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战时期,晋冀豫根据地的军工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采取多种途径,解决了生产要素上的难题,通过建立现代工业管理制度,开展生产竞赛和学习先进活动,重视职工培训和人才培养,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这既推动了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发展,同时也积累了工业管理经验,并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工业人才,为后来的军工发展及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革命队伍在农村长期地积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而最后取得胜利的.中国革命实际上就是在广大农村建立、发展和壮大根据地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先驱.抗日战争时期,他领导党建立和发展壮大了抗日根据地.这一中国特色的革命创举,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而且为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文章旨在探讨毛泽东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思想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3.
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文教事业更是促成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巩固的强有力支撑.文章通过探讨、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政策、方针、宗旨等问题,旨在阐明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特点、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春苏区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宜春苏区为湘鄂赣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宜春苏区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宜春苏区是湘鄂赣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第四宜春苏区是开创和保卫湘鄂赣根据地的重要战场;第五,宜春苏区是连接湘鄂赣根据地与湘赣根据地乃至中央根据地的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5.
财政收入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据地的财政收入主要以没收敌人资产和战争缴获为主要来源,同时贯彻合理负担政策,向人民群众借款和征税,对根据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战前后的民族危机关头,蒋介石立足于西北是民族发源地和国防重地的优势特点,抓住了复兴民族和建设后方根据地这一关键问题,先后以西北为长期抵抗之后方根据地、复兴民族的精神源泉和建国的根据地相号召.这一号召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对确立后方根据地、发扬民族精神及支持长期抗战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对国内兴起的开发西北思潮也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光照 《教育评论》2012,(3):141-143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后,通过邓小平、张云逸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开创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的新途径,谱写了壮、汉、瑶等各族人民团结战斗求解放的光辉篇章,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豫皖苏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在华中地区规模较大、建立较早的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在财政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建设和斗争,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支援抗日革命斗争,打破日军、伪军的经济封锁,活跃革命区经济,稳定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等作出了一系列贡献。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通化对南满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具体表现为:通化是南满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为东北保留了完整的干部和行政编制;通化是南满根据地的坚固堡垒,是三纵、四纵最后的立脚点和避难所;通化是南满根据地稳固的大后方和大本营;通化是南蛮满根据地的后勘补给区。  相似文献   

10.
长治是革命老区之一,分属于太行革命根据地和太岳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治地区的新闻出版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新华日报》(华北版)和《党的生活》,及时、准确地宣传了党的政策,反映根据地的建设情况,体现了鲜明的战斗性,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挥了重大作用。新闻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新闻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