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试论教师人格的作用、内涵及养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教师人格的作用、内涵及养成孟宪乐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养成离不开教师人格的影响。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育实践证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  相似文献   

2.
浅谈师范院校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可见,提高师范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师范院校的文化品位,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取决于他的学历、学位、学术水平,而且也取决于他的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化素养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能否具备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和品格,影响他能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一个素养很差的师范院校的教师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因为师范类学生未来使命要求他们将来必须把深厚的文化蕴含所折射出的最有用的阳…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又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  相似文献   

4.
师德如良种     
一位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常常会使学生产生终生难忘的印象 ,成为学生人生路上效仿的楷模。教师赞许的笑意、鼓励的眼光 ,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自信力的源泉。巴拉诺夫说 :“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 ,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 ,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可以说 ,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的教师 ,会在他的学生心中播下美好人格的种子。  那么 ,什么是良好的师德呢 ?  首先 ,要有执著不渝、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人们常把教师的职业比作“太阳底下最灿烂的事业” ,事实上 ,与众多的职业相比 ,教师的待遇仍…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用阳光。”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但言教不如身教,身教是教育的法宝。身教是教师身体力行,是教师示范的实际行动,它具有很强的榜样性和效仿性。身教不仅符合少年儿童年龄小,善于模仿的特点,容易被他们接受,同时也是一种民主思想的体现,因为它不带任何强制性。他通过教育者无声的行动去影响吸引学生,因而也具有莫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也要当“好雨”,把握时机,在给学生传授知…  相似文献   

6.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育策划者、组织者、管理者的教师,只有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时时处处都给学生以榜样示范,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实际上就是学校其他教育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教育方式──榜样育人。   榜样育人,就是指教师通过本身的形象、内在气质以及职业道德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良好的榜样示范教育。这种教育对年轻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灵是任何东西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这充分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对一切事情都能做出积极的反映,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上,还是在对待同事、学生、上级领导以及与他人交往等方面都能随时调整自己,适应不同的环境,把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得当,给学生有益的影响。教师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武金莲  张俭 《宁夏教育》2010,(11):66-67
教师的人格魅力越大,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越大,对学生的影响和冲击力越大。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从教多年来,我们亲眼见证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素养。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9.
一、旧的授课形式 1、教师的思想观念。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新的课程改革之前,我们老师从一年级到高中、高中毕业到大学毕业,所受的教育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东西(包括教材、教学内容、上课形式等),一成不变,经历了几十年的反复重复。教师教学生到毕业。上了大学,毕业回去当老师,教的也是这一些,教师讲什么,学生做什么,教师是课堂的主宰、统治者。教师说一,学生不能说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他输灌的知识,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是死的(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教材知识)。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扶植,其成长"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关注,将爱心融入到教书育人中,是一种很好的育人方法。一、教育学生怎样做人1、学会积极的思维方式我们要教育学生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上看到他好的一面,学习这些好的东西。教  相似文献   

11.
乌中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一个教师,只有有了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语丈素养、涵育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情感;深厚的文学修养;渊博的学识;悲悯意识;爱生如子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2.
宋丰玲 《考试周刊》2013,(84):179-179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其自身的形象如何,对于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来讲,影响很大。教师应增强形象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塑造自己的教师形象。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来说.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形象塑造还包括塑造精深的学识形象、完美的能力形象和良好的仪表形象。  相似文献   

13.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基于各种因素,大多数教师认为现在的好教师难当。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呢?我通过近几年的工作体会浅谈一下:一、树立良好形象,以"形"悦人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的特殊职业决定了与学生朝夕相处,学生对老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而学生的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耳濡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会不自觉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灵,甚至会教化其一生。正因为如此,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深有感触地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思想品德课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政治素养、涵育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思想品德课教师是需要人格魅力的,那么,什么是人格魅力呢?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凭自身的修养引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师从事的是社会上的一种专门职业,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其有口皆碑的职业形象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强大隽永的人格力量。”巴拉诺夫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有如此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铬铸力、凝聚力,可以浸润学生的心脾,震撼学生的心灵。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言行如细雨般滋润着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呢?坚守“七正”,是修炼教师人格魅力的重...  相似文献   

17.
论教师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健全人格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教师的师表风范在于完善的人格,教师的人格是教师素质教育中核心的东西。在教师这特殊的以自身健康的人格去培养学生的人格,以自身高尚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的职业实践中,教师人格魅力的神奇作用是其它任何巧妙的教育设计都无法取代的。为此,教师磨练践行,加强修养、筑起人格长城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能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和人格塑造。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师良好的个性素质能极大地诱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相似文献   

19.
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递出去的,那就是教育。这种爱是很细微的,它可能是一个微笑、一次鼓励、一个眼神、一番谈话等。教师的爱对于学生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  相似文献   

2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职业的崇高性不仅仅体现在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方法,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对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师在自己的道德行为中,要做人的模范。因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如果教师在道德行为上不作出表率,就得不到社会、家长和学生应有的信赖和尊重,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马卡连柯说:“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经过这样的步骤,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