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已知如图1,E是DC上的一点,DC//AB,AE与BE分别是∠DAB与∠ABC的角平分线.如果∠D+∠C=∠230&;#176;,那么∠AEB=  相似文献   

2.
1.当点在两平行线之间时角的关系例1如图1所示,已知AB∥CD,E是AC上的一点,求证∠CAB=∠CED ∠CDE.证明因为AB∥CD,所以∠CAB ∠C=180°,又因为∠C ∠CED ∠CDE=180°,所以∠CAB=∠CED ∠CDE.  相似文献   

3.
题目如附图,在△ABC中;AB=AC,∠BAC=20&;#176;,在AB上取一点D,使AD=BC,求∠BDC的度数.(第六届祖冲之杯赛题)  相似文献   

4.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8分);1.如果多边形的每个外角均为72度,那么此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内角和是______度;如果内角和增加540,那么多边形的边数增加______条.2.如果ABCD的周长为120cm,AB之长是BC之长的2倍,那么AB=______、cm,BC=______cm.3.在ABCD中,AC是对角线,∠CAB=30°,∠ACB50°,那么∠DAB=,∠D=4.ABCD中,AB=4cm,BC=2cm,对角线BDBC,那么BD=_________cm.5在四边形ABCD中,若AB=CD,AD=BC,LA=40°,则∠B=________,∠C=________6在四边形ABCD中,若AB=DC,AB/DC,对角…  相似文献   

5.
第48届IMO预选题(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泉 《中等数学》2008,(10):18-23
几何部分 1.本届IMO第4题. 2.已知等腰△ABC,AB=AC,M为边BC的中点,X是△ABM外接圆的劣弧MA^上的一个动点,T是∠BMA内的一点,且满足∠TMX=90°,TX=BX.证明:∠MTB-∠CTM的值不依赖于点X.  相似文献   

6.
圆的性质1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如图1所示,AB是圆的直径,P是圆周上一点,则∠APB=90°。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题(每空电分,共32分):1.若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是4、8、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2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5cm和10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cm.3ABC中,若AB=AC,∠A=80°,则∠B_,与∠ACB相邻的一个外均等于4.如图1,已知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____,∠ADB=_____5.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其中一边的长是4cm测另二边的长是_____6.如图2,已知ABC中,AB=AC,∠A=40°,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AC于E,则∠CBE=_____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用分):1.…  相似文献   

8.
一、境空题(每空4分,共44分):1.在ABC中,若AB=AC,AD是角平分线,则AD与BC的位正关系是_,BD与DC的大小关系是____.2.在ABC中,若AB=AC,AD是中线,则AD与BC的位置关系是_____,∠DAB与∠DAC的大小关系是___.3.在ABC中,若∠B=∠C,AD是高,则BD与DC的大小关系是____,∠DAB与∠DAC的大小关系是____.4.若等腰三角形两个角之比是1:2,则其项角的度数是_______.5如图1,D、B、C、E在同一直线上,∠ABC=60°,∠ACB=70°,AB=BD,AC=CE,则∠D=___,∠E=____,AD与AE的大小关系是_6.若等腰三角…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2008,(12):46-48
746.如图1,在△ABC中,AB=AC,P是△ABC内一点,点P在边BC、CA、AB上的射影分别为D、E、F,M是边BC的中点,N是AP与BC的交点,若PD^2=PE·PF,求证:∠BPM=∠CPN.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77页习题7.2中第8题原题如下: 如图1,D是AB上一点,E是4C上一点,BE、CD相交于点F,∠A=62°,∠ACD=35°,∠ABE=20°.求∠BDC和∠BFD的度数.  相似文献   

11.
<正>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适当引进条件,就会得到更精彩的结论,下面的结论就是最好的体现.结论呈现如图1,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点D是底边BC上一点,点E是腰AC上的一点,且AD=AE,则∠BAD=2∠CDE.证明因为AB=AC,所以∠B=∠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AD+∠DAE=180°-2∠C.  相似文献   

12.
1.题目呈现(2011年湛江市中考试题)如图1,在直角AABC中,∠C=90°,点D是AC的中点,且∠A+∠CDB=90°,过点A、D作⊙D,使圆心O在AB上,⊙O与AB交于点E.  相似文献   

13.
分析:要说明BE=BF,若连接CB,利用条件“BE⊥MN,CF⊥AB”,只要证∠BCE=∠BCF即可.根据“AB是⊙O的直径”,则连接CA得Rt△ABC(如图2),易证∠BCE-∠BCF=∠CAF,由此利用角平分线性质说明BE=BF.  相似文献   

14.
一、探索结论型 例1 如图1,D是△ABC的边AB上的一点,若△ADC与△BDC相似,请指出CD和AB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并证明这个结论。分析 由△ADC∽△BDC,有∠ADC=∠BDC。因为∠ADC〉∠B,∠ADC〉∠DCB,因此,∠ADC不可能与∠B或∠DCB成对应角。又∠ADC+∠BDC=180°,∴∠ADC=∠BDC=90°,即CD⊥AB。  相似文献   

15.
模型:如图1,△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以D为项点作∠EDF,使∠EDF=∠B,并且∠EDF的一边与AB交于E点。另一边与AC(或延长线)交于F点,则有△BDE∽△CFD。  相似文献   

16.
容易证明如下定理: 定理如图,D为△ABC的边BC(或其延长线)上任一点,则BD/DC=AB·sin∠BAD/AC·sin∠CAD。证明:在△ABD与△ACD中,分别由正弦定理,得BD/in∠BAD=AB/sin∠BDA ①DC/sin∠CAD=AC/sin∠CDA 又∠BDA ∠CDA=180°(或∠BDA=∠CDA)。∴sin∠BDA=sin∠CDA ① ②,即得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第二试第二题是: 在△ABC中,AB=AC,D是底边BC上一点,E是线段AD上一点,且∠BED=2∠CED=∠A。求证:BD=2CD。  相似文献   

18.
题目 ABCD是凸四边形,AB不平行于CD.若X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并满足∠ADX=∠BCX<90°,∠DAX=∠CBX<90°.设AB,CD的中垂线的交点为Y,证明∠AYB=2∠ADX.  相似文献   

19.
一、知识要点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2.重心定理.3.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以及重心定理进行计算和论证.二、解题指导例1如图1,在△ABC中,D是AB上一点,∠DCA=∠ABC,AD=9cm,DB=3cm,求AC的长.(西安市,1993年)分析设AC=xcm,于是要求AC的长,只要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性质列出关于X的方程即可.∠DCA=∠ABC,∠A公用,例2如图2,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BE是AC边上的中线,BE交AD于G,且AD=9cm,BE=m,求S△ABC分析要求S。。。,只要求出BC的长、由题设易知,*D一0已从而要…  相似文献   

20.
第九届全国初中联合竞赛试题第二试的第2小题是:题目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是底边BC上一点,E是线段AD上一点,且∠BAC=∠BED=2∠C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