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两个鸡蛋》是一篇表现亲情的小说。作品人物简单:柱子和父亲(母亲只是个作为点缀的次要人物)情节简单:柱子返校前,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两个鸡蛋煮熟了给柱子。柱子体谅到父亲的过早衰老和辛苦,把鸡蛋留给了父亲,而父亲趁柱子不注意又把鸡蛋塞进了柱子的包袱里。但是,简单的人物和情节却表现出浓缩的亲情和希望,催人泪下,感人奋进。虽然作品的背景被淡化了,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和“母亲照例出去借钱”“几张皱巴巴的票子”等句子中了解到,故事发生在尚未走出贫困线的农村。顽强地支撑着这个贫困…  相似文献   

2.
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让他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母亲便不再说什么。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的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支撑着这个家呀!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  相似文献   

3.
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让他多睡一会儿吧,你爹太累。”母亲便不再说什么。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的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深深两个鸡蛋地陷了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地支撑着这个家呀。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  相似文献   

4.
爱的作业     
一天,老教授在授课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二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在支撑着他们。"三儿子说:"我只想把您当做一位平凡的父亲,永远放在我的心里。"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相似文献   

5.
某日晨,餐桌边,父母、儿子一起吃早餐.桌上有油炸馒头片、包子、面包、鸡蛋,还有米粥、牛奶、果汁。儿子吃了个包子,举着馒头片,咬了一口的鸡蛋弃在一边。父亲指着残缺的鸡蛋问:“还吃不吃?”儿子的嘴塞得鼓鼓的,一边含糊不清地回答父亲.一边摇着头。父亲狠狠地将鸡蛋塞进嘴里,说:“以后别想让我见你吃鸡蛋!”  相似文献   

6.
曾在《青年心理》杂志读过一篇文章《好猫与烂虎》,大致的意思是:有个男孩一直是班里的差等生,他很希望进步,也非常刻苦,但成绩就是上不去。有一天,他问父亲:"我是不是很笨?"父亲回答:"当然不是。""那为什么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其他同学?"父亲无语,只是轻抚儿子的头。渐渐地,儿子越来越自闭,总呆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一天,父亲发现儿子的床头铺满了一张张图画……时间在流逝,儿子的成绩依然很差,父母经常被老师叫去训斥,但父亲从来没有训斥过儿子。渐渐地,儿子反觉得奇怪,问父  相似文献   

7.
Jokes and Humor     
酒精一位父亲想让他的小儿子明白酒精的坏处。他把一只虫子放在一杯水里,另外一只虫子放在威士忌酒里,结果水里的虫子活着,而在威士忌酒里的虫子蜷曲着死去。"好了,儿子,"父亲说道,"你从中明白了什么?""爸爸,这表明如果你  相似文献   

8.
巧识不孝子     
从前 有户人家 夫妻俩生了一 , ,个儿子 宝贝得不得了 后来妻子不 , 。幸得病死了 父亲又当爹又当妈 辛 , ,辛苦苦把儿子养大 谁知这个儿子 。不学好 不懂得体谅 父亲 整 , ( liàng),天只知道吃喝玩乐 父亲起早摸黑 。拼命干活 好不容易积攒下来一点 , 点钱 又被他 , 大手大脚花光了 后来儿子要不到钱 就狠心地对 。 ,父亲又打又骂 邻居们实在看不下 ,去了 联合起来把儿子告上了衙门 , 。 在县官面前 儿子哭丧着脸…  相似文献   

9.
论张承志小说中的拟父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承志的“寻父”意识是一种“拟血缘认同感”,在这种认同感的驱使下,张承志在小说中构建了大量的拟父子模式。其中的自然父亲威严、崇高,儿子从中汲取超越自身的精神力量,这时儿子的认父仪式是父子的亲切拥抱;英雄父亲刚烈、英勇且是神圣价值的承载者,这时儿子的认父仪式是向父亲下跪。张承志的“寻父”是在寻求生命的意义,但儿子的身份定位限制了他意义寻求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叙利奥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父亲是铁路职员。一家人过着清苦的日子,父亲最爱他。为了生活,父亲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写杂志社的签条,工作很辛苦。当叙利奥想为爸爸分担时,父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一对父子远行,在路上他们发现了一块被人丢弃的烂铁。父亲让儿子把它捡起来,可是儿子却懒得弯腰,装作没听到,继续往前走。父亲没有说什么,只是自己弯下腰把烂铁捡了起来。走到集市,父亲找到铁匠把烂铁卖了5文钱,然后用这5文钱买了一大把花生。出了城,父子俩继续往前走,经过荒原时,父亲猜儿子一定饿得不行了,便故意让放在袋子里的花生漏下一颗。跟在后面的儿子看到了,立刻弯下腰捡起来剥着吃。父亲就这样一边走一边丢着,儿子也就跟在后面不停地弯了几十次腰。看到儿子吃得差不多了,父亲转过身来语重…  相似文献   

12.
马迎辉 《中华家教》2014,(Z1):42-43
电视剧《小爸爸》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父亲在儿子的引领下,由一个不靠谱的"犯二"青年,长成一个勇于担当的"大英雄"的传奇故事。生活中也身为人父的演员文章在剧中融入的真挚情感,不仅让《小爸爸》揭示的父子情深极具感染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父亲的成长历程。回放剧情,感受传奇与温暖自由放任的年轻汽车修理工于果,大学期间在美国交流学习时,和负责接待的女孩夏小白相爱。回国后,家里突遭变故,使得他没有信守承诺回到夏小白身边。他不知道,在大洋彼岸,他有了自己的儿子。几年后夏小白车祸身故,儿子夏天来到中国寻找父亲。从天而降的儿子让他猝不及防,完全乱了方寸。不靠谱的他总想着逃避,甩掉这个"小包袱",对儿子百般的嫌弃厌烦。  相似文献   

13.
猎人之歌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他有个儿子,是个年轻勇敢的猎手。父亲把猎人的一套高超本领都教给了他的儿子。于是,儿子便超过了父亲。儿子百发百中。没有一头野兽能逃过他的准确而致命的子弹。他把山山岭岭的野兽都打光了。大肚子的母羊,他不怜惜;小小的仔畜,从不手软。他见着灰山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对父子:儿子聪明可爱,但性格倔强,十分顽皮;父亲脾气暴躁,对儿子管教严格,但方法简单、粗暴——生气时,经常对儿子拳脚相加,总觉得不打不解气。对此,年幼的儿子既委屈又反感;渐渐对父亲有了“敌意”,年仅6岁居然跟父“亲冷战”——上下幼儿园拒绝父亲接送,在家里甚至连话都不跟父亲讲……父亲无奈,只好向心理专家们求助。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一位老师在放学时,叮嘱孩子们每便给他们出了一一个鸡蛋来。孩子们把鸡蛋带来后,老师便给他们出了一道题:不论用什么方法,要保证鸡蛋在一天之内不破碎。一开始学生们不以为然,一下课就把鸡蛋放在课桌中,自顾自玩去了。谁料到课桌被好动的同学撞了一下,鸡蛋就碎了。还有的就一直把鸡蛋捧在手里,但用力过猛把鸡蛋捏碎了。第一天大多数孩子都失败了。也有的成功了。老师没有批评失败的同学,而鼓励他们互相交流经验,第二天再来。孩子们终于学乘了,一个个都用上了保护措施:有的鸡蛋放在泡沫塑料盒里,仔细地放在书中间保存着;有的则把鸡蛋放…  相似文献   

16.
孝子的回报     
于昌伟 《教育导刊》2006,(12):61-61
1.老熊有两个儿子。随着时光的流逝,老熊日渐衰弱,终于病倒在床上。小儿子常常去看父亲,还买了只甲鱼要给老爸补身子。2.大儿子听说弟弟给老爸买了只甲鱼,就跑到老熊那儿说:“爸,听说弟弟给您买了甲鱼,我来帮您煮吧。”3.一会儿,大儿子端着一碗汤来了:“爸,甲鱼烧好了,营养全在汤里,您喝了吧。甲鱼肉没营养,我吃了。”4.老熊沉思片刻,把汤喝了。5.过了几天,老熊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我不行了。为父平生积蓄不多,只有两根金条,本来想分给你们一人一根,不过现在我想……”6.老熊把两根金条从枕下翻出来,说:“你们把它放在一盆水里煮一煮。”7…  相似文献   

17.
在乒乓球桌上,蹦来蹦去的都是童心。一起晨跑吧,让父亲锻炼身体,让儿子锻炼心灵!父亲的烦恼在酒杯里,儿子的烦恼在书包里。儿子辛苦是因为儿子被学业所累,父亲辛苦是因为父亲被角色所累。老爸与儿子(十七)@何立伟 @宋元  相似文献   

18.
猎人之歌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他有个儿子,是个年轻勇敢的猎手。父亲把猎人的一套高超本领都教给了他的儿子,于是,儿子便超过了父亲。儿子百发百中,没有一头野兽能逃过他的准确而致命的子弹。他把山山岭岭的野兽都打光了。大肚子的母羊,他不怜惜;小小的崽畜,从不手软。他见着灰山羊  相似文献   

19.
一则故事说:有一位姑娘,她的父亲是一位厨师。他常常向父亲抱怨,事事艰难,不知如何应对生活,她有些厌倦人生。父亲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口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锅放在旺火上。一会儿,水开了。他往三口锅里分别放入了胡萝卜、鸡蛋、碾成粉状的咖啡豆。女儿有些好奇,不知父亲在做什么。20分钟后,父亲把火关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把咖啡倒在一个杯子里。父亲转头问女儿:“孩子,你看见了什么?”“胡萝卜、鸡蛋、咖啡。”她说。父亲让她靠近一些,摸摸胡萝卜,结果发现,胡萝卜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个鸡蛋,打破它,剥掉壳。这是一个煮熟的鸡蛋。最后,父亲让她喝了一口咖啡,尝到鲜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小声说:“父亲,这意味着什么?”父亲说,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前是强壮的,结果放进开水它变软了,鸡蛋原来是靠薄薄的外壳保护着蛋清和蛋黄,开水一煮,蛋清和蛋黄“自成一体”了;粉状咖啡豆却很独特,进入沸水,它倒改变了水。在艰难和逆境前,可以想想这个故事中的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现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不能控制他人,...  相似文献   

20.
女儿向父亲抱怨生活中诸事不顺,似乎总是老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又接踵而至。她觉得自己已经被打败了,不想再奋斗下去了。当厨师的父亲把女儿带到了他工作的地方。父亲将3个锅装满水,放在火上煮。水很快就开了,父亲将胡萝卜、鸡蛋和咖啡豆分别放进3个锅里,继续煮。父亲一直一言不发,女儿耐心地等待着,她不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