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等等艺术种类繁多。这其中以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为创作素材的平面设计作品,大都“形中带意,意必吉祥”,体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代变迁与发展,现代平面设计则更加趋向于中国文化元素的应用,把其图形语言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会使设计更具本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设计多元化的今天,中国平面设计要想融入国际现代平面设计大舞台,更好地与各国设计界进行交流、沟通,就必须在加快熟悉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的同时,深度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对两者进行有益的结合和补充。(什么是传统文化?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当代平面设计的审美标准,从而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中国整体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崭新的发展理念下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忽略,尤其是艺术平面设计中,对于现代艺术元素的应用更加普遍,而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相对较少。我国作为一个有着5000千历史的文化大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留存下许多文化精神。在现代艺术平面设计中,合理的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对作品进行更加生动呈现,对现代平面设计发展具有一定推进作用。本文就对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图形设计作为视觉空间设计,起着沟通人们与文化、信息的作用,本文简单介绍平面设计的特点、原则以及结合时代发展论述了平面设计中,不单单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而应该考虑考虑信息的传达,并结合平面设计的特点以及艺术性要求分别说明了平面设计中的文化和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毅 《未来与发展》2009,30(8):84-86
中国传统文化“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向来被认为是独有的哲学思维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而“以人为本”是对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整合融通。为此,高校恩政教育必须注重大学生全面领悟“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即当代大学生不仅处于“本”的地位,其本身及相互关系也由过去的对立、斗争转化为平等、合作和调协。由此,整体提升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将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文化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我国自然辩证法界更加注重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科技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创新成为了整个时代的诉求,创新文化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刘玉明 《科教文汇》2009,(3):222-222,227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代心理健康观逐渐摆脱的单线思维方式与理论支持,形成了“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理论模式。文化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学的本土化兴起,越来越注重本土文化对个体、群体心理的影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许多有价值的心理健康观念,特别是儒道佛的融合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健康观念。由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存在,其心理健康观也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在与时代相符合的大前提下,融汇当代心理健康观,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里健康观与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曹艺 《百科知识》2023,(12):62-63
<正>由于各国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遭受重创,国际平面设计的发展更是停滞不前。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崛起,从而促进了平面设计的发展,而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又对平面设计的发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因此一种新颖的平面设计风格在国际上迅速产生,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这种以简洁为主要特征的平面设计风格,既能传达明确的设计需求,又能体现简单、准确、美观的功能,因此很快在国际上风靡一时,成为流行50多年的主流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9.
罗影  胡程 《科教文汇》2014,(31):5-7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梦”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是当代中国高昂的旋律和精神旗帜。“中国梦”的内涵不是抽象空洞的,它应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旨在梳理传统文化中的优质资源,从其与“中国梦”的渊源、融合点、创新性诠释等角度,找到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的共鸣点,进一步丰富“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从而对“中国梦”进行理论支撑,激活释放“中国梦”的文化活力。同时,引导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经典进行重温,对青年学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民族自信指引,有利于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有科学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东方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当代的设计师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展现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室内设计中的民族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融会和整合,从而使得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更加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平面设计,正处于一个充满了诱惑和戏剧性的时代。艺术设计语言的困惑以及在传统的、现代的二元对立关系中,处于彷徨无依的困境构成了设计的困惑。因此,发掘中国的本土性的设计理论使之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将是一个具有巨大魅力的课题。现代平面设计与民族传统艺术融合的理论提出,以及设计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必将成为平面设计理论由第一世界艺术设计的从属形态,转变为中国平面艺术设计理论的独立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书法不仅具有基本的文字功能,在平面设计中,书法的应用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和审美功能。书法体现了中华文化特色,融合了中国各个时代的艺术特色和各个民族的风格,随着现代招贴设计的不断应用,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凸显。本文在对中国书法特色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书法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相结合,已成为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而被称为"国剧"并成为时尚的中国京剧中的脸谱与作为现代设计基础的三大构成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内容和题材。在对传统京剧脸谱图形与构成方法进行创编再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西方现代构成设计抱着去粗取精、兼收并蓄的态度,同时吸收利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结合西方现代设计中优秀的积极的元素,这样做既可以使新的艺术作品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品质,又富有新的时代精神,给人们带来崭新的艺术感受与新的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14.
现代的平面设计,正处于一个充满了诱惑和戏剧性的时代,艺术设计语言的困惑以及在传统的、现代的二元对立关系中,正处于彷徨无依的困境构成了设计的困惑,因此,发掘中国的本土性的设计理论使之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将是一个具有巨大魅力的课题,现代平面设计与民族传统艺术融合的理论提出,以及设计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必将成为平面设计理论由第一世界艺术设计的从属形态,转变为中国平面艺术设计理论的独立形态。  相似文献   

15.
张璐 《科技风》2014,(14):48-48
代平面设计越来越注重人们的心理感受了,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中。随着平面设计环境的多元化,设计者不仅要讲究视觉的效果,更要注重探索触觉的开发,使两者合二为一,增加细腻的感觉,从而使作品更加能强化感官感受,赋予不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策略型设计时代是平面设计与市场的生产,销售,产品经营,市场推广相连接的新型设计渠道,保障了平面设计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将这种新型的设计发展理念应用于平面设计教学中为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和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的华人平面设计正在世界占有愈来愈显著的位置,其佳作如云,英才辈出,为中华民族赢得了举世瞩目的尊严与荣誉.“华人设计名家百杰展”集中反映了这种趋势。为了总结二十世纪华人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与丰硕成果,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设计交流,在海内外华人设计家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二十世纪华人设计回顾与展望系列活动”,其中大量作品均是首次展出,且应用了现代科技手段,“求新、求实、求美”,体现了“中华魂,民族情,时代风”,意义十分深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华人平面设计艺术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的前列。二十一世纪,必将是华夏文明振兴的世纪,设计的世纪。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0,(8)
在当今社会,时代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也更加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下面就来详细讨论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在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图书馆要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和”文化的宝贵资源,同时就如何扎扎实实做好读者工作,使读者工作真正成为“实现图书馆工作社会价值”的一种专业工作活动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陈岚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4):127-129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有效地结合,如何在设计中保持传统文化的特色,一直是许多设计师们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现代平面设计中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重要性,介绍了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优秀案例,提出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炼民族元素并在平面设计中大胆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