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数学老师,如果你的教学始终只是停留在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上,你恐怕只能算是个"教书匠";如果你的教学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学的思维并提高学生的能力,那么你就是一个"智者",因为你给学生带来了真正的智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启动和激发,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注重各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反映,置身于教学的动态系统中,不断调整教学,努力激活学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还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但是,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简单化,如:"对不对?""是不是?""为什么?"之类.很少提出发散性问题,如:"你想到了哪些可能?""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吗?"等等.存在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少教师习惯了统一结论的灌输方法.其结果是抑制了学生比较、联想和想像的能力,进而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3.
<正>让学生的思维听得见,就是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完全暴露思维的过程或细节。一、让思维听得见,是学与教的基本策略当学生产生一个问题或者有了一个答案,老师往往会追问"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疑问"或者"你是怎么想的",其目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出来,让看不见的思维,尤其是思维的细节得以显现。如果学生的问题有价值、答案很  相似文献   

4.
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这种形势下,教师除了尽最大努力去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还应该训练学生解决各种问题的数学思维。传统的应用题教学过分强调解题的数学方法,但是严重忽略了学生解应用题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剥夺"了学生自由想象与思考的权力,很少鼓励学生去形成创新思维,更不用提数学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了。解应用题时,良好的数学思维有赖于系统的分析过程、执行过程与反思过程,而不少教师和学生急功近利,将大部分时间都  相似文献   

5.
分析学生的思维品质,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善于从问题的各个方面和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尤其不善于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逆向思维能力差,妨碍了创造思维的发展。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从客观上说,正向思维往往有法则、公式和解题步骤可循,学生容易掌握,而逆向思维与学生思维习惯不一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从主观上说,在教学中,学生很少受到逆向思维的训练,以  相似文献   

6.
创新的实质是人的"个性"的张扬,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其创新的勇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像力.我们应当牢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再也不能以自己"个性"的喜好来影响、讽刺、限制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受到很大伤害,甚至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形成.老师一定要备加爱护、尊重有"个性"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主题教育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 重要环节,我在主题教育课"我心中的公民 道德"中做了注重思考与感悟的尝试与探 索。 一、不设定过于具体的目标,不限制 学生的思维 为表明主题,大多数的主题教育课会在 一开始就出现一个非常明确的标题,例如"你 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或"讲诚信"、"会关爱"  相似文献   

8.
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有效的课堂评价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现象与观点"课堂是老师的,也是学生的。"学生自然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评价主体之一,共同参与学习评价,并在自主学习与评价过程中生成智慧,感受并获得新的成长和发展。笔者观摩过许多教师的常态课,但很少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精准的学习评价,更多的是"好""不错""声音不够响亮"等一些没有具体含义的短语,不能很好地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去评价,只言其表不及其里。  相似文献   

9.
一名教师.你的学识可能不博,你的能力可能不高,但是你的师德不能不好,因为你是学生做人的榜样.你是学生处世的楷模。也许你很少想到自己话语的价值,也许你很少想到自己行为的意义。但是,你的话语经常被学生反复咀嚼,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功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简单地背诵,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妨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创新的园地,必须首先解决现今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的3种问题.1)"一刀切"的问题.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做无用功较多.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提出由于学生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特点 ,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很少了解影响思维的变量 ,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无法独立地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 ,直至老师评判其错误后 ,才有反思的意识 ,造成思维过程与反思的严重脱节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此 ,在生物教学中 ,我们尝试应用元认知理论指导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使学生学会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 概念界定反思是在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明显段落点或对一个课题的思维结果…  相似文献   

13.
蒋文献 《山东教育》2000,(34):40-4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但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是消极的听客,是老师提问的“应声虫”,他们只是简单地直接地获取知识,很少有问题意识,很少有发现知识的过程和自由探索的实践。教师没有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势必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思…  相似文献   

14.
一、要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数学教育家托利亚尔强调:"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应当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暴露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正确描述思维过程及其产生的原因.鉴于此,学生课堂答问后,教师不能仅用"对了"或"错了"予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当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是这样",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缺陷,又能让学生在自查自理、自诊自治中,学会合理地调整思维方向,逐步不走或少走歧路.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一些课堂教学,孩子的思考本能依然被扼杀着,直接损害学生的健康思维。在剖析扼杀学生思维的原因基础上探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提出在"整合中锻炼思维"、"评价中激活思维"、"质疑中发展思维"等有效对策,为学生思维发展进行铺路搭桥,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老师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懂感情,你爱他们,他们却无动于衷;也常听到学生抱怨:老师整天忙教学,很少关注我们的情感……现在,这种相互不理解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教师这种"感受"更多,认为自己"要学生学习"、"帮学生补课"都是爱他们,学生不仅没有感激之情,甚至还怨恨教师。其实,我觉得并不是教师没有爱学生,也不是学生不懂教师的爱,关  相似文献   

17.
纵观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不难看出:很少有"一望而就"的"送分题",更难见到平日经常训练的"成题"。若平时解题食而不化,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解题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即使你做过大量的题目,充其量也只是一部"解题机器",难以应付高考中灵活多变的综合题型。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与低,将直接决定学  相似文献   

18.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自认为无疑处激疑,鼓励学生质疑,进行发现式、探究式学习,达到让学生自觉读书,自觉领悟的目的。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思维从疑问开始。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在学生自认为无疑处抛出问题,激起学生思考,引发学生思维。教学苏教版教材第十册《半截蜡烛》第六自然段中这样一句话: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独立思考,学会思考,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这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是要被尊重的、分享的,而不是被遗弃的。学生"被遗弃思维",就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思维因遭到忽视或因学习思维的表面形态遭到否定、本质内涵又未曾诉求,使得原本鲜活的、个性化的原生态思维处于被遗忘、被抛弃的状态。这样的思维值得关注与研究,分析导致的原因与探讨相应的对策更是一种理性的、应然的需要。一、导致学生"被遗弃思维"的原因剖析学生的学习思维"被遗弃"了,势  相似文献   

20.
陈利民 《教育》2015,(3):51-52
作文常常让教师为"伊"消得人憔悴,让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以为,运用项目学习教学法来优化我们的作文课堂,让学生在探究中习得知识、能力与经验,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路径。一、项目引导,立足思维:"自在娇莺恰恰啼"学生作文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是思维的僵化,公式化的题材、公式化的表达比较普遍。所以,项目任务的确定,应该结合学生近期作文的情况,立足于引导学生的求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