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中学七年级学生陈彦伯是这样一个男孩:他有一副好嗓子,一首《风中奇缘》可以与“西单女孩”媲美;他爱好音乐,能用单簧管吹奏《加沃特》,欢快的旋律让人忍不住想合着节拍手舞足蹈;他还有一双灵巧的手,能让一堆散乱的零件变身为造型各异、活灵活现的机器人;他兴趣广泛,乒乓球、空竹、轮滑样样精通.  相似文献   

2.
一贯“钢铁之身”的机器人如今也有了“骨肉之躯”。科学家将生物技术与纳米技术结合起来,首次研制出“身上长有股肉”、高度不到1毫米的超微型机器人。  相似文献   

3.
董玲 《知识窗》2010,(6):56-57
2009年,北京市通州区滓县镇马务村村民吴玉禄的机器人“孩子”与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一同在河北石家庄展出。上海世博会上,吴玉禄又从三十五个“孩子”中选出了二十多个“孩子”参展,其中包括机器人狼狗、画画机器人、搅墨机器人、拖拉机器人、喷水式机器人和跳楼机器人等五六个“新人”。而之前,他曾带着这些“宝贝”,到被称作“机器人之乡”的日本作过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07,(12):5
在我国即将开展的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将会出现两位特殊“考察队员”的身影——“冰雪面动机器人”和“低空飞行机器人”,这是我国在南极考察事业中首次运用智能机器人技术。  相似文献   

5.
乔伊 《知识窗》2006,(12):56-56
塞姆是个医学模拟机器人,别看它是个不会说话的机器人,但它却是意大利卫生部制定实施“保全生命计划”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杨辉 《科教文汇》2011,(28):161-162
轮滑运动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吸引着青春热情的大学生们。目前我国少数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轮滑课程,但多数高职院校在具备开课条件的基础上,还没有将轮滑课程设立为正式的教学内容。本研究通过对轮滑运动价值进行分析及轮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等进行相关研究,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开设轮滑课程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我国高职院校轮滑课程的普及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的手 机器人要模仿动物的一部分行为特征,自然应该具有动物脑的一部分功能。机器人的大脑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电脑。但是光有电脑发号施令还不行,最基本的还得给机器人装上各种感觉器官。我们在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机器人的“手”和“脚”。 机器人必须有“手”和“脚”,这样它才能根据电脑发出的“命令”动作。  相似文献   

8.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2005,(6):10-10
日本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机器人服”。这身独特的服装不仅可以让人成为轻松提起重物的“大力士”,而且可以帮助残疾人爬楼梯。“借助这种技术,在不远的将来,普通人可以变成超人,”负责这个项目研究的日本筑波大学工程学教授山阶吉行说。这种以电池为能量来源的“机器人服”代号为“HAL-5”,  相似文献   

10.
杨玥 《科技新时代》2007,(5):114-115
提到机器人你会想到什么?是变形金刚里面“擎天柱”,还是憨态可掬的“机器狗”,抑或是电影《I Robot》里面的智能化程度极高的NS5?不过在这里我们要谈的不是那些极具科幻感的金属怪兽,而是网络上的虚拟机器人“小i”。  相似文献   

11.
彭商贤,教授,博导。1950年考入南开大学,后毕业于天津大学并留校任教。历任天津大学智能机械研究所所长,天津大学学术委员,《机械设计》、《机器人》杂志编委,全国高校机电自动化机器人研究会理事长,全国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常务委员,全国智能机器人学会常务理事,国家863智能机器人主题咨询专家、机器人装配专题专家等。于1982年在国内首批创建智能机器人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运动力学、装配机器人及其精度、机器人柔性装配系统及技术、基于网络的遥操作移动机器人系统等。他先后承担了30余项国家科技攻关,863高技术,国家、市基金等项目。曾获“国家科技攻关荣誉证书”、“市级优秀教师”、政府特殊津贴、“国家863高技术自动化领域优秀工作者”、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专利等荣誉;曾被国家863高技术智能机器人主题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授予“1996~2001年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其事迹被国内、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美国传记研究所录入名人录,被国家863智能机器人主题“迈向新世纪的中国机器人”著作编列为资深专家。发表论文70余篇,部分论文被[EI]和[SCI]收录。与人合译了《机床振动》、《现代经营管理与机器人》、《机械技术手册-机械零件》等国外理论著作,合著《金属工艺学-切削加工》、《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机械学》、《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等,多次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和“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奖”。  相似文献   

12.
我,克隆人     
阿西莫夫在1985年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提出了“机器人三法则”: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坐视人类遭受伤害。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该命令违背第一法则。三、在不违背第一和第二法则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3.
从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科学家就一直痴迷于机器人的设计与幻想。不过,机器人的出现是为了协助或替代人类进行更好的工作,现在大多数的机器人仍然是硬邦邦的“硬汉”。对于机器人来说,“硬”还是“软”的选择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问题。人类正在不断扩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出软萌如“大白”的机器人,这种利用柔性材料来制作的机器人,被称为软体机器人。  相似文献   

14.
未来机器人能够在火星上攀岩登山,能够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参与抢救伤者。美国加州大学和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联合开发了一个名叫“狐猴”的机器人,这个会飞檐走壁的机器人看上去很像一只蜘蛛。“狐猴”具有完全自动的攀岩本领,曾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攀登了一段不规则的墙面,其身形步态像真人一样灵活。这种攀岩机器人可以进行搜寻和救援工作,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很有实际用途。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世界速滑轮滑技术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情况下,运动员的体能已挖掘到极限,靠传统轮滑鞋很难使滑行速度再有所提高。为推动速滑运动进一步向前发展,我们新推出了一种新轮滑运动器材一回弹式速滑轮滑鞋。回弹式速滑轮滑鞋突破了传统速滑轮滑的很多局限,并弥补了传统轮滑鞋一些缺陷和不足。它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苑》2005,(9):46-46
7月24日,姚福生院士等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球形机器人颁发了“出生证”,从此它成为世界机器人大家族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外的神话传说中部有神仙造人的传说。现在,科学家企图在实验室里按照人类自身的结构使用现有的材料制造出和人类接近的机器人,科学家把这种类型的机器人叫做“类人机器人”。类人机器人不但具有高度发达的智慧,而且外形和生理机能也和人类比较接近。为了使得类人机器人看上  相似文献   

18.
可能在20年或30年后,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和人类做朋友了。“聊天机器人”、“家务机器人”、“伴侣机器人”将使人类的生活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的“机器人码垛生产线”走向产业化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我国机器人技术走向产业化可供选择的途径,以及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李明胜 《科教文汇》2012,(19):150-150,162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幼儿轮滑运动的健身价值进行了总结,并探讨幼儿轮滑教学,强调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分析了幼儿轮滑教学的过程,以期对幼儿轮滑运动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