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法孟 《精武》2008,(2):18-19
1.此式例如我与敌人相对而立,彼此摆桩,我欲抢势攻敌,突然踏上左步作弓式,用一式黑虎偷心,发拳拟冲击敌之胸膛,但拳未到时,敌人之动作比吾更快一步,出右手,搭我之拳,抓着我之手腕,我之腕脉穴为其所制(图18),倘敌人明白截穴方法者,则其大指用力一按我之腕脉穴,则我便受其所制不能活动矣,故而吾处于下风当中,必须用最迅速之手法,争取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2.
刘法孟 《精武》2008,(8):12-13
1.阴部,在脉穴中.称为“下阴穴”.此穴位于丹田之下,两腿之间.耻骨骨缝处,本为晕穴,但肾囊适附其外。取其穴.可以致人死命.乃重要穴道也,以故练拳脚功夫,打人多向其下阴穴,盖以若打此穴.则可使敌人痛极而晕也,不过打此穴道,以拍、点两种手法为宜,以膝撞亦可,尤其是坪身贴打,则更宜向其下阴穴而发。若突然被人在后面搂抱。两手将我拦腰箍住,则我有三种动作可以解救之,第一则为后脑猛力撞其人之口鼻(图112)。  相似文献   

3.
尺寸分毫在懂劲后论在懂劲先求尺寸分毫,为之小成,不过末技武事而已。所谓能尺于人者.非先懂劲也。如懂劲后.神而明之.自然能量尺寸。尺寸能量才能节拿抓闭矣。知膜脉筋穴之理,要必明存亡之手.知存亡之手.要必明生死之穴.其穴之数安可不知乎?知生死之穴数,乌可不明闭而不生乎?乌可不明闭而无生乎?乌可不明闭而无生乎?是所谓二字之存亡.一闭之而已尽矣。太极指掌捶手解自指下之腕上,里者为掌,五指之首为之手.五指皆为指.五指拳里其背为捶。如其用者.按推掌也。拿柔.抓闭.仅用指也。挫摩,手也。打,捶也。夫捶有搬拦,…  相似文献   

4.
点穴法是武术中的技击精华,是以点、打、踢、拿等技法而制人经络穴道,阻其气血,使人失去抵抗能力的技击绝招。故历来被人视为秘技,从不轻易传人。点穴应注重穴道。首先要把人身的筋骨形态、经络穴位弄清楚,才能学好点穴法。人身有14经络,360余处穴位。其中可点者有36处致命穴,72处不致命穴。其中又分死穴、晕穴、哑穴、麻穴等(见图一)。拿穴应以六道为辅,以拇、中、食三指为主。  相似文献   

5.
张凯 《武当》2008,(1):33-36
炮捶拳肘法技术,打的是短平快,重在贴身近战.实用性强。它以顶卧扭撑吊抽穿掖等为主要击打方式。拳谚有云:“远用手,近用肘,欺身步法要配合,前后左右皆有肘。器械是手的延长,肘是手的缩短,手打八方,肘击要害。一找穴,二找位(要害部位)。”  相似文献   

6.
王军生  贺春林 《武当》2005,(10):38-40
传统擒臂手防身制敌术主要精选了武当拳中擒制性手法。擒臂手在实战制敌中主要运用缠丝劲和杠杆力原理,拧拉击打敌攻防手臂之腕、肘、肩等关节,将敌手臂拧伤,同时以滑蹬或勾翘脚抵绊敌邻近腿,用手、脚之反向合力或定轴旋转力制敌倒地而将敌擒住。  相似文献   

7.
二、拳理中的不同之处 在进行拳理对照比较时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是十分惊人的。然而也可以明显地看到,在相同的拳理中,又有许多差异。 1.拳之“五行” 前文提到形意拳与温家拳均有“五行”之说,且均将其分为内外五行。内五行均为心肝、脾、肺、肾,但外五行却不同了。形意拳中为劈、崩、钻、炮、横,温家拳则将外五行分为五手和五脚。五手为崩、搏(拨)、钻、带、拿,五脚为圈、点、查、摆、踢。《温》中讲:“武术之家是内外连而为一。五行要顺者,五行配五脏,五脏配五手、五脚。故习五手、五脚可以养五脏。”且在其“内外…  相似文献   

8.
柴氏同备拳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拳种,创拳立派,独具特色,具有鲜明而深奥的文化底蕴,是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该拳没有完整的演练套路,是由一百一十个独立的系列短打招法所组成,每招之中均含三至五手连环技击法,招招都以实战技击为核心。整套招法都把踢、打、摔、拿之精华,和拳、掌、肘、肩、指、膀、臀、胯、膝、脚等部位视为打击  相似文献   

9.
北腿手脚合击实用制敌法,属于外家拳散手制敌技法的范畴。其精选内容包括截撩弹踹按腕迎面手、撩截踹扫挎肘勾搂手、勾挂撩踢击头封按手、踹顶蹬扫拨抓封按手  相似文献   

10.
《精武》2010,(1)
三焦、手少阳之脉外关本穴与内关相对,因名"外关"。又本穴为手少阳之络,得手厥阴过经来会之气,盎溢予无名指之端,是为"关冲"。关冲治症,多与本穴略同。治肘臂不得屈伸、五指不能握及耳聋等症。以经络之所过也。支沟本穴在前膊外侧肉隙中。本经之气循而上行,本穴在尺桡二骨夹隙中,喻犹上肢之沟渠也,故名"支沟",又名  相似文献   

11.
20.右摊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豹拳,再化拳为掌并用虎口劲推出成单窝刚掌,掌尖向右推至左臂旁,用肘推出前方化为右摊掌(肘与肋相距一拳),要留中(图1)。 21.右单拜掌 依上势,用腕劲下摆指、外摆,翘起竖掌成单拜掌并用肘拖回,要留中(图2)。  相似文献   

12.
张凯 《武当》2005,(1):37-38
京都会友镖局攻防实战法,是三皇炮捶拳第四代传人神拳宋老迈(宋迈伦)所创造的夫子三拱手和十二炮秘传绝技中的部分内容。虽然夫子三拱手以搓掌放打为主,但其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包括:肩肘腕手,胯膝足趾,四肢八节皆可为用。再如十二炮虽是以拳法为主,但在实战中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13.
周英南 《武当》2011,(3):20-21
翁先生:来函收悉。你提的几个问题,现答复如下,谨供参考。一、关于"前不露手,后不露肘"。这里的"手"是指拳或掌,"肘"指肘部。这是一句通俗拳论。指行拳中向腰际间收回拳或掌时所搁的正确位置。即收回拳或掌的小臂应平置于腰胯之间,不能过前,也不能过后。若过前,拳或掌必露于身体之前;过后,肘部必露于身体之后。诸如撇身捶、搬拦  相似文献   

14.
第二十八式右蹬脚第一动两掌上掤高举右拳循左肘外侧向左前上方舒伸,身随臂起至极度时提右膝,右脚尖悬垂,两腕交叉,两拳上举过头顶时变掌,右掌在外,左掌在内,两掌心均朝外。目从两腕交叉之下方中间处平远视,意在左掌(图128)。【技击用法】对方用右脚踩踏我右腿时,我将两拳高举过头,右腿自然轻灵提起,呈待发之势。  相似文献   

15.
张天绪 《武当》2012,(3):16-19
十一、肘底藏捶(一)目的掌握"捶法"。捶要自心出,随意而发,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无论前后左右,都是一步一捶。用拳犹如用兵,击其无备,袭其不意,"藏捶"之法即此也。虚而实之,实而虚之,以得人为准。(二)内容1、预备式同前。2、动作解析:(1)左脚向前踏一步的同时,左掌变拳,由下而上竖起在面前,拳心对鼻尖,拳眼向左,左脚抬起。(图36)  相似文献   

16.
李飞林  周广卿 《精武》2004,(6):12-14
太极螳螂拳法以乱接、分身八肘为母拳,有“摘要的手,八肘的劲”之说。 摘要拳法产生于梁学香及姜化龙传拳时期,梁学香所著拳谱《可使有勇》所载的“三堂捶九十招”(或名秘手)实际上就是摘要拳的雏形。三堂捶(秘手)里的动作均可在摘要拳中找到,可以说摘要拳法是螳螂门实战精华的集成。  相似文献   

17.
东北秘宗拳膝截肘技法,属于少林武术中抗暴制敌的功法,适用于截折敌中上盘反握持刀直刺手臂。实战中根据敌刀前刺的身步变化,采用闪、绕、上、撤、转等身步法避敌前刺刀锋,同时以叼、拿、锁、扣等手法控制住敌持刀手臂。在旋拧敌腕臂中使其肘关节外侧转至向下或向外或向上时,即以双手抓拧住敌腕,肩关节用力向下抖按或向后抖按或  相似文献   

18.
李春光 《武当》2012,(4):34-35
习艺三知·原文·一曰知明手何为明手或比刀比枪比棍比拳真正精神饱满劲力充足内容充实勇猛短毒一见间不觉令人退避三舍二曰知明眼大凡见人比枪比刀比拳比棍或于十目不合或于十三格有违即急为指点曰此枪刀拳棍出自何人当时为何样今差之毫厘后必廖之千里一经改正不觉令人悚然服之三曰知明目何为明目其于历代刀枪拳  相似文献   

19.
九、九手连击 动作①甲黑鞋者左后三七步站定,右掌成尖拳猛击乙胸部鸠尾三尖穴。(图31) 动作②乙用掌向下砸甲右拳前臂;甲右拳屈肘向下,向内  相似文献   

20.
王国齐 《武当》2011,(10):33-36
鹰手拳在散打实战过程中,非常注重擒拿术的使用。它的主要特点是:踢打摔拿、翻崩肘靠、分筋错骨、点穴闭气。攻击迅猛暴烈,一招接一招,一手接一手。制敌时,要求手快打手慢,速战速决。鹰手拳抗暴夺械擒拿术是在遇到不能使用武器的情况下,专门与歹徒空手搏斗的技击有效手段。今择献于武林同道,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