诚信缺失的状况。要提高全民诚信素质教育,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加强诚信监管,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普及,网络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网络诈骗、信息欺诈、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网络诚信缺失现象日益泛滥,严重地影响到了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由于网络诚信缺失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文章重点从网民主体盲目崇拜信息、被“符号”所异化以及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等方面来分析网络诚信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其造福社会的基本前提。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不仅可以使其受益终身,而且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从现实来看,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严重,加强诚信教育已成当务之急;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从诚信、诚信危机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在现代社会,诚信更是现代明的重要基础和主要标志。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在当今社会,诚信一再遭受冲击,诚信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社会制度体制、外界环境上的原因。战胜诚信危机需要从这些原因入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从思想、学习、经济、求职、网络诚信缺失等方面分析了具体表现,从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剖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诚”和“信”互训,共同构成“诚信”概念的内涵。诚信在伦理层面上是德性和规范的统一。诚信在德性层面上以信仰为基础,诚信信仰是个体诚信品质的精神保证。诚信在现代社会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是诚信德性意义的退化,诚信信仰失去其精神、价值内涵,沦为世俗功利考量的工具;另一方面是诚信现实规范的缺失,诚信规范的缺失是诚信信仰弱化的反映,同时也在阻碍着诚信信仰的践履并加速其危机恶化。只有在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社会诚信实践中,才能实现诚信的德性化意义和规范性要求,进而实现诚信信仰的维系和传承。  相似文献   

20.
政务诚信是确立现代社会诚信体系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前,我国学者从政务诚信的内涵、现状分析、构建途径等方面对政务诚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对政务诚信的内涵界定模糊,尚未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等。因此今后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政务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