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个人是社会的终极单位.社会则是个人的存在方式。化则是生活的最高境界。党在“十六大”中提出新的目标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化则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质、方向和水平的重要尺度,又是作为全面体现小康社会建设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作为城市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精英化陷入危机,大众化泥沙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21世纪初肩负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强调了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一次把化事业与化产业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提了出来,要求“积极发展化事业和化产业”.并明确指出“发展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体制条  相似文献   

4.
何娟 《滇中文化》2005,(1):40-43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十分关心,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建设的政策,这对农村工作具有方向和指导意义。农村的化建设也极其重要,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研究农村化活动特征,对发展农村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  相似文献   

6.
周丽 《滇中文化》2004,(2):44-47
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进一步确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空前未有的崭新时代。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与非典作斗争.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7.
序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进文化创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实到文化建设中去,根据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市文化局于今年2月-4月组织调研组对全市基层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重点对全市14个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电影放映和镇乡文化站等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详细的调查.找出存在问题,为新世纪加强我市基层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清了思路,为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乡镇文化站是农村唯一的文化事业单位,具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示范和导向作用.以及肩负向农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任务。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支点.它不仅是农民奔向小康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更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大业。  相似文献   

10.
入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使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且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与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进程,文化市场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从我市目前文化市场稽查队伍的现状和管理水平来看,必须不断提高队伍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和合可能价值世界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合可能价值世界,即美的价值世界,它是逻辑化的艺术虚拟世界,是自由度极大的价值创造公设,是化解价值冲突、慰藉精神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合可能价值世界与现实可能价值世界的分野在于:一是以创造的实践方式为其基础,是超越现实性的可能性;一是以改造的实践方式为其基础,是现实性的可能性。宗教价值是指对不可能的可能性、不存在性的存在性的信仰的满足的价值。和合哲学价值学是指关于价值的根底、根据、发生和归宿的所当然的所以然的学说。艺术价值是指关于艺术自身的艺术价值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先秦诸子的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诸子有关语言的论述,人们看法不尽相同。在讨论先秦诸子有关语言的用语问题时,首先要注意用语有古今之殊,各家又有自己的用法特点和特殊理解。其次要明确古书不是手,先秦诸子的作应是他和他的弟子们共同写成的。还应该注意讨论问题时应就事论事,不宜过多发挥。用现代语言学理论框架去硬装古代学的论述,往往不可能得到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14.
《华英字典》为第一位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所撰,是中国第一部英汉字典。马礼逊在编纂字典时坚持学好一种民族语言必须了解与这个民族有关的历史、地理、宗教、化、哲学、政治、风俗、礼仪等方面内容的宗旨,因此整部《华英字典》富含中国历史、化、政治、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堪称一部中西化的百科全书。本从宗教神话、风俗礼仪、历史人物、教育与科举以及天、音乐五个方面,概述了其对中西化交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藏彝走廊的历史文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藏东川西高原峡谷区,即“藏彝走廊”是一条神奇的化沉积带。本首次概括出这里的七大历史化特征,并首次以“母系化带”、“猪膘化带”、“牦牛化带”、“笃苯化带”等为题,分别加以论述。提出:典籍所载“嫫母”为今白马人图腾和先母祖之一;第一个方相氏出于今白马人先民;峡谷一线民族崇拜的是同一个女神;“康”之新释;昆仑即是牦牛;习用猪膘的民族先民是农业的发明等等,对藏彝走廊的诸种历史化现象提出了新的看法和阐释。  相似文献   

16.
重论阴阳五行之学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阳与五行开始各有其不同的来源,但在后来如春秋时代起,已非阴阳自阴阳、五行自五行的状况,而是在二间出现互渗、融合的趋势。最初阴阳说之影响大于五行说,后来五行说被纳入阴阳说,于是二结合起来被用于解释世界。五行概念在此过程中有很大变化。即五行原被视为构成万物的物质元素,继则转换成宏大的宇宙结构框架,即一个万物在其中按五行法则生克流转的时空世界系统,于是五行在战国末作为骨干支撑性概念确立起阴阳五行说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梅礼成 《寻根》2004,(6):38-41
骆驼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运输工具。在唐代,许多胡人客商,牵着骆驼,不远万里来往东西,为东西方贸易交流作出贡献。而作为彩陶艺术最高峰的三彩骆驼,则将盛唐时期的“丝路”史,以雕塑艺术的形式永远传承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