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封建科举考试中,名列殿试第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清代从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到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止,258年间清朝共开科112次,取状元114名(顺治九年与顺治十二年的两科,满、汉分榜各取2名).其中仅山东就有21人,而清朝开国后的第一位状元则是山东聊城的傅以渐.……  相似文献   

2.
清代从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止,258年间共开科112次,取状元114名(顺治九年与顺治十二年的两科,满、汉分榜各取2名)。其中仅山东就有21人,而清朝开国后的第一位状元则是山东聊城的傅以渐。  相似文献   

3.
清朝与明朝一样,选取官员实行科举取士.科举取士一般分三个等次,初级为"童试",取中者为秀才;中级为"乡试",取中者为举人;高级为"会试"(中试者叫做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也叫"廷试",皇帝亲自出廷取士),取中者为进士."殿试"取中者又分三甲,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叫状元(第一名)、榜眼(第二名)、探花(第三名);二甲取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清代,兄弟二人同为宰相的只有张之万和张之洞.清朝267年中既中状元,又当宰相的只有8位,张之万就是“状元宰相”之一. 张之万,字子青,清直隶(今河北)南皮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状元.丁未科是中国科举历史上的“名科”,这一科考中了张之万、李鸿章、沈葆桢、郭嵩焘、沈桂芬等名流进士,而张之万出类拔萃,文采压倒众名流,高中榜首状元. 张之万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充任湖北副考官、河南考官.同治间,署河南巡抚、移督漕运,历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光绪八年,为兵部尚书,后调刑部.  相似文献   

5.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古代战略位置重要.1912年以前,南阳共修县志四种,分别为明《(万历)南阳县志》、清《(顺治)南阳县志》《(康熙)南阳县志》和《(光绪)南阳县志》,其中万历、顺治时期所修县志现均已亡佚.本文从编修者、编修时间及内容等方面对亡佚旧志进行考证.《(万历)南阳县志》由隆庆辛未(五年,1571年)科进士程逊于万历三年(1575年)编修,虽内容简略且未加“旁搜远稽”,但该志创修之功不可没.《(顺治)南阳县志》由崇祯己卯(十二年,1639年)科举人李本泽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至十六年(1659年)编修完成,其中部分内容可能触犯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李凤勇 《兰台世界》2007,(1S):66-66
我国科举制度自隋朝中期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历经1300余年的历史,是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任用官史的主要途径。状元是中国科学宝塔的顶尖人物,是通过殿试取得的埋科的第一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15.山东巡抚耿(火享)为报山东各州县牙杂税银事揭帖 顺治十五年二月 钦差巡抚山东等处地方·督理营田·提督军务·加二级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正二品服俸耿(火享),为兵饷之缺额日甚,牙税之欺隐宜严,请旨敕部清查,以足国用事。 顺治十五年二月十五日,据布政司呈称,顺治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蒙耿抚院案验,准户部咨,江西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户科抄出,该本部题复山东道监察御史李荣宗题前事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度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统治需要而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项伟大发明和创造,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乃至东亚、欧洲的政治生活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据档案文献记载,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1300多年,其间先后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就不计其数了.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举制度自隋朝中期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历经1300余年的历史,是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主要途径.状元是中国科举宝塔的顶尖人物,是通过殿试取得的进士科的第一名.我国历史上有姓名可考的文状元有606人,但这些状元的殿试卷却由于朝代更迭、战火连绵、自然灾害等原因,均已佚失.现存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明万历状元赵秉忠殿试卷是留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张状元卷.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后认为,赵秉忠殿试卷填补了我国故宫宫廷档案的空白,是目前我们国家发现的仅有的一份殿试卷真迹.  相似文献   

10.
多彩状元     
女状元傅善祥这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太平天国三年(1853年)九月,洪秀全决定科举增开女科,金陵傅善祥参加考试命中,殿试时,她以反对男尊女卑的立论和敢于批判千古圣人的勇气,使洪秀全大加赞赏,取为天朝女科状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封建教育历史悠久。到了清朝,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考试共分10个阶段进行。前4个阶段为学校考试:县试、府试、院试(即秀才考试)、岁试。后6次才是正式的科举考试:科试、乡试(即举人考试)、举人复试、会试、复试、殿试(及格者称进士,其中第一名者为状元)。在这一连串的考试之前,应考的书生要背诵多少书呢?据程曦在《中国历史轶闻》一书中统计,论  相似文献   

12.
清朝初年,闯关东浪潮风起云涌.清初辽东闯关浪潮出现的直接诱发因素是辽东招民垦田政策的制定.顺治十年(1653年)颁发的<辽东招民开垦条例>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代第一位状元傅以渐,康熙的老师,一直为清世祖顺治所器重,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是清初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群僚中,傅以渐是一位竭诚尽忠的贤臣良相.  相似文献   

14.
傅以渐(1609-1665),字于磐,号星岩,出生于明末聊城(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一个崇尚读书的没落商人家庭,祖籍江西永丰县。清顺治三年(1646)三月,清廷举行开国后的第一次殿试,傅以渐高中头名,成为清开国的  相似文献   

15.
李博敏 《兰台世界》2013,(Z3):152-153
<正>翻译科是清朝时期设立的特殊考试科目。它源于金朝时女直科,又不完全同于女直科。它是少数民族统治国家过渡时期的产物,是统治者强烈的民族优越感的一种体现。翻译科考试始于顺治初年,后因诸多方面原因,多次停科,到清末时期因报考人数  相似文献   

16.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起始于隋朝。状元又称状头,是数以万计举子的代表。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首创殿试,把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以后逐渐得以习用。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刘春霖。前后  相似文献   

17.
纪晓岚姓纪,名昀,字晓岚.生于1724年,卒于1805年.河北献县人.清乾隆十二年,他24岁中顺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乾隆十九年,31岁中进士.历任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国务大臣)等职.是清朝著名学者、文学家.  相似文献   

18.
传统戏剧《铡美案》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己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县,现丹江口市)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清初游学北京,顺治八年(1615年)辛卯科进士.  相似文献   

19.
清代的科举制,有关论著大都从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代皇帝顺治开始,其实清朝的科举制萌芽于皇太极时期。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就皇太极时期实行科举制的情况加以阐释,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石韫玉(1756-1837)不但是我国历史有名的方志学家、校勘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和目录学家,可惜各种藏书家传略和目录学著作皆未提及,值得研究. 石韫玉字执如、琢如,号琢堂、竹堂居士、归真子、花韵庵主人、独学老人,室名独学庐,藏书室名凌波阁.清吴县人.韫玉系出丹阳延年之后,其高祖中年弃家从释氏名智远,曾祖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清顺治二年(1645)流转苏州,舍城南吴氏,吴氏以女妻之,遂家苏州吴县.韫玉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殿试一甲第一名,授修撰,曾典试福建、视学湘南、知四川重庆府、迁陕西潼商道、升山东按察使,归而主讲苏州紫阳书院二十余年.于道光二年(1822)参加中表黄丕烈在白莲泾积善庵举办的问梅诗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