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慧 《现代教学》2011,(3):55-55
目前,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已将近42万,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6%。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近年来接纳的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比较多,现在学校有480名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有322名,占学生总数的67%,一年级120名新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就有98名,占到了82%。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个比例逐年在增加。这些学生和家长有着许多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立中学大量增加,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学校长期以来遵循的德育思维定势已不能适应道德教育中遇到的新情况,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德育方法不能等同于本地学生,应该摆脱原有的教育框框,作相应调整。本文从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思想品德现状及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思想品德状况的主要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上海郊区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参与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奏响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特别是市郊农村公办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逐渐成为学校生源的主流(本校已占75%)。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另外,随着学校生源的多元化,学生的问题变得更复杂,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外省市农民工集聚上海,他们的子女也随迁进入上海,这给上海教育特别是上海市郊区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也在上海各郊区(县)应运而生。据统计,上海市有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160多所,其中66所学校已于2008年完成办学设施改造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5.
姚燕 《现代教学》2011,(1):45-45
近年来,我校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我这两个班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一年级就进入本班学习,所以他们英语学习的起点与本地学生相近;另一类是中途插班生,这类学生基础比较差,有些甚至从未接触过英语,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6.
我所任教的一个四年级普通班级中共有37名学生,其中有25名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占全班人数的67.56%。这25名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中仅有3名学生家长了解或者懂一些英语,所以我班学生的英语家庭辅导能力几乎为零。作为一名英语骨干教师,我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辅导的途径,分析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要症状,做到对症下药。我从抄写、默写、背诵等环节入手,善用目标激励,改进训练模式,将辅导环节变得有趣且有效。  相似文献   

7.
我校的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中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较弱,尤其表现在听说能力上。为了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我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8.
刘光珍 《亚太教育》2024,(2):101-103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提出,德育成为各个阶段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随迁子女的教育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校内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的现状,对随迁子女的德育给予有效的关注,通过营造和谐德育环境、强化德育管理、优化德育模式、完善德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随迁子女的归属感,促进随迁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2008年,我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的教育重新定位于“天下的孩子,孩子的天下”。我校在《曹王小学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手册》的基础上编写了校本课程《雏鹰海宝争章手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析常州Z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及应对策略,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在常州Z地区两所小学共抽取12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研究,对这两所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该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适应性与全国常模没有显著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的不良检出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研究对各内容量表上检出的适应不良学生在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独立性和毅力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独资、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这些企业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城市。据统计,上海市嘉定区曹王镇外来人数目前已超过本地人数,其子女的入学问题也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我校从199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接纳农民工同住子女就读,现在农民工同住子女约占全校总人数的55%,而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英语学习滞后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本文从杭集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了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英语学习滞后的三大主要原因,并从三方面入手,倡导通过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规范、开展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等措施,来切实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英语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5,(56):164-165
本文以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例,对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饶平某镇外来务工子女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讨解决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对策,通过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意识,改变思想态度;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实施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资助奖励制度;重视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等举措,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市,他们的教育问题引入关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都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不良习惯而存在学习行为偏差。为了努力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矫正效果,笔者以大教育背景为出发点,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矫正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43):176-177
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地的学校教育融合其本质属于城乡两类群体对话,需要两者的自我理解、相互理解。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却存在因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学校教育中隐含的福利观、同化观、物化观等,无法体现教育公平性的问题。基于此,文中从学校引导层面入手,探讨学校在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健康行为培养中的责任与义务,继而分析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所在地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及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丽 《现代教学》2011,(6):14-15
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中的学困生的学习,常常让我很忧心。针对学生学情,我采用学生互助合作的方式,成立学生互助组,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互教,实现团队成员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7.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群体,是相对于本地学生而言的,很多城市学校都接纳了或多或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教育对象,我校就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的省级实验小学。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对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语文素养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不揣浅陋,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带来了严重的教育问题。要重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未能很好适应暂居地学校教育的问题。深入分析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未能很好适应暂居地学校教育的原因。从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未能很好适应暂居地学校教育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中的四种常见问题行及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共享蓝天     
南微 《现代教学》2011,(6):24-24
读罢本期刊登的《做好同一片蓝天下的教师工作》一文,感到清风徐来。上海市十个郊区(县)于2009年以来踏踏实实开展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教师的培训,卓有成效,令人高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武汉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发展历程和武汉市部分公办小学的英语教育与教学资源情况,分析了武汉市5所小学的学生资源、教师资源、教材、硬件设备和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资源等英语教学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在纯城市居民子女公立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例较高的公立小学、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民办学校的分布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