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音乐世界》2010,(14):156-157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有没有人曾在你日记里哭泣,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在意,在意这座城市的距离……”这首《有没有告诉你》,清新中略带些伤感,意境深远,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人总会一帆风顺,没有人总是走在平坦笔直的道路上,也没有人总会成功,总不免有挫折,有失败。  相似文献   

3.
没有遗憾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遗憾的人,他的生活如一帆风顺的探险船,杜燥乏味,没有刺激;没有遗憾的人,他的生活如武林高手,天下无敌,唯我独尊。但是睿智的上帝似乎发现了天地间万物是不能没有遗憾的,于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遗憾。  相似文献   

4.
“人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这句话,让每一个读过它的人终身难忘。人在博大的自然中微不足道,他没有猛兽的力量.没有飞禽的翅膀,没有树木的葱绿,没有花卉的芬芳,甚至没有小草坚韧的生命力。人得以成为万物之灵的秘密是人会思想、人喜欢思想、人善于思想。人拥有着其他动物永远不可能有的精神世界。他记得自己曾经的痛苦和幸福,他知道自己当下的快乐和不幸.  相似文献   

5.
历史经验表明,教育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从国家现代化的战略角度看,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基石,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6.
段镇 《上海教育》2007,(2A):49-51
需要,是人的观念。人把需要体验为一种不满足的感觉和对于某种客体的渴求和必要感,它是人的内心发展要求和社会对人的要求在人脑中的综合体现。 马克思早就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也没有革命。生产、革命,都是为了解决人们的文化、物质生活的需要。由此看来,需要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7.
小茵 《中国德育》2007,2(1):1-1
中医把药材分为“热”“寒”“温”三种,听一位老医生说,人对应着可以分为“好人”“坏人”“性中人”。他还说,性中的人实际上是没有的,没有谁身上没有毒性。所以,正常的人一定会藏着些“小毒”、犯些小病,那些终年不得病的人一旦发病往往就是顽疾,很难救治。人的身体如此,人心又何尝不是?  相似文献   

8.
这桩谋杀案很奇特,死者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小镇的人甚至评价他,这辈子都没跟人斗过嘴。他没有仇人,没有妻子儿女,每天本本分分地在不远的一所私立学校教书,按时上下班,周末去做礼拜,虽然不是有太多人喜欢他,但也从来没有人讨厌他。没有病史,更不是意外,谁会对这样一个人下狠手,竟然一刀直插进胸膛,毫不留情的手法。  相似文献   

9.
周彬 《班主任》2009,(6):9-12
历史上,有能力却没有权力的人,杨修最为典型,而且还为此丧失了宝贵的生命;有权力但没有能力的人,刘阿斗最为典型,虽然没有为此丧失生命,但却将整个蜀国拱手相送。要成就一项集体性事业,既需要从事者有相应的能力,也需要给予或者赋予他相应的权力;与之相反,集体性事业的失败,有可能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没有相应的能力,也有可能是没有相应的权力。  相似文献   

10.
王孔云 《现代语文》2014,(5):138-139
什么是好文章?能够感染人并能够引发人思考的文章。怎样的文章才能够感染人并能够引发人思考?有真实内容和真情实感的文章。真实内容和真情实感从何而来?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生活是“真实”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就没有真实;没有真实,就写不出好文章。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拙见。  相似文献   

11.
生命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生命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气。课堂教学也需要亮点,没有亮点的课堂,没有灵性,让人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人的生命活动和存在方式。创新教育的真谛是养成人,在超越现实中养成人,在弘扬主体性中养成人,在发展精神中养成人。人的养成是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核。创新教育,首先是创新人、养成人。没有人的养成,就没有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所以,一个教师不能没有思想。”其实不光是教师,凡是人活着,都得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没有思想,人活着与动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所以,一个教师不能没有思想。”其实不光是教师,凡是人活着,都得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没有思想,人活着与动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5.
张敏 《小学生》2010,(9):2-2
所谓“秘密”,就是隐蔽起来不让外人知道的事。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秘密,当然孩子们也不例外,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假如一个人什么秘密也没有,那么这个人的生活就太平淡无奇了,就像是一片没有绿洲的沙漠。关键问题是孩子心中秘密的性质如何,作用如何,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无处不在。“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文明社会里,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美。“美不仅令人怡情悦耳,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促进人的性格全面展开,净化人的心灵。没有美,人就会愚昧无知,冥顽不灵。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也是一刻不能离开美。没有美的民族是野蛮的民族,没有美的社会是野蛮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  相似文献   

18.
章剑和 《初中生》2009,(3):16-17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想干什么,想去什么地方,自己一定要清楚。也就是说,一定要确定自己的目标。那么,一个人有目标与没有目标会带来什么样的差异呢?美国耶鲁大学曾经针对一个人有没有目标做过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9.
谢维兴 《福建教育》2007,(11):14-15
一个小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人不能没有朋友,可我就没有。我就是非常孤单的一个人,没有一个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20.
还给我     
没有传统就等于没有一切,没有土壤。我们知道,失去了土壤人是不会存活的。可惜现在许多人存在着顽固的幻想,他们可以搞无土栽培,可以做个永不落空的太空人。如果有一些孩子这样幻想是不足为奇的,但一些年过半百的人也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