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版界渐渐走出国门,国外出版商也迅速向中国市场渗透,版权贸易作为沟通中外出版界合作的重要桥梁,也给中国出版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今,版权贸易已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最广泛而持续的领域之一,已经成为出版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宏观思维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对经济报道尤其重要.这既是由新闻报道的普遍性要求决定的,也是由经济报道的特殊性决定的.人们对于经济事实的感受和经济新闻报道之间是有差别的.经济事实在生活中是零碎、复杂和多侧面的.而经济新闻报道的责任在于,把读者零碎、复杂和多侧面的感受变成整体的和全面的.也可以说是从全面和整体的高度,向受众解释他所感受到的零碎、复杂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3.
今天,文化与经济的合二为一、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强劲趋势,已然构成了"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的新经济形态,文化作为软国力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现,其间的角逐、竞争也正在与日俱增.特别是后者,一是表现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竞争,二是表现在精神控制力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我们在考察一个经济问题的时候,也不能离开上层建筑的变化去孤立地进行,而应该从一个非经济的视角多加审视,这种非经济视角包括政治、政策、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也就是广义的社会视角。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经济报道不仅要重视研究和直接反映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而且应该由此延伸开去,更多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改变经济报道那种单一的、垂直的、生产的、流通分配等纯经济的角度,以主体的、横向的、多元的社会视角,对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作社会视角的扫描,以满足新闻受众理性思考的新要求。 换言之,记者要用经济的眼光审视社会问题,从杜会的角度考察经济事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的“角度互换”,这样才能够将问题看透彻。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经济"危"局下,寻找媒体特别是经济媒体的发展之"机"? 拓展受众资源 深度干预经济生活 由华尔街源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毫无疑问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随着我国群众经济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和经济生活种类的多元化,经济形势的明显波动势必引来越来越多关注,而且也势必使关注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经济新闻出现一批好作品,然而,也存在一些难题,比如:报道领域过于狭窄;报道手段过于枯燥;报道角度过于生硬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经济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思考. 作为《钱江晚报》采写经济新闻的记者,近几年我有机会采访经济领域一系列重要事件和人物,也有了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7.
杨树弘 《今传媒》2006,(7):42-43
经济新闻要解决走出“经济”说“经济”、就“经济”说“成就”、等“大路货”的“套路”,有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做法”——牵住“思想性”这个“牛鼻子”,这是经济新闻含金量高低、影响力大小的关节点。新闻因思想而存在!“立言”与“教化”的诉求深烙在新闻的灵魂中,就是新闻要有思想性。经济新闻的品质要核,在于它的“思想性”。“思想性”提升经济新闻的“含金量”和影响力“新闻是交通心灵的工具。”美国新闻学教授卡尔·比切的这句话,意蕴深长,延伸理解不难看出,“心灵”,不正是生产、汇聚思想的场所吗?这句话从一个角度证明了思…  相似文献   

8.
刘伟 《当代传播》2004,(5):93-9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新闻日益受到读者关注,各地主流媒体纷纷开辟经济新闻版,专业财经媒体也竞相涌现。但是,目前经济新闻报道正呈现出“娱乐化”的不良趋向,对媒体所应遵循的客观、真实性原则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9.
地市级报纸面向的主要是本地区基层的普通读者,其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经济政策、经济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并及时反映新近发生的经济现象和问题.但目前不少地市报经济新闻报道存在着工作性报道多,且数字堆砌,引用的术语、名词太多,专业性太强等艰涩难懂的问题.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党报经济报道的主要目的是指导经济工作,这种定位决定了经济报道的基本内容和报道形式.另一方面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办报思路和思维定势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应走出"服务收费"的怪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经济形式的变化,对各行各业都有冲击和影响,市场经济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市场经济也被一些人错误地理解和运用,以为市场经济就是"以钱为中心",一切"向钱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短缺经济已成过去,品牌经济开始显现.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一些知名的国际品牌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各个跨国公司以品牌为纽带,主导当今国际投资和生产制造业,国际贸易也由过去的"产品出口"转为"品牌出口".  相似文献   

12.
我和王甘霖老师合写的《邵阳常务副市长背后的利益链接》一文在2005年11月8日的《民主与法制时报》发表后,截至目前,国内许多报纸都发表了相关评论人士对邵阳“情妇经济”的解读,如《“情妇经济”究竟是一种什么经济?》、《贪官为何倡导“情妇经济”》、《“情妇经济”是一个腐败“毒瘤”》、《“情妇经济”警示了什么》等等,对于我们所报道的湖南邵阳常务副市长所倡导的“情妇经济”这一稿子,网上一时间议论纷纷。此外,世界的四大通讯社以及香港《明报》、新加坡《联合早报》都相继转发了这一报道。作为事件的“在场者”,我们也揭开采访背…  相似文献   

13.
"新常态"是表征我国经济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重大战略研判.这一社会经济发展新特征为经济报道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经济报道也面临一个"转方式调结构"的问题,即要从以往单纯关注经济增长转移到关注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质量提高上来.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报道如何从艰深、晦涩、枯燥的窠臼中走出来?将经济现象置于“社会人”这一转换了的视角下,进行透视和解析.然后出之以更为鲜活可感的文本。是一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可贵尝试。有人称其为“经济新闻社会化”,有人将之冠名为一种崭新的边缘性新闻文体——“社会经济新闻”,都使得原本乏人问津的“纯”经济报道。变得更有生活味、人情味。如此,才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互动欲望,经济类报纸也才能真正办活。以下,笔者结合自身采写经历及关注到的新闻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经济新闻在地方电视台新闻中一直是个短腿。许多人认为,经济政策、经济规律是国策大事,只有专家才搞得懂,难以把握,而一般的平民百姓又兴趣不大,因而,对经济类新闻关注不多。即便报道,也是就政策论政策,论道多、术语多,信息少、实用少,脱离生活,门槛又高,经济新闻路子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也使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危机,深圳商报以特色鲜明的报道,从不同角度解读金融危机的起因和发展,深入分析它对世界、中国及深圳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应对方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报道已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头戏,怎样把经济报道写“活”?笔者认为,经济报道只有攀上“生活”这棵绿树才会有生命力,才能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源于生活关注百姓一些经济报道之所以出现了“理论化”“、学术化”的倾向,是因为记者跑“上”多,跑“下”少,听领导、专家“指出”的多,听群众反映的少。还有的经济报道片面追求“理性色彩”,忽视了事实的生动展示,犹如一篇冗长的说理文章。而有的记者却将自己的视角“下移”,从百姓生活的角度来加强经济报道,其生活性和服务性增强了,新闻也就“活”起来。1996年,…  相似文献   

18.
《参考消息》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是快乐的代名词。每每与它亲近 ,我都能获得大量鲜为人知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眼界为之大开。 70年代初 ,我还在读初中。一次送语文作业本进办公室 ,第一次见到报架上的《参考消息》,我很惊喜 ,也很纳闷 :《参考消息》“参考”什么呀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那上面不是报道外国的消息 ,就是外电对中国政局、经济形势的评论 ,内容就像刚出炉的烧饼 ,散发出新鲜的麦香 ;它见解独特 ,闻所未闻 ,一看而不能止。时间凝固了 ,不知什么时候校长走到了我身后 :“去去去 !这报纸学生不能看 !…  相似文献   

19.
于新保 《传媒》2001,(7):4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生活需求带来了多样性.几年来,众多社会文化生活服务类报刊,正是在这样的现实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而且有些还办得相当红火,拥有广泛的读者群.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大地震,给普通百姓造成巨大的伤痛和苦难,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给企业广告传播计划和策略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