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爱玲的作品是一扇阅读“沪港都市社会,尤其是其中的洋场社会的窗口”。%张爱玲的作品中,有大量关于广告的描写。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文集》所收录的93篇(部)作品中,涉及广告描写的作品有44篇(部),占作品总数的47.4%;在全部作品中,使用广告的频率为162次。②透过张爱玲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我了解刘梅是从她的封面设计开始的。记得是1984年春节之前,装帧设计室送来了我责编的《灯谜趣话》一书的封面样。封面用黑色做底,正中是一只变形的公鸡,又象是一幅迷宫图,还象是一盏红灯笼,下面是黄绿相间的书名;将元宵灯谜的盎然意趣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看刘梅的画和她的封面设计都使人感到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虽然她并不乏现代意识,她设计的《苏联画家十人集》的封面流畅洗练、洋味十足,她为美国作品《你可以说服任何人》设计的封面使全国许多家出版社的同类书设计群起仿效而成为流行的款式,但她设计的古籍图书封面更能代表她的特色。她喜欢以暖调为主,用别人不太敢用的大红、大绿、杏黄来烘托气氛,达到强烈的对比和鲜  相似文献   

3.
2016年7月,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发表了张爱玲的散文遗作《爱憎表》;9月,上海出版的《收获》长篇专号(秋冬卷)也在大陆首发了此文. 张爱玲写《爱憎表》,是为了解释她高中毕业时在校刊《凤藻》上填过的一个调查栏,她称其为“爱憎表”,其中共有6项调查,张爱玲的回答如下: 1.最喜欢吃:叉烧炒饭;2.最喜欢:Edward Ⅷ;3.最怕:死;4.最恨:一个有天才的女人忽然结婚;5.常常挂在嘴上:“我又忘啦!”;6.拿手好戏:绘画.  相似文献   

4.
40年代:她拨动了落寞的心弦 20世纪40年代,大陆出现了第一次‘张爱玲热’,也就是张爱玲创作其《传奇》《流言》的时期。1943年,张爱玲身在“沦陷期”的上海。她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一鸣惊人,这年她23岁,与曹禺十年前发表《雷雨》时同岁。  相似文献   

5.
我的书架上又添了一本有关张爱玲的传记,是江西胡辛女士写的《最后的贵族——张爱玲》.这是继花山文艺出版社和海南出版社先后出版于青的《天才奇女——张爱玲》和余彬的《张爱玲传》之后的又一关于张爱玲的传记新作.胡辛是南昌大学文学院教授,曾创作过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蒋经国与章亚若之恋》、《陈香梅传》等近十部作品,有着较深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传记写作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是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又是个彻底的悲情主义者,其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情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笔触叙述一个个洋场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阴气森然的世界。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她的整个创作渗透着一种悲凉的气息。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向来与其小说集《传奇》并列,均出版于1944年,代表她早期创作的成就。《流言》收入29篇文章,其中《自己的文章》、《烬余录》、《更衣记》等篇向为张迷所乐道,比读小说更有一番近距离看张的乐趣。内容涉及张氏的生平、文学主张、都市观察及艺术品味等,也是张学的不竭矿藏。  相似文献   

8.
看过《小团圆》,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重看“张爱玲年表”。1948直至1954,一片空白,她没有发表任何一篇作品;下一个空白,是1955到1958;然后三年两载,偶尔一篇半篇……我一直以为这是“我将自此萎谢了”——为失爱而放弃写作。直到《小团圆》的问世,我明白了:战后,没人肯发表她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小说集《传奇》1946年增订本的封面,令人好奇。作者解释:封面是请炎樱设计的。借用了晚清的一张时装仕女图,画着个女人幽幽地在那里吴骨牌,旁边坐着奶妈,抱着孩子,仿佛是晚饭后家常的一幕。可是栏杆外,很突兀地,有个比例不对的人形,像鬼魂出现似的,那是现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里窥视。如果这画面有使人感到不安的地方,那也正是我希望造成的气氛。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张爱玲的浩瀚资料里,张爱玲胞弟张子静和台湾季季女士合著《我的姊姊张爱玲》一书的可信度较大。姐弟俩仅相差一岁,又有较长的共同生活经历,对于张爱玲的早年生平,除了她本人不多的几篇自述性散文外,《我的姊姊张爱玲》提供了旁人无法提供的珍贵材料。张爱玲就读的第一所学校黄氏小学,是她西式教育启蒙的起点,对其一生的思想和文学创作有很  相似文献   

11.
40年代的上海,有一位红极一时的女才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极富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随着她堪称“奇迹”的作品《传奇》、《流言》的问世,关于这位天才女作家的传奇般的传说便从此在海内外广为传颂。海外诸多著名华人作家都提过自己是“张迷”,其创作及其人已成为几代人推崇的偶像,时间愈久,魅力愈强,影响至当代不减; 知道她的,凡她的便称好,好得无法用语辞来形容;不知道她的,因为她的一段婚姻  相似文献   

12.
张梅 《编辑之友》2010,(4):107-109
张爱玲《小团圆》在大陆一面世即掀起了一股热卖狂潮,估计这股抢购狂潮只有上海沦陷时期张爱玲《传奇》初版本的热卖局面差可比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当时《传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三题     
张爱玲:非关“炒作”——《张爱玲评说60年》前言现今文坛上,确有一些作家,经由他人或自己“炒作”,借以收揽注意力,于读者转瞬之前,卖出几本书,然而,张爱玲不是。我们可以证言:当年犹豫再三,唯恐赔本的出版方同意签约出版《张爱玲文集》后,经其姑父李开第先生要求,张爱玲予以授权,只是意在以每千字25元的微薄稿费,济助亲属,嗣后不久,国内盗版盛行,台湾皇冠提出交涉,此项授权遂终止。国内无数版本的张氏作品,无论有无合法授权,一分钱收益也与张爱玲无关。而后来,《张爱玲文集》居然流行起来了,这是作为编者的我们和出版方所没有想到的事,我们按规定获取出版方支付的编选费和代理费总共二三千元,那时已“落袋为安”,决计不会再想去“炒作”以获额外好处;而出版方呢,很木然,像突然中  相似文献   

14.
版式不是报纸的“附件”,而是相对独立的报纸语言。版式设计的目的是用最佳方式处理和烘托程度不同的信息。《精品购物指南》作为一张在京城独占鳌头的都市生活信息服务类的报纸,它在版式设计上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觉语言。色块——吸引读者眼球的首先是它的封面设计。封面设计具有整张报纸的灵魂性作用。报纸市场零售量某种程度上是由中折线以上的编排决定的,我们称之为“5秒钟效应”。即读者上报摊,5秒钟之内决定该购买哪张报纸。虽然《精品购物指南》的封面也没有跳出美女的俗套,但其大胆、协调的色块运用还是显出它的与众不同。除了封面以外,其内版也都运用了各不相同又和谐统一的色块来强化版面的  相似文献   

15.
“回看那逝去的光阴,飞扬的尘土,掩映的云月。”谜一样的张爱玲,张爱玲之谜。说到张爱玲,有一个疑问,人们始终不得其解——张爱玲当年为什么和《万象》闹翻的?长篇小说《连环套》为什么中断了连载?有一个很流行、似乎已被固定下来的说法是——张爱玲之所以“腰斩”《连环套》,之所以从此再不给《万象》“一行字”了,是因为《万象》在《连环套》连载之时,突然发  相似文献   

16.
李王侠 《兰台世界》2012,(22):95-96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均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精品之作。除此之外,熟谙英语的张爱玲也向国人翻译和介绍了许多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其中之一便包括美国知名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且被认为是该部小说的首个中文译本。一、张爱玲的英文学术造诣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家族显赫,  相似文献   

17.
杨青泉 《今传媒》2010,(11):82-83
"大场",一个上海不起眼的小地名出现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张爱玲的小说并非只是十里洋场的情缘传奇,风花雪月的背后是乱世苍凉的深刻体验。战争的大背景笼罩了她的一生,这种战争情境下的独特表达成为张爱玲的书写策略,战时体验的巧妙转化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创作的灵魂,而这一切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与胡适,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一个是著名作家,一个是著名学者,其实,两个人的祖上就有过交往,据张爱玲在文章中回忆说,有一回,胡适去看望张爱玲,“他(指胡适)讲他父亲认识我祖父,似乎是我祖父帮过他父亲一个小忙.”张爱玲的爷爷就是清朝末期名臣张佩纶,当年,还只是一名秀才的胡适父亲——胡传找到他,请他写了一份推荐函,去吉林、黑龙江边境找钦差大臣吴大澂,想得到他的关照.胡适指的就是这件事.  相似文献   

19.
朋友赠我一本《沉香》,集了张爱玲一些零碎佚文,我都读过,只是书前附了几十帧她衣服的照片,我倒反反复复看了又看。说不出那隐略的失望,虽然明知是不应该的。我大约是想寻找一件曳地长袍,最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是位上个世纪40年代红极上海滩的传奇作家。她有着没落贵族的家庭背景,父亲身上不仅延续着封建贵族的陈腐味,并且洋务世家出身的他也具有当时的新思想、新观念,母亲更是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也是中国第一代“的出走娜拉”。可以说,张爱玲是在一个中西合璧、新旧文化并存的家庭里长大的。这些生活的背景对张爱玲以后给大众留下奇文、奇人、奇装的印象是有很大影响的。暗红年代衣敝蕴袍张爱玲对于儿时的最初记忆是:母亲立在镜子跟前,在绿短袄上别翡翠胸针。童年的张爱玲就记得母亲和姑姑经常去街上买些漂亮的衣料,在镜前比划式样来装扮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