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让比赛更精彩——2004-2005年步步高全国排球联赛赛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全国排球联赛,作为提高中国整体排球水平和推动中国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其本身运作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比赛的成败,而赛制的设置则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上个世纪末以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今世界排球运动的竞争格局,分析了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发展我国排球运动的路径:进一步提升中国男排的国际竞争力,加速男排运动向优势或潜优势项目转化;扩大排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市场营销,提高联赛的商业化运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排球"明星效应"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中国排球"明星效应"的社会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对中国排球"明星效应"的价值开发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在我国,女排的"明星效应"明显优于男排,"中国女排"为几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记;各俱乐部间的"明星效应"失衡,俱乐部为"造星"奠定了人才基础,世界大赛让人才成为明星;排球明星在CVA联赛的价值通过多种形式得以展示,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俱乐部运动成绩、提升联赛以及俱乐部的品牌形象、吸引商家投资等。影响中国排球联赛"明星效应"的因素较多,核心要素是中国排球在世界大赛上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健康有序的发展,普及中国排球运动,培养中国排球后备人才,打造国际品牌赛事,采用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人才培养体系、媒体宣传、赛制改革、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是值得大学生排球联赛大力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1997~1998年全国排球甲A联赛代表我国排坛最高水平,也是第9届全运会新的起点。笔者对全国排球甲A联赛作了调研与分析,得出:人员变化大,队员思想、情绪波动大,战术打法陈旧,失误过多,整体水平不高,有下滑趋势。中国排球运动在低谷各中徘徊,与欧、美世界诸强水平差距在拉大。因此,中国排球呼唤革命刻不容缓,应该借助人员调整良机进行一场革命(本文革命所指:教练员在管理、训练队伍等方面的改革)。笔者根据目前甲A各队现状,提出了队伍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使队员真正树立起敬业精神;努力培养、造就新人来“顶班”;在技、战术打法和运用中,勇走创新之路,只有这样中国排球在世界排坛重振雄风才不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6.
中国棒球联赛职业化进程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和统计法,对中国棒球联赛职业化的形成与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文章认为:(1)走商业化与职业化的途径,是提高我国棒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2)协调好新闻宣传、竞赛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是保证中国棒球联赛经久不衰的重要手段;(3)以中国棒球联赛为依托,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普及与提高中国棒球运动整体水平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首届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在经过长期的项目分析、市场调研、缜密策划之后于2006年10月1日拉开了帷幕,这标志着我国大学生排球运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大学生排球联赛的推出,可以很好地显示当代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丰富学子们的课余生活,扩大青少年群体中的排球群众基础,推动我国高校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锻炼队伍。更重要的是推动大学院校为排球职业联赛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参加1999———2000全国排球联赛的运动员体能测试工作,10月分别在湖南郴州与福建漳州训练基地结束。与去年相比,整体体能情况呈稳中略有提高的趋势。今年的体能测试工作是在为期一个月的秋训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提高全国排球运动水平,中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明文规定:体能测试不及格者不能参加全国排球联赛。因此,今年的测试受到了各运动队的高度重视,在全力投入秋训的同时,十分重视对伤病的防范,力争较高的参测率。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测试项目与方法基本没有变化,只是自由人不测跳的项目,测试项目为:双脚起跳摸高;连续…  相似文献   

9.
信息博览     
2002年步步高全国排球联赛有新意 为了适应新形势,更有力地推动排球运动的开展,加快改革的力度,促进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建设,提高全国排球运动的整体水平,将于2001年12月开幕的2002年步步高全国排球联赛,在比赛方法、主场选定、场馆设置、转会限制等方面,较以往均有所改变。 首先是一改以往男女排联赛同时进行为先后开战,步步高无绳电话杯女排联赛的比赛时间为:2001年12月8日至2002年2月17日;步步高DVD杯男排联赛为:2002年2月 20日至 5月 5日。参赛的男、女各12支队伍必须是在中国排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甲A女排联赛,代表了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发展的最高水平。各女排强队在比赛中立体进攻战术的运用已见雏形。因此,本文对1997~1998年度我国女排甲A联赛10场次比赛中立体进攻战术的运用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揭示这一战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我国女子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0—2011年全国女子排球甲A联赛中天津队和广东恒大队的技战术进行分析。解析代表当今中国女排联赛最高水平球队的技战术打法,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我国甲A女排队伍技战术的发展走向,旨在为新一届中国女排尽快形成自己独特实用的技战术风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排球实行新赛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998年全国女排锦标赛及1998年全国青年男排联赛(第2阶段)采用的新赛制进行考察、分析,对排球赛制改革将对排球运动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1996-2005年我国男、女排球联赛运动员在年龄、体重、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发展特征。结果表明女排运动员各项指标发展较为平衡,男排运动员在年龄、体重、克托莱指数发展呈现出在较低的水平上逐年下降,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越来越大,对我国排球运动员选材、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2008年的男排战略目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敏  范秀  钟森梅 《精武》2012,(17):90-9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11至2012赛季广东恒大女排的夺冠进行思考,分析了恒大女排的成功对中国排球联赛的意义;恒大澈活联赛市场;改变俱乐却的生存环境,促进中国排球的发展。目的在于探索中国排球联赛职业化的道路,为中国排球俱乐都提供建设性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1996年全国青年排球赛(第二阶段)与全国女排乙级联赛(第二阶段),计10支女排后排攻的临场统计分析中得出,目前我国青年和乙级女排对后排攻的运用正处起步阶段,它显示出良好的攻击力,但也暴露出失误多运用少等不足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女排运动员身体条件现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参加全国女排职业联赛的179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及拦网高度等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中国女排运动员身体条件的基本现状,并发现由于受身体条件的影响,中国女排运动员在弹跳能力等身体素质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建议中国女排应重视系统、专门的身体训练,以提高女排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7.
恒大女排作为我国首家真正职业化的排球俱乐部,三年时间从零起点的队伍成为中国排球联赛推行职业化后继上海、八一、天津和辽宁后的第五支冠军球队,其经营模式、组队方针、战术打法、球队管理等都有别于其他球队。研究恒大女排夺冠背后的因素,对于积极探索我国排球俱乐部联赛职业化运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97—98年度甲A女排联赛八一女排主场七轮十四场比赛的临场技术统计,定量分析了我国甲A女排各队场比赛技术负荷特征,为我国甲级女排技战术训练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2000~2001年“步步高杯”全国排球甲级联赛第4轮8个参赛队为统计对象,以中南大学南方排球队4名主力队员为实验对象,将脚击球技术运用到排素比赛中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脚击球技术在比赛中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当球飞行距离较短和起远距离低位球时脚击球成功率高于手击球。  相似文献   

20.
林伟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20-223
着眼于2003年男排世界杯赛和2004年5月的奥运会落选赛,分析了中国男排当前在世界排坛中的地位、近几年水平下滑的原因及当今世界男排技战术发展的趋势,指出重组队伍并优化配备是解决中国男排出路的关键,并针对技战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努力改进提高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