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S2介导了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过程,其氨基酸酸序列在Omicron等变异株中均高度保守,可作为开发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的重要靶点。基于此前沿热点课题,该文设计了一类以桦木酸磺酰胺皂苷衍生物为结构骨架的新型小分子Omicron融合抑制剂的综合性实验。以马铃薯三糖桦木酸皂苷1为苗头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及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SBDD)设计并合成了三个马铃薯三糖桦木酸磺酰胺衍生物T-1、T-2、T-3,利用NMR及HRESIMs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基于S/HIV模型测试了其在细胞水平对Omicron等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免疫共沉淀(Co-PI)、细胞-细胞融合实验、分子对接等实验得出该类皂苷分子能够嵌入S1/S2亚基交界处空腔、稳定S蛋白融合前的构象从而抑制病毒入胞,进而表现出广谱抗新冠病毒活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根据已克隆得到的泉州湾可口革囊星虫MnSOD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EF 062359),采用5’RACE和3’RACE技术从泉州湾可口革囊星虫体壁中克隆获得MnSOD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988bp(GenBank登录号为JX117903),其中开放阅读框(ORF)长681bp,编码226个氨基酸,是不具跨膜区结构的亲水性稳定蛋白;预测分子量为25.15ku,理论等电点pI为5.96,分子式为C1 128H1 722N314O330S6;α螺旋是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元件,在氨基酸多肽链上有4个Mn结合位点,有3个二硫键位点.四聚体三维结构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该MnSOD含12个α螺旋和3个β折叠构成一个篮子状的活性中心.泉州湾可口革囊星虫MnSOD基因与其他动物的胞质MnSOD在序列组成、结构及活性位点等方面存在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以NCBI Gen Bank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基于Ipa C蛋白的基因序列进行理化性质、疏水区、信号肽、亚细胞定位、结构域、跨膜区及二级结构、三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Ipa C蛋白由382 aa组成,分子量为41.016k Da,理论等电点为8.42,不稳定系数为50.52,亲水性蛋白质;无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于细菌体外。跨膜区分析表明,Ipa C蛋白有较短的跨膜区域,大部分区域位于宿主细胞膜外侧。空间结构分析显示,Ipa C蛋白结构以α螺旋为主。分析结果表明,痢疾志贺菌侵袭素Ipa C属于不稳定碱性亲水性的细菌分泌蛋白,嵌于宿主细胞膜外侧,与其生物学功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螺旋中空纤维膜脱氧过程中引入了Dean涡,与线型中空纤维膜脱氧过程相比传质速率显著提升。本文旨在建立新的螺旋中空纤维膜脱氧过程传质模型,探讨管程流体雷诺数、中空纤维膜结构参数、壳程真空度和操作温度对Dean涡强化传质效果的影响,并优化螺旋中空纤维膜脱氧过程操作参数。创新点:1.建立新的螺旋中空纤维膜脱氧过程传质模型;2.该传质模型可以应用于任何螺旋中空纤维膜气-液过程的传质行为描述。方法:1.实验研究管程流体雷诺数、中空纤维膜结构参数、壳程真空度和操作温度对Dean涡强化传质效果的影响,并与线型中空纤维膜传质进行对比。2.利用螺旋坐标系下的质量连续性方程以及Dean涡的摄动解描述管程溶质的传质行为;利用改进的尘气模型描述膜孔道内多组份气体的扩散行为;耦合建立新的螺旋中空纤维膜脱氧过程传质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3.模拟脱氧过程的氧、氮、水三种组分的浓度分布,优化螺旋中空纤维膜脱氧过程的膜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结论:1.实验和模拟结果均证实Dean涡可以有效提升脱氧传质速率,最大传质增强因子为2.2。2. Dean涡主要受到管程雷诺数和中空纤维膜曲率的影响;当管程雷诺数较大时,中空纤维膜即使存在很小的曲率,传质的速率也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屏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同时又要承担摄取营养、排出废物、维持离子平衡等重要功能,即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磷脂双分子层的特性决定了其对绝大多数溶质分子和带电荷的无机离子是高度不透的,所以几乎所有的有机小分子和无机离子的转运都需要特异性的膜蛋白——膜转运蛋白。正是这些蛋白质赋予了细胞膜最重要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1.膜转运蛋白的类型膜转运蛋白分为两类:一类是载体蛋白,  相似文献   

6.
同源盒基因(Homebox gene)编码一类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蛋白,共有60个氨基酸残基。其序列上含有一段180个核苷酸序列的特征性DNA片段——同源异性盒(Home box)。目前发现同源盒结构域大体上有四种花式即:①α—螺旋—转角—α—螺旋;②亮氯酸拉链;③锌指结构;④α—螺旋—环—α—螺旋。 同源盒基因对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的分子控制机制,信息传递,细胞分化,生物进化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号转导是生命科学中的研究热点,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非常复杂,而信号的起始通常认为是配体(如激素和细胞因子等)与受体的结合,受体按存在部位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前者最常见。细胞表面受体按结构组成又分为 3个主要类型(或家族): 7个跨膜片段受体(或 G蛋白偶联受体)、单一跨膜片段受体(或酶偶联受体)和离子通道。本文主要以第二类膜表面受体与相应的配体为例对这一神秘过程进行深入浅出的描述,并配以形象模式图,使读者对此有一大概的了解。   正如人们所熟悉的打电话一样,通过电话传给对方的信息,常常会无…  相似文献   

8.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文章从梳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出发,结合三螺旋理论的基本内涵,在分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参与主体、三螺旋结构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职业教育本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培养目标确立、培养过程实施和评价反馈机制进行了论述。该模式是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继承与创新,希望能够促进职业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应用Con-A亲和层析方法从两株Den2病毒(New Guinea C株和从中国海南省分离的H-87株)感染的C6/36细胞膜中分离的糖蛋白,发现了一种感染细胞中特有的蛋白质。经SDS-PAGE证明该蛋白分子量约46000D,分析其为Den 2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1。并利用Western blot筛选出针对该蛋白4种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0.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有效路径."职场化"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三个融合,即企业营销任务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学生能力的发展与企业员工岗位的晋升相融合,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相融合.项目教学是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保障,具体保障措施有成立企业项目教学指导小组,实行双导师制和加强过程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以GST-AQP7(Aquaporin 7)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为例,进行了生物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讨。利用PCR技术快速扩增小鼠AQP7-C末端亲水性肽段区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AQP7,转化表达菌株E. coli BL21,诱导表达GST-AQP7融合蛋白,并对目的蛋白亲和层析纯化。PCR鉴定和DNA测序结果表明,pGEX-4T-1∕AQP7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正确,SDS-PAGE蛋白电泳结果证实GST-AQP7高效表达并成功纯化。经过上述实验过程,学生系统掌握了从基因操作到蛋白表达一系列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很好地将课本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  相似文献   

12.
新型结构描述法用于芳烃类化合物水溶性(-lgS_w)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芳烃类有机物结构与水溶性的关系,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电性作用得到一种分子结构描述方法,即三维分子电性距离矢量(3D-MEDV);利用该矢量对34种芳烃类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4变量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lgSw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945,标准误差(SD)为0.468.再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检验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得到的复相关系数(RCV)为0.908,标准误差(SDCV)为0.598.结果表明:3D-MEDV能较好地表征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逻辑层次,乃由多样的“二元对待”为基础,经“移位与转位”之过程与“‘多’、‘二’、‘一(0)’螺旋结构”之终极统合,而形成其完整系统;这不但可由《周易》与《老子》等哲学典籍中找出它的理论根源,也可从辞章章法结构中寻得它的具体呈现。因此本文即从“二元对待”(含“对比与调和”)、“移位与转位”与“‘多’、‘二’、‘一(0)’螺旋结构”等层面切入,作对应之探讨,以凸显出层次逻辑系统在哲学与章法学中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4.
《莆田学院学报》2016,(2):20-24
对耐碳青霉烯类药肺炎克雷伯菌膜孔蛋白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构造膜孔蛋白结构模型,以了解膜孔蛋白在其耐药中的作用。采用聚合酶链技术(PCR)对确认为产KPC和IMP型碳青霉烯酶29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膜孔蛋白Omp K35和Omp K36基因进行检测、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结果,29株肺类克雷伯菌表现为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均检出膜孔蛋白Omp K35和Omp K36基因;通过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发现,各菌株间存正突变、同源性高,构建了分子进化树和膜孔蛋白结构模拟图。结果表明,膜孔蛋白在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并初步了解膜孔蛋白分子进化情况和膜孔蛋白结构。  相似文献   

15.
英德艾滋病病毒联合研究小组根据数百张HIV病毒图片,并利用计算机程序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首次获得艾滋病病毒三维立体结构图,近日公布于《结构》(Structure)杂志。研究人员认为,该成果有助于科学家了解艾滋病病毒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6.
论归因风格与归因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F.Weiner)认为行为结果的原因有三种分类维度,即:原因源(内部-外部)、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和可控制性(可控-不可控),并研究证实,人们特定的归因维度影响其动机水平、自我估价等变量以及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前治疗人类免疫缺陷Ⅰ型病毒(HIV-1)感染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靶点逆转录酶(RT)和整合酶(IN)联合用药.联合治疗方法有很多的临床优势,但高抗药性的出现,迫切需要能研究抗HIV-1新药物.新药物需要能与病毒复制周期另外的一些步骤中关键蛋白发生作用,比如在宿主基因组中整合病毒DNA.基于这些考虑,目前国际上研究肽化合物药物成为一个热点,一些肽化合物在体内及体外实验中,对RT和IN均产生了很大的抑制活性.本文综述了随着最近一些新技术的出现而挑选出的对目标蛋白有强结合力的肽.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为研究抗HIV-1药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生物膜是细胞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成。其中,质膜构成了细胞与环境的屏障,而细胞质中的各种生物膜,如线粒体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使细胞内构成许多区域化的结构,从而使细胞能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而又相互不干扰。但这些结构的形成,又使细胞与环境,细胞器与细胞质之间必须进行各种物质交换。物质通过膜的运输(称跨膜运输)通常都要由膜上的载体来完成。载体现称运输蛋白。运输蛋白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每种运输蛋白只能运输特定的物质,故称为钙离子运输蛋白、氯离子运输蛋白、ATP运输蛋白等。但这些运输蛋白  相似文献   

19.
设F(n)q为Fq上的n维向量空间,设P是由F(n)q上的所有m-部分双线性函数(V,f)和1构成的集合.在P上按照包含(或反包含)关系规定偏序,得到两类偏序,证明了这两类偏序集是有限格并计算了它们的M(o)bius函数和秩生成函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港口含油废水。考察运行过程中膜污染行为特征,分析引起膜污染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减弱膜污染的途径与方法;考察反应器内群落结构演变,分离鉴定优势菌种,揭示运行条件和进水水质等宏观环境与微生物微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创新点:1.分析出膜表面累积的胞外蛋白是膜污染严重和过膜压力增大的关键诱因;2.基于Yusuf Chisti和Murray Moo Young提出的气提液体上升流速模型,结合胞外蛋白变化趋势,提出降低过膜压力上升速度和缓解膜污染进程的有效措施;3.针对处理港口含油废水的生物系统进行种群结构研究及优势菌属的分离与鉴定。方法:1.借助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分析手段表征膜污染物的主要成分;2.基于Yusuf Chisti和Murray Moo Young提出的气提液体上升流速模型,提出缓解膜污染进程的措施,并验证所提措施的有效性(图3和9);3.通过巢式PCR-DGGE技术对处理港口含油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不同运行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采用克隆技术对优势微生物进行菌种鉴定(图10和表3)。结论:1.采用一体化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来处理港口含油废水的优点是对有机污染物和油类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但在其运行过程中膜污染严重。2.分析发现胞外聚合物是引起膜污染物的主要因素(图3~6);组分分析进一步表明膜表面累积的胞外蛋白是膜污染严重和过膜压力增大的关键诱因(图7~9)。3.通过增大反应器曝气量,调整反应器结构参数可有效降低过膜压力上升速度,缓解膜污染进程。4.反应器内细菌群落结构平稳。5.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内丛毛单胞菌属在低曝气环境下繁殖能力强,且可能是引起膜污染的特征微生物;红环菌科细菌更适应高曝气条件,是降解含有油类污染物的特征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