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造成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低效的原因主要有:法律方面: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界定不明确;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限制性规定比较严格.市场机制方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操作程序不规范.其他方面:地方政府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定位不准确,过度使用行政手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政策上确定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其中涉及到物权法的几个基本问题.农村土地制度与物权法相关的问题主要有耕地保护、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等方面.物权请求权制度需要在保护耕地方面强化作用,并需要其他法律部门的配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需发挥农民自主性予以完善;从法律和现实的角度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是土地改革的一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市场的一大障碍。文章在对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抵押和继承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期完善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效流转。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是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核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被誉为农村的"第三次土地革命".近年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呈现快速、多元、全方位发展的良好势头.然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顺畅地流转,本文拟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法律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为前提,因此,研究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和特征;第二部分,研究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法律规范主要存在9个方面不足,并提出建议和修改以及完善有关法律条。  相似文献   

6.
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也日益增多,能否妥善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以及整个农业的良好发展.本文在对流转纠纷及其产生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立法、司法、行政和村民自治等方面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更好保障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15,(1):34-38
福建省耕地稀缺性和重要性的特征决定着"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焦点。在对福建省64个县(市、区)为期5个月调研的基础上,从福建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总体情况、配套制度、流转模式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目前福建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问题,从政府、市场等角度提出改革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经营形式日趋多样化.安溪县推出茶园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合作社,在泉州市率先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方式限制,对完善泉州市土地流转制度作出新的探索.文章以安溪县茶园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该县茶园作价入股现状、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进一步规范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但对企业法人能否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让方的规定则模糊不清,对其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条件及流转方式亦未作明确规定.让农业企业法人成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让方,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完善,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合乎法理.农业企业法人受让土地承包权可采取抵押流转、出租流转、转让流转和入股流转等方式.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新型用益物权在<物权法>中得到确认,并具有可流转的特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价值可定位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合理配置资源;依法流转承包经营权,保障用益物权.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法制的不健全和农民观念的滞后.要规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不仅与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和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本运作方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有着充足的法律依据和迫切的现实需求,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但现有法律体系中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的规定还不够健全,在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的揭示,论证了制度安排的实质就是权利的分配、产权的分配。所以,实现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公平与效率也必须从产权分配改革入手,从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上解决土地所有权虚王的突出矛盾,从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立法上保护农民的利益,从土地规模经营和土地流持上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股份合作社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股份合作社虽然出台了立法,但在解决错综复杂的实践问题上仍然力不从心。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宜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需要从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的评估机制、建立流转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退出机制层面探索其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抵押的问题学界争论多年,反对者认为抵押会使没有稳定非农收入的农民丧失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赞成者则认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农民开展规模化、产业化农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笔者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符合法理,现实中,个别农村地区也开始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实践探索。而学者担心农业生产者因抵押而丧失生活保障,完全可以从制度上完善,比如建立专门的农村金融担保机构,而不是在法律上一味禁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侵犯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现象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各种侵权现象的实证考察进而得出结论,认为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中性别意识的缺失、村民组织的不守法、权利救济渠道的"堵塞"等是造成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遭受侵害的主要原因。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实施严格法治、疏通权利救济渠道是保障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确对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从宏观上综合考虑其成本、收益、风险,除了分析土地流转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之外,更要关注由此带来的社会风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积累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农户之间的利益纠纷,地方政府或村集体的职能错位,流转项目的非农化和非粮化等,必须及早警觉并有效地进行解决,否则将会加剧"三农"问题的严重性,甚至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地方政府若不能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职能,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社会风险,转变政府职能是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和引导项目流转方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该文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分析目前河南省土地流转工作的突出问题,探索以优化土地流转环境,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为载体的对策,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三明市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沿海港口的腹地,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整体经济素质,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势在必行。三明市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主要存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宣传落实不够到住和农户不愿长期流转土地等问题,从而使土地流转缺乏良好的投资环境,制约了土地流转规模进程化。因此,要加快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三明市须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土地流转配套制度,明晰相关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乡村组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