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先后推出《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之后,各级广播电视先后推出一大批舆论监督类节目。如评论类、调查类、热线类等等。有的直击社会焦点,有的调查、揭示问题的原委,有的则把舆论监督与服务性、沟通性相结合,开办了《阳光热线》、《政府在线》、《行风热线》、《百姓热线》、《广播110》、《曝光台》等。电视中类似于《焦点访谈》的节目,全国就已开办了60余个,而广播中的《阳光热线》类节目省级电台已开办了20多个,地市台开办了100多个。  相似文献   

2.
朱虹 《视听纵横》2008,(6):F0002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浙江省广播电视局主办,嘉兴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对农广播高层论坛”11月1日在嘉兴隆重举行。参加本次论坛的有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广播》杂志社及浙江省宣传部、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浙江省广播电视学会、浙江省新闻工作协会、《新闻实践》杂志社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浙江电台、全省高级广播电视台、嘉兴县(市)台代表。  相似文献   

3.
岳坤莉 《新闻窗》2013,(1):79-80
现代社会,新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获得信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近年来,随着电视的迅猛发展,新闻类节目的播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今,在广播电视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中,我们既可以听到“播”,如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代表的各台新闻联播节目,也可以听到“说”,如各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还可以在同一个节目中听到说、念、播,例如现在流行的一些读报节目。  相似文献   

4.
世纪元年,漳州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全省评奖中连获九大项目一等奖,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紧接着在全国评比中漳州有线电视台创作的电视社教片《雁归来》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社教二等奖,漳州人民广播电台创作的广播剧《梦落天湖》获得中国广播剧奖二等奖,社教节目《国防工程建设尖兵林茂光》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社教三等奖,漳州电视台创作的电视专题片《世纪梦圆一今日角美》获中国彩虹奖中文专题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项国雄  黄璜 《新闻界》2005,(1):32-33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播了全新的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从此民生新闻成了各省台的一朵奇葩,江苏电视台各频道纷纷出台民生新闻栏目拉动收视率,结果屡试不爽。在民生新闻成功挖掘了新闻节目收视潜力的时候,南京地区的民生新闻栏目也走到了质和量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杨国军 《新闻传播》2010,(4):110-110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详尽的报道。目前深度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的报道形式,不仅是报纸辟出大量篇幅,刊登深度报道,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也开办了类似《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专栏。深度报道在新闻评奖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涌现出不少深度报道的精品。  相似文献   

7.
陈俊妮 《今传媒》2005,(11X):26-27
2005年10月12—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对此北京各大报纸都同时做了系列报道,本文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信报》、《新京报》、《竞报》所做报道为例,分析各媒体此次重大报道的异同,同时与“神五”报道作一纵向比较,看看此次新闻报道的特色或不足。  相似文献   

8.
2002年,我们采制的广播社教类节目《古刹喇嘛消防兵》在国际台《社会生活》栏目中播出,赢得广泛好评,之后又荣获了2002年度河北省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社教类对台、港、澳节目一等奖。回首这篇作品的采制过程,从采访、构思、到成稿,我们都秉承着独辟蹊径、自成高格的  相似文献   

9.
我在厂里企业管理办公室工作,经常结合本职工作为新闻单位采写稿件。1980年以来,先后被《北京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科技报》及电台采用稿件160多篇。我的初步体会是:写稿一定要在新字上下功夫。我们厂是生产高低压电器和开关柜的专业厂,有近3000名职工。每天,领导在考虑、布置什么,职工在注意、议论什么,都是我捕捉新闻素材的重要对象。凡是我觉得具有“新闻性”的事,就一定紧盯不舍、抓住不放。去年年底,我厂接受为本市地铁公司制作500多台开关柜的任务后,出现了原材料严重不足的困难。但是,由于国家经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实际,办事麻利,只用三天半时间就办妥了以往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办完的事。厂长反复在职工中讲这件事,  相似文献   

10.
自1995年底我厅建立“跨世纪人才库”以来,由江西广播电视学会青年理论研究委员会、厅团委组织的《青年论坛》就成了我厅青年人展露理论才华的阵地。1997年12月26日,第二届《“面向新世纪广播电视”青年论坛》在南昌如期举行,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理论发展广播电视是这次论坛的主旨,会上宣读的8篇论文引起了厅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这次的《青年论坛》前期工作比较充分,来自厅有关部门及厅属各台的青年骨干和业务尖子近150人,分别参加到“邓小平宣传理论研究”、“广播电视技术研究”、“广播电视决策研究”课题组。…  相似文献   

11.
自本刊今年第1期刊登“广播电视语言笔谈”邀请信以后,省内外的作者、读者热情应邀,寄来不少笔谈稿件。本期先发表四篇。希望作者和读者朋友们,针对目前广播电视语言存在的弊病以及面临的新问题继续发表意见;对已经刊登的笔谈稿件,有不同意见,也欢迎争鸣。对广播电视语言问题,许多同志有话要说,本刊拟多谈几期,盼各位赐稿。  相似文献   

12.
目前深度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的报道形式,不仅是报纸辟出大量篇幅刊登深度报道,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电视台也开办了《新闻调查》等深度报道专栏。深度报道在新闻评奖中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涌现出不少深度报道的精品。研读这些成功的深度报道,对照那些不太成功甚至失败的深度报道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深度报道的成功,归根结底是要在"深"字上下功夫,而这一个简单的"深"字却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在“参考”两字上下功夫———《出版参考》编刊札记□陆本瑞毛鹏《出版参考》自1988年创办至今,已经历了9个年头。9年来刊物由内部发行至公开发行,篇幅由8页、12页扩大至16页,办刊单位由中国出版科研所独家主办到与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联合主办,而...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5日,《新闻联播》首次出现了两位新的播音员——康辉和李梓萌,立刻激起了观众强烈反响,各大媒体也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和评论,这反映了《新闻联播》节目的强大影响力,也体现了观众、业界、学界对这一档标志性节目的关注和期望。最近,央视新闻频道再次全面改版,让我们对中国第一大台的改革力度、改革步伐,充满期待。在这里,笔者也就如何看待《新闻联播》推出新播音员的改革,以及进一步推动《新闻联播》及各地方媒体类似节目的播音员制度创新,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边建 《河北广播》2006,(2):44-45
2004年《阳光热线》获得全国广播电视“十佳栏目”后,我们到河北台学习考察,河北电台的节目负责人和主持人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给我们,对我们这一年的节目运作给了很大帮助。我们很多运作模式都是借鉴河北台《阳光热线》开展的。  相似文献   

16.
媒体需要品牌,这个命题似乎正在引起关注。尽管对这个问题还少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探讨,但是,有一种现象却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那就是有相当一批好的广播电视栏目和节目,已经受到受众的追捧,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等。浙江台和一些市县台都有此类的栏目和节目。这个现象说明,好的栏目、节目就如企业的一个知名品牌,确实能够吸引受众,打动人心,取得良好的教化育人和丰富文化生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一组实用型超导电缆在昆明普吉变电站并网运行》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奖2004年度广播电视优秀短消息奖,填补了云南台历史上新闻短消息类作品从来没有全国一等奖的空白。这篇短消息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充分发挥了广播传播快捷和音响逼真的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规范约束从业行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自律公约》。该《公约》经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四届五次理事会讨论通过,并公布实施。本期《聚焦》栏目约请中广协会自律维权部的同志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记协的专家、学者对《公约》的起草经过、主要内容、重大意义进行阐述解读,以使广大读者对《公约》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新闻链接     
《新闻世界》2006,(11):21-21
《记档案》作为国内推出的惟一一档以记为嘉宾的人物谈话类节目,自2002年10月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彰显镜头背后的镜头,凸现视角之外的视角,感动了多少电视观众与专家学,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华新闻报》、《汇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世界》等报刊先后做了大篇的专访和报道,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还将《记档案》评为“2003年度中最有特色栏目”。在全国性评奖中,《记档案》也屡屡中彩:2002年度荣获“安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三等奖”,2003年度荣获“安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奖”。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度中国“风云记者”风云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记节前夕,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推出第二届中国记风云榜,央视《新闻调查》记张鸿勋、新华社驻加沙记周轶君、央视《经济半小时》记周人杰,《西安晚报》记黄亚平、《成都晚报》记傅艳、《辽沈晚报》记栾俊学、安徽《现代农村报》总编陈伟、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都市110台记程光,以及衡阳特大火灾中表现英勇的记四人组等榜上有名。2004年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