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亦明 《小朋友》2004,(6):2004
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而且“数”与“数”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只要你仔细看,用心想,就一定能发现数与数之间的一些规律。你有兴趣试一试吗?相信你,准能成功。  相似文献   

2.
人与人之间可以“互助互爱”,数与数之间也能“相亲相爱”。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常说,我和我的朋友,就像220和284一样。为什么说220和284是好朋友呢?因为220除去本身以外还有11个因数,  相似文献   

3.
{(x)n}与{x^n}是两类最重要的基底函数,而Stirling数正好就是这两类基底之间的变换系数。本就两类基底之间的变换系数——Stirling数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广东高校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相关性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计算广东GDP与广东高校研究与发展项目数、研究与发展项目当年拨入经费、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科技成果转让合同金额、专利出售合同金额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数,认为广东省经济与广东高校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着比较强的正相关,并就进一步促进广东高校科技与地方经济结合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以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数与形两者之间的转换方法及途径,并对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进行举例,以期望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代数式是初一同学开始接触的入门知识,也是今后学习整式、方程等知识的基础,显然学好代数式对于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代数式的学习要点作简要介绍,供参考. 一、正确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特点,代数式与算术式不同,即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就出现了字母之间、数字与字母之间的运算.这种用运算符号  相似文献   

7.
正数形结合的思想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数"与"形"可以独立,但是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后",数"与"形"又可以互相结合、互相联系、互相转化。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形"作为手段,利用形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来阐述"数"之间的关系,或者利用"数"为手段,用"数"的精确性和严密性来揭示"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数形结合,在解题时,就能够让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形象化。这样就能提高解题的效率。而且,在数形结合的思想下,我们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你见过用图形表示数的算式吗?解答这类题目时,要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巧妙地安排每一个数,这样很快就能求出图形代表的数。最后还要把图形换成求出的数验算一下,看算式是否成立。【例题】  相似文献   

9.
规矩和准绳     
《中学科技》2011,(7):20-21
皓天和鹏飞通过“亲历2050”探讨了数的起源。他们感觉到宇宙间的事物本来就是有数量的,但只有人类发明了数数的方法,并用智慧来探寻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人类在5万年前就已经发明了一些计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汪涛 《教育文汇》2013,(11):33-34
数感是人们认识数的一种意识、理解数的一种态度和应用数的一种情感。一旦这种意识、态度和情感在数与现实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人们就会本能地、主动地、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量的变化,用数学的模型去审视客观世界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有一节《摆一摆想一想》的实践活动课,同学们通过在数位表上摆棋子写数,很快就发现了棋子颗数和摆出的数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相似文献   

12.
我的孩子两岁时就可以说出多种动物、蔬菜水果和不少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还基本上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小白兔爱吃青菜”、“小朋友吃了苹果身体好”等,可就是不能把数的符号和实体的数联系起来。她能从1数到10,但放10个苹果在桌上,叫她拿一个数一个,她就傻眼了。我们夫妇俩为此  相似文献   

13.
翁欢欢 《教师》2020,(9):82-83
数轴是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数轴进行"数"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而且还能清晰地看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为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就如何借助数轴模型优化"数"的教学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感是一种心智技能,是对数学对象、材料迅速和敏锐的感受能力。良好的数感起着探索导航器的作用——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迅速洞察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良好的数感对人的敏捷思维起着重要作用。倘若我们简单地认为数感的培养是将来数学课的任务,那么你就可能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  相似文献   

15.
"数"与"形"之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利用数形结合,把握好数形结合之度,就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引进新知、建构概念、解决问题时,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巴瑶族人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先学会了游泳。他们在婴儿时期就将耳膜戳破,以适应海水压力。他们是一个没有国籍的海上游牧民族,数百年来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的海域。  相似文献   

17.
"数"与"形"之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利用数形结合,把握好数形结合之度,就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引进新知、建构概念、解决问题时,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做填空题时,只要先找出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问题就不难解答。例1按规律在□里填数。分析与解:先找出每一横行从左到右各数的变化规律,在两数之间写上它们的差(大数减小数),如第一行25-37-49-□-□。从中得出:每一行相邻两个数中,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2。所以第一行后面两个数分别是49+12=61与61+12=73。第二、三行各□内的数也可照此规律填写。它们分别是69、81和65、77、89。填第四行的数时,同样要先找出竖列中各数的变化规律,在两数之间写出它们的差,如第一列25-33-41-□。从差都是8得出:即第四行的第一格应填41+8=49。有了第一个数,再…  相似文献   

19.
<正>大家知道,小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中主要是具体的数以及具体的数之间的运算,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建立起了代数概念.在我们看来,"代数"就是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数,但实际上绝非如此.初一的数学先是讲了"用字母表示数",然后就开始深入到了"方程",再由此展开"包含字母的式子"这一概念,然后又开始了关于不等式及函数内容的学习.因此只有找出"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学习中常常包含着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例如有理数运算中就渗透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一、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有理数中引入了数轴,使数和数轴上的点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把数与形结合起来研究,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直观易懂,它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数轴既是数形结合的基础,又是研究数的重要工具.例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及其相反数的点:32,-2,0,-37,然后用“>”把这些数连结起来.分析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对初学者来说较抽象,利用数轴,可使得它们的位置变得有序,它们的大小关系也就变得直观了.解在数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