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行业词语的全民化看隐性义素的显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词语的显性义素和隐性义素关系入手,从3个方面探讨了行业词语全民化的过程,并着重分析了隐性义素如何在特定的时空和语境条件下由表示非本质特征、非理性意义和单一色彩的潜在义素,凭借比喻、联想、烘托等手段表现为显性义素即新义项,从而使某些行业词语成为全民共同语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手脚动作义语素为线索,对《全球华语词典》中的动素和动素词语进行穷尽性的统计和分析,试图从音节、语义、构词方式等方面揭示出各地华语中动素词语的共性和倾向性,并从非通用词语凸显的动素中概括出各社区行为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汉语词源学的"意义"与词汇学的"意义"二者实质不同,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但长期以来不少同源词研究经常不能严格区别二者,导致确定同源词"义同"、"义通,,标准的混乱.在辨析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之别的基础上,对词源意义的实质和内涵进行探讨,进而讨论词源意义的表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词素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词素这一基本语言结构单位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使隐含在词中的深层文化因素得以展现,对词素义也有了新的解读和阐释.目前,语言学的整体发展趋势是由单一学科的研究转向跨学科的研究,词素及其意义的研究正顺应了这个大的发展趋势,其成果促进了词的理据性研究和构词语义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同源词属于同一词族,意义相通,一般具有相同的核心义。核心义贯穿源词词义派生和引申的整个过程,统摄了源词的大部分义项,并传递给其他因词义的引申和分化而产生的同源词。分析源词词义引申脉络及系联相关同源词进行考辨的方法,对于归纳一组同源词共同的意义特征,即核心义,是非常便捷且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通假"与"同源"是我国文字发展及其使用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两种现象有同有异,有本质区别。通假义与同源义亦有本质区别。但是《汉语大字典》对这两种意义却一律用"通"词条来概括,似有不妥。工具书的目的是向使用者展示字(词)的储存义(理性意义),及其意义发展的脉络。因此,对于具有本质区别的通假义与同源义应区别待之。拟对《汉语大字典》中"通"用法做一辨析。  相似文献   

7.
语素义的模糊与失落是汉语词汇演变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双音化是汉语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在双音化的作用下,从形式的角度而言,偏义复词在现代汉语表现为双语素;就意义的嬗变而言,双音化机制促使偏义复词实现由短语向词的身份的转变,意义稳固融合,并最终促使其中一个构词语素失落原义,形成语素义的模糊与失落现象.  相似文献   

8.
摘要:语义冗余存在于言语的每一个平面上。同一言语片段中.各词中可能反复出现同一些义素。言语链中某些词项之间有共同的义素,从而产生语义冗余。在翻译中要利用语义冗余选择词义,利用语义冗余发现“新义”。译者可以在表达中通过添加风格义素和色彩义素来处理语义冗余。  相似文献   

9.
通过类比来构成新词是英语中十分活跃的一种构词方法。本文探讨了类比构词的心理现实,认为人类类比的心理现实就是客观世界诸事物的普遍联系。类比构词的方式有两种:1.词素的成分的类比运用;2.非词素的成分的类比运用;并对由类比构成的词的理据作了分析:从理论上讲,类比构词是建立在"语义理据"基础上的,但实际运用时,往往会出现舍"义"取"形"的情况,造成有些由类比构成的词理据不充分。  相似文献   

10.
词语的理据性解释了言语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Stephen Ullmann对词语理据的分类对俄语带指小表爱后缀的表物名词的理据性进行了研究,从构词角度总结了直接理据和间接理据是该类词的两种构词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