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到美国媒体,“自由”和“保守”常常成为颇有兴趣的话题:一方面,很多人对近年来美国媒体的保守化倾向感到忧心忡忡,而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许多知名电视节目和报纸又被指责为有严重的“自由主义偏见”。  相似文献   

2.
说到美国媒体,“自由”和“保守”常常成为颇有兴趣的话题:一方面,很多人对近年来美国媒体的保守化倾向感到忧心忡忡,而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许多知名电视节目和报纸又被指责为有严重的“自由主义偏见”。  相似文献   

3.
总的来说,美国媒体是自由独立的,不受任何政府控制.但是,美国媒体的党派政治倾向是明显的.在监督媒体的"看门狗"组织中,也分左中右三派,左派基本上代表民主党自由势力,右派代表共和党保守力量,中间派则主持公道并对左右两翼势力各打五十大板.  相似文献   

4.
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广电产业化的推进,有些媒体把主要注意力转向经济效益和广告创收等方面,忽视了社会效益、社会责任,致使一些节目、特别是娱乐综艺类节目出现了较明显的低俗化倾向,给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不是产业化引发的?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面对生存压力和利益诱惑,媒体应何去何从?本期“视点”栏目中,本刊常务副主编张聪撰写的《也谈克服媒体的低俗化》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媒体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业务的重点和难点;从受众的角度讲,突发事件报道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面对突发事件,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也就是说,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报点”到底在哪里?应该让社会关注什么?又给受众提供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日本媒体在经历了一个由摸索到取得长足发展、由追求自由到实施自律的过程之后 ,某种程度上得以自立 ,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论及战后日本媒体传播倾向的形成 ,不能不涉及战后日本由美国所实施的民主改革。本文所考察的是美国对日媒体改革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变易过程 ,同时指出作为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产物的日本媒体的传播倾向的形成过程及其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娱乐报道的低俗化倾向是近年老生常谈的问题.娱乐报道,由于一部分涉及名人私生活,媒体把握不好就容易引发低俗化倾向.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媒体如何把握和坚守娱乐报道的底线? 媒体是否有报道名人隐私的自由? 媒体应该如何自律?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的保守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象定义许多概念一样,对于“保守”一词,巴有许多种定义。《虫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有“燕将惧谋,因保守聊城”,可见词源上,保守即保卫坚守,不使失去的意思。一般而言,我们可以认为,保守指“维护历史形成的,代表着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事物”的倾向.众所周知,图书馆是搜集人类文化的一切文字记录并提供文化社会交流服务的设施,它应该是倾向于反对保守的,现代图书馆在开放与社会参与方面进行着不断的努力,正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为什么还要把图书馆与保守性联在一起呢?理由是:第一,今日的进取态度不能与昨日的保守行为不加区分,历史上图书馆有过鲜明的保守特征和引人注目的保守行为;第二,今日图书馆也潜存着强大的保守心理。在这里,保守一词并不被赋予它任何情感意义,只是作为一个指称前面所述某种倾向的客观符号。  相似文献   

9.
从美国媒体公信危机看博客传媒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在美国媒体都关注着大选进程的同时,它们也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一向标榜自由公正的美国媒体这次真的自食其言了。几个世纪以来他们所奉行的“客观报道原则”在最能体现“美国式民主”的政治大选中一去不返。在这里,政治立场成了惟一看得见、摸得着的媒体指针,伴随着“驴象之争”,美国各大主流媒体也划清了楚河汉界,有的向左走,有的向右走。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就是美国新闻界围绕着大选所发生的两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周波 《声屏世界》2006,(12):25-26
中国新闻学读本上有这样的阐述:过度的自由必将导致对他人自由的侵犯和自由享有者自身的腐败,新闻媒介接受社会控制是必然的。解决媒体权力滥用的问题,社会控制新闻媒介除了对违规行为进行制裁,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媒体加强自律,引导媒介从业者认同并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国家法律是最后的理性。在一个自由社会里面,专业伦理对于决定媒介的专业行为应该负主要的责任……”①那么,以什么来引导?有人呼吁,说大众传媒在帮大众选择他们应该关注的事件,对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更高要求,那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在哪?笔者以为,都在“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西方的媒体常以客观、公正标榜,为自己在全世界树立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形象。然而实际上,在客观、公正、自由的外衣下,西方媒体正在对全世界进行舆论垄断,并利用各种传播艺术把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灌输”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头脑中。而这种舆论垄断的最终目的,是为其自身的国家利益和集团利益服务。 那么,西方媒体究竟是通过哪些手段控制国际舆论,从而在“客观、公正、自由”的光环下面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观点“推销”出去的呢?本文试图以西方媒体在这次科索沃战争前后的表现为例,结合传播学的观点,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精确媒体"是美国一家右翼保守的媒体监督机构,经常跟美国主流媒体过不去.这个机构是如何运转的?它为什么要揪住美国主流媒体的小辫子不放呢?以下是记者与该机构董事兼研究员罗杰.阿洛诺夫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十佳景点”、“十佳旅行社”、“十佳专卖店”、“十佳过硬餐饮企业”、“十佳信誉商场”等,时下,类似的评比活动在一些地方媒体屡见不鲜。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些“评选”的结果公布后,往往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不仅如此,有的还引起许多同行业、同领域人士的强烈不满。媒体过多过滥举办五花八门的评选活动,折射出有关部门对媒体监管的疏漏,那么这究竟是谁给的权利? 前些时候,华东某省两家媒体在省城举办“十佳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关于人才的话题讨论、评论几乎到处可见,关于电视媒体的人才议论,各种各样的文章也纷纷见诸于报端。那么,曾以“人才济济”而著称于社会电视台, 为什么会急切讨论人才问题呢?电视媒体究竟急需什么样的人才? (一)关键岗位的“核心人才”所谓核心人才,就是在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关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媒体资产管理”已经成为新闻传媒界的“流行语”,受到了从技术人员到主管领导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IT厂商的重视和追逐。当前,关于“媒体资产管理”,我国新闻传媒界、特别是传媒技术界究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媒体资产管理”的技术应用有了哪些进展,取得了什么经验?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电视节目中,大多数主持人在节目结尾时都会说一句话:“感谢收看”。电视台辛辛苦苦办节目,为什么还要对观众说“谢谢”呢?这声“谢谢”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一、主持人是电视媒介的信号识别系统中最具感情色彩的部分。适当放大和强化媒体的信号识别系统是媒体间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6月10日播发的《美国人为动物“权利”请命》,是一则趣味性、可读性俱佳的社会新闻,读后令人捧腹,留下深刻印象。“今天大概是美国大大小小和形形色色动物的最开心的日子:来自美国各地的十多万男女老少先后聚集在白宫和国会门前,慷慨激昂地为它们的“权利”请命。”这个别致有趣的导语一下子吸引了读者,并驱使人们往下看个究竟。美国人到底为动物争取什么权利?  相似文献   

18.
在世人震惊的湖南常德张君抢劫案中,公安机关曾经用“通过媒体施放‘烟雾弹’”的手段配合办案,①引起了人们对于媒体能否施放“烟雾弹”问题的争论。那么,在这件事情中,媒体究竟能不能施放“烟雾弹” 呢?这里有两种情况可供讨论:一种情况是媒体对“烟雾弹”并不知情,即媒体并不知道警方放给自己的是“烟雾弹”,自己的报道是被动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来好标榜“新闻自由”。近年来,在它们西化、分化的香风毒气熏陶下,国内有些人竟也被熏得昏昏然,十分憧憬这种“自由”,有的甚至于鼓吹。然而,哪里有这种没有阶级、没有政治倾向的“新闻自由”呢?!如果不信,就让我们来看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肆无忌惮轰炸南联盟这个主权国家的过程中,它们的媒体是怎样报道的。只见先是西方主流媒体一边倒的舆论轰炸,继而是北约飞机的巡航导弹轰炸,再接着是西方舆论和导弹的轮番轰炸,编织着一幅舆论和武力的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图景!这是哪家的王法和“新闻自由”?!东欧…  相似文献   

20.
马越舟 《现代传播》2006,(1):110-112
从苏东剧变到“颜色革命”,人们都看到了西方传媒的重要作用。但西方传媒在整个政权更迭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具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这里我们根据“政权更迭”的不同阶段,总结归纳了西方传媒扮演的八种角色。1.“民主”推销者利用媒体向对象国民众灌输民主、自由观念,是美对其实施政权更迭的第一步。颠覆目标一旦被锁定,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自由亚洲电台等西方传媒就开始登台,扮演“民主”推销者的角色,细水长流地做渗透工作,以动摇对象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根基。尼克松曾经说过:“要使西方的信息穿过每道极权主义的屏障,逐渐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