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职业技术》2004,(1):57-57
据北京青年报讯近日,记者从北京市人事局召开的200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获悉,2004年北京市用人单位将需求毕业生48890人,其中需求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十大专业依次为计算机、机械、市场营销、数学、英语、临床医学、建筑、会计、企业管理、护理,这十大专业毕业生将供不应求,而到目前为止,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已达86%以上,2004年将不会低于这一比例。北京市人事局副局长孙振宇介绍,2004年北京应届毕业生的总体供需情况已完成初步统计,2004年北京市属各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比上年增加8000多人,增幅达20%。在学科需求上,对工科毕业生需求量最…  相似文献   

2.
2001年,是铜山县职业教育的大丰收年: 全县职高招生突破4300人,校校爆满; 全县职高应届毕业生在省内外城市就业率达95%;  相似文献   

3.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1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至今已有6届共6438名学生毕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作为"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院的"厂中校,校中厂,做中学,学中做"的12  相似文献   

4.
今日安工贸     
《教育文汇》2006,(4):F0003-F0003
2006年新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被安徽省教育厅评为2005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截至2006年3月24日,安工贸上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08%。2004年度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84%。目前,安工贸1200名应届毕业生已有1/2以上落实了就业单位。  相似文献   

5.
涂涂 《成才之路》2009,(6):I0004-I0004
大学生就业艰难,据说今年达到了30年来之最。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等地抽取1000名应届大学生进行的一项就业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为36.5%,之前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力争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距离目标完成尚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表明,各类基层单位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中小企业吸纳了超过六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据了解,截至2009年12月31日,江苏高校毕业生年终总就业率达92.72%,其中协议就业率为  相似文献   

7.
资讯看板     
《新高考》2008,(1):60-60
大学毕业生薪资排行榜公布《北京晚报》:由全球最著名的调查公司盖洛普联合麦可思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中国零点调查集团,最新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全国"211工程"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为89%,薪资中位值为每月2500元;而全国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只有87%,其薪资中位值更低,只有每月2000元。在此次调查中,一项专门针对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在当初选择大学所学专业的原因时,36%的人表示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24%的人表示是因为大  相似文献   

8.
每年年底都将迎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峰。2009年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之最,将达到610多万。据中国人才流动中心大学生就业部处长孟向红介绍,截至2009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4%,与2008年基本持平,但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基数较大,而且今年预计有630万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2009年重庆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19.6万名考生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3.73%,但与3年前高一入学总量相比,考生人数减少了2万多名,其中弃考的1.6万名高中毕业生大多数是农村学生.而在2009年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未参加高考报名的竟高达84万人,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  相似文献   

10.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从1999年的84.8万增至2006年的413万;而同期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2006年更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公示》)。随着逐年的沉淀,“毕业即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是越来越多。然而,除了高校扩招等客观原因,大学毕业生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其就业难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通过对近三百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用人单位对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今年,本市高考录取率超过了70%.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肯定达不到这个比例.有关数字显示,2002年6月,全国大学本、专科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64%;2003年6月,这个比例下降到了47%.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但是,大学生就业真的那么难吗?国内的人力资源专家们却持不同的观点--大学毕业生就业其实并不"难",大学生就业难度被夸大.  相似文献   

12.
总体分析     
求职辅导强度在就业困难地区列提高就业率效果明显 在其他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分省就业能力排行中,可以看到上海市其他本科院校的就业能力指数全国第一,其应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5%、毕业半年后月薪3393元,均为全国第一;求职成本最高的是江西1721元,这是因为江西的应届毕业在大学所在省之外工作的比例最高,远距离求职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13.
邹康 《中国培训》2012,(8):39-40
近年来,技工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走高,不少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火爆、学生供不应求的消息屡有报道。仔细分析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会发现虽然初次就业率居高不下,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教育部门曾经公布过一项数据: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2.6%.此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社会上的巨大反响.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市场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15.
日前,湖北省教育厅学生处公布2001年湖北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的情况。2001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65859人,其中毕业研究生 5902人,本科毕业生43707人,专科毕业生16250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2.21%,其中本科就业率为90.38%,专科为59.75%。根据对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省内社会需求(见附表)的分析,2001年湖北省毕业生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同学校之间、不同学历层次之间、不同学科之间、不周地域  相似文献   

16.
《职业技术》2004,(1):18-18
据有关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55.72%;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3年保持在95%以上,今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也已超过90%。高的就业率从何而来?该校的经验是: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中心,"定单式"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该校各学院都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将行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职业技能鉴定纳入实训计划,做到与企业人才规格接轨,与劳动就业接轨。比如,电类专业的学生踊跃参加国家职业技能"维修电工"等级工培训和考试,去年该校280多名学生参加中级工考试,合格率达到97.5%,40多名学生参加高级工考试,合格率为…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我区高校毕业生1.3万名,创历史新高.西藏自治区及时安排部署,出台了10项就业优惠政策,疏通了10个就业渠道.截至11月底,全区已有1万多名应届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就业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西藏教育》2012,(3):64-64
从拉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去年拉萨市有3230名毕业生实现就业,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7%。  相似文献   

19.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女大学生就业面临三大难题1.就业率偏低。2004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共有280万人,其中有80万人没能及时就业,而这80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女性。另据黑龙江省教育厅提供的情况:2001年该省女大学生就业率普遍低于男大学生就业率。2001年,黑龙江省本科毕业的男女生分别为11402人和9896人,就业率分别是83.29%和80.08%,差距为3.21个百分点;大专毕业生男女生分别为6714人和7213人,就业率分别为53%和46.24%,差距为6.76个百分点。如果以全部大中专毕业生男女生就业率计算,男生就业率比女生就业率高9个百分点。犤1犦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女生占的比…  相似文献   

20.
王存善 《中国培训》2004,(12):50-50
《中国劳动保障报》:目前,一些高校在公布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时掺了水分,搞虚报和浮夸。一所著名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向报端披露,他们班30名学生中,与用人单位正式签约的只有7名,但学校统计出的就业率竟高达80%。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提供了一个“就业意向”,而且这些证明还是通过关系搞来的,本人根本没有找到用人单位。江西一所高校在今年给应届毕业生下了一道“死命令”:一定要在毕业前把劳动合同交到学校,否则扣发毕业证。无奈之下,不少毕业生托情弄来盖了章的假劳动合同,学校则堂而皇之地把这些毕业生列入已就业之列。述评:一些高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