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广播短消息因其时间短、文字少、要求高往往不易写好,犹如精致的钟表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如何在纷繁的新闻事件中准确把握采写广播短消息的标准,笔者认为,写好广播短消息,要深入了解广播短消息的结构、做好采访、精心谋篇。  相似文献   

2.
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一个新闻事件,由数十家、上百家媒体同时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在这种信息满天飞的情况下,广播新闻消息,尤其是短消息如何创优?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抓取、彰显那些优质、特色、独家的新闻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高难度动作。全国性、行业性  相似文献   

3.
马蕾  李翠平 《青年记者》2012,(24):60-61
时下,广播短消息已经成为各级电台新闻节目中使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新闻体裁。广播短消息的篇幅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中国广播电视奖评奖细则规定广播短消息的长度在1分30秒之内。为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事"说清楚,广播短消息一般要求一篇稿说一件事,主题要集中,重点要突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短消息被视为“豆腐干”、“小儿科”而不被播音员重视,许多播音员在播短消息时往往忽略了它的新闻价值,忽略了对短消息的认真备稿,更忽略了与听众的亲切交流,而常犯见字出声,平平淡淡念的毛病,严重削弱了短消息的宣传效果。近年来,消息体载正走着一条不断精短之路,报道重大题材的短消息越来越受到听众的欢迎。播音员如何适应这一变化,播好短消息,是不断提高新闻播音质量,增强广播新闻吸引力的关键。短消息“我市率先在全省实行农电直管到户”通篇328个字,它涉及到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因而题材重大,新闻性强。是…  相似文献   

5.
广播短消息注重真实性、时效性,它文字少、篇幅短,要把广播短消息写好,不是一件易事,因其短小、信息密集,要比其它新闻体裁更难写。笔者认为,写好广播短消息,要巧选角度,精炼主题,通晓消息结构。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一组实用型超导电缆在昆明普吉变电站并网运行》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奖2004年度广播电视优秀短消息奖,填补了云南台历史上新闻短消息类作品从来没有全国一等奖的空白。这篇短消息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充分发挥了广播传播快捷和音响逼真的优  相似文献   

7.
视野     
《视听界》1995,(6)
短消息、新闻编排、板块节目优稿评选标准’95.4《广播电视天地》刊登康庆良文,说’94中国广播奖评奖会上就短消息、新闻编排、板块节目三个项目的评选标准达成共识。短消息:1.新闻价值比较高。新闻价值包括它的时效性、新颖性、接近性、趣  相似文献   

8.
短新闻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种体裁、一个类别,从新闻传播的总体看,它有自己应有的地位、作用和优势。广播短新闻在整个广播新闻节目中应占主体地位。一从新闻实践看,信息量大、受众面广,一般说新闻的效果就好。扩大新闻信息量的途径,一是多写短新闻,多发短消息;二是多写多元信息新闻,增加每条新闻的信息量。广播、电视的新闻节目,应以消息、以短新闻为主要信息载体。一个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短新闻多少,是衡量它们信息量大小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新闻主体意识,让短新闻在新闻传播中唱主角。  相似文献   

9.
蔡祥斌 《新闻前哨》2004,(12):36-36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王彬、郭静、郑明采写的短消息《三峡发电啦!》是用广播短消息反映重大题材的力作。作品篇幅虽小,信息量大,广播特色鲜明,获得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短消息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现场直播、连续(系列)报道等是广播宣传的重武器,那么,短消息就是广播的轻武器、常规手段和主打样式。短消息以其篇幅短小、简洁明快、易懂好记等特点,深受听众欢迎。短消息作为最能体现广播优势的手段之一,为各家电台所重视。  相似文献   

11.
卢妍 《记者摇篮》2012,(12):12-13
短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写作形式。在当今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们要尽量以最短的时间、最短的篇幅,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短消息这种灵活、快捷的新闻形式,自然就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如何写好短消息,让短消息  相似文献   

12.
短消息《不请明星请专家,不办晚会办讲座》,继今年3月被评为浙江省广播电视奖一等奖后,日前又被省记协评为浙汀省新闻奖一等奖:可见这篇佳作的新闻分量和新闻价值之高,回想起采访这篇佳作的过程和体会,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广播情感语言的魅力,正是这  相似文献   

13.
易于逊 《视听界》2004,(2):87-87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从模糊评议的概念上理解,模糊评议似乎与新闻评议格格不入,而事实上新闻要求语言的准确性并不排斥模糊语言。因为语言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许多客观事物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反映这些客观事物的语言必然是外延含糊的。新闻既然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而客观事物存在着模糊状态,我们的新闻语言就很难回避模糊语言,在众多新闻传媒中广播的一些特质决定了广播更应注意模糊语言的运用。以下仅就模糊语言在广播新闻中的运用作一个浅析。一、使用模糊语言增强概括性中央电台获2001年度广播短消息一等奖的消息《浙江省率先为贫困农民筑起最低生活保障线》中一段“经过  相似文献   

14.
广播的新闻是通过声音诉诸人们听觉的,塑造广播新闻播音的图像感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科学研究表明,听觉形象是可以转化为视觉形象的。例如,人们听到火车的鸣笛声,凡是见过火车的人就可以在脑海里浮现出火车的图像来,这种听觉变视觉的浮现,关键是听觉对象要富有情感上的动人色彩,对人的记忆刺激性强,塑造广播新闻播音的图像感是改变广播宣传瞬间退逝弱势,增强广播宣传效果,中深受众记忆,提高广播与其他媒体竞争受众份额的有效途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增强广播新闻播音的图像感呢?  相似文献   

15.
淮河污染的治理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淮南人民广播电台采制的《淮河又见捕鱼人》荣获了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2年度短消息二等奖,我们在高兴之余,又一次引起对采制过程的再认识。这篇报道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充分发挥了广播音响的优势,1分24秒钟的录音新闻中共采用5段音响,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16.
消息类电视新闻是时下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之一,传播快捷,形式灵动,是观众获取当前各类时事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信息平台兴起,尤其是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让信息传播速度更加迅捷,消息类新闻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占据新闻市场的重要地位,需要所有从业者深思。本文将探讨新时期新闻短消息的采写方案,以促进新闻短消息的编写。  相似文献   

17.
现场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最富广播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广播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场报道这种形式被许多电台广泛采用。笔者多年来从事广播新闻报道工作.我认为要做好现场报道,就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坚持“三贴近”.使用好现场音响,捕捉把握好现场新闻细节。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广播新闻对听众的传播到达率,在诸种传播媒体中是最低的。这种最低的新闻传播到达率,至今还在继续下滑。  相似文献   

19.
苏小明 《东南传播》2014,(7):168-169
短消息是广播新闻节目的最主要表达方式。本文通过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频率的具体实践案例,分析了优质广播短消息的关键要素和创作技巧,阐述其创优"支点",是"力"与"美"的展现。  相似文献   

20.
广播新闻编辑是广播新闻报道的基础工作,在广播这种传统媒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广播新闻编辑的流程、要求和方法,与报纸编辑基本相似,但由于广播新闻还有声音,因此广播新闻文字稿件的编辑还需要考虑广播的传播特点。宏观上,编辑广播新闻文字稿要把好"关"和定好"位";微观上,编辑广播新闻文字稿要注意"有稿必检、有错必纠、有改必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