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专家访谈法、观摩统计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对在第十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决赛阶段前8强共12场比赛中快攻的各项技术指标进统计分析,发现防守篮板和攻击性防守是快攻的前提,快攻的发动与接应能力是关键,全队的快攻意识与理念是核心.  相似文献   

2.
1997年10月23日晚,上海市卢湾体育馆。第八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决赛即将在这里鸣笛开战。解放军队和辽宁队这两支国内篮坛的超级劲旅,前两届全运会男篮决赛的冠亚军获得者,今天在这里是不是又要上演一次超强度的对抗,拼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呢? 解放军队以八一男篮为主,只从沈阳军区队调来了中锋赵仁斌,其他均为参加甲级联赛的原班人马。在这次全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11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前8名球队46场比赛的6项主要进攻指标的聚类,并对各聚类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方差分析,对8支球队进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全运会男子篮球的进攻发展趋势,并探索一种较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进攻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第12届全运会女子成年组排球决赛技战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第12届全运会女子成年组排球决赛技战术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辽宁女排失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辽宁女排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福奎和王军霞,先声夺人,在第七届全运会马拉松决赛中,一路领先,摘走男、女第一枚金牌,拉开了本届全运会决赛的序幕.规模与特点第七届全运会决赛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按照竞赛总则的规定,此次全运会将有解放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第25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决赛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找出了造成中国男篮失利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我国男篮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第九届全运会蹦床决赛综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东 《体育科研》2002,23(2):11-14
通过第九届全运会蹦床决赛情况分析 ,阐明了我国蹦床运动员在动作技术、难度发展、高难度动作、完成情况以及心理方面的现状与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录像统计和资料研究,对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单项半决赛前16名及第九届全运会体操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优秀选手的优势和差距.我国高低杠在编排、创新、专项能力方面与世界强国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1届全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球队运动员身体形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未表现出身高越高,体重越大,但是其克托莱指数与体重却保持着相同的变化趋势;另外,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男排在拦网高度和技巧方面发展很快,比赛中经常出现运动员用拦网动作将对方的大力扣球或吊球直接拦了回去。这种拦回去的球速度快,路线短,突然性大,拦死率高。使拦网的得分数急剧上升。以一九七五年第三届全运会男排前八名决赛与一九七九年第四届全运会男排前十三名决赛相比较,后者拦得次数比前者增加了一倍。在第四届全运会男排决赛中,拦发球的次数很多。据统计,在十场比赛中,发球被对方拦网的共有24次,平均每场互拦发球2.4次,最多的达8次,其中拦死6  相似文献   

11.
采用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分析了中国男篮2008-2010年参加奥运会、亚锦赛、亚运会和世锦赛的队伍状况、对手情况和对参赛竞技状态的调控,结果表明,因姚明的退役和亚洲篮坛格局的改变,中国男篮在亚洲已无明显的优势,中国男篮的参赛调控因自身和对手的情况变化而要有相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参与的全部比赛的分析,根据比赛数据和现场表现,总结与赛队后卫队员的技术特征,结合中国男篮内强外弱的实际,找出中国男篮后卫与世界优秀后卫之间的差距,为今后我国男篮后卫的进攻训练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男篮后卫进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相观察法、分析比较法解析第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现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之处,并为中国男篮备战伦敦奥运会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技术数据统计并结合录像。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在淘汰赛中与立陶宛男篮比赛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找出中国男篮失利的原因所在。对中国男篮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近4届世界大赛与欧美球队的全部比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子篮球队与欧美球队6项常规统计中,有5项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不同大赛各项数据的变化情况不一。依时间序列由远及近发生积极变化的指标是抢断增多(最优项)、失误减少、得分差距缩小;消极变化的指标是篮板球差距扩大(最劣项)、助攻与盖帽能力趋于走弱;对手投篮次数多,由原先凭借少失误与抢断球优势转化为依靠篮板球优势获得。研究认为,中国男子篮球队与欧美球队实力差距较大,但随时间推移积极变化的指标占优势,目前中国男子篮球队属于守强攻弱的球队。建议中国男子篮球队应适时地由注重防守向重视防守与加强主动得分并重的方向发展,强化争抢进攻篮板球与保护后场篮板球的训练,巩固破紧逼防守,提高助攻与决胜期的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男篮的"中锋"谈及中国男篮的训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男篮的部分比赛技术指标的统计,从对中国男篮现有中锋的身体条件,攻防技战术打法的分析,提出我国男篮在28-29届奥运会上要取得令国人满意的比赛成绩,在训练过程中要抓紧培养与中锋相匹配的后卫,注重内、外和攻、守都要平衡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男篮国家队是中国男篮参加世界大赛的重要对手之一,2006年男篮世锦赛是最近的一次世界大赛,研究该队在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中的表现可以帮助中国男篮更好的了解对手,从而更好的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意大利队各位置球员的进攻特点从效率贡献、得分构成、进攻时间、投篮命中率、投篮时机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从各球员优缺点和防守策略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为中国男篮备战大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第28、29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技术统计进行分析和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男篮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与强队相比各类影响比赛胜负的因素均有较大差距。从比赛技术统计的结果分析可知,我国篮球队员综合能力与其他强队差距较大。文章旨在为CBA联赛更好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7届亚锦赛中三场输球场次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拥有身高优势但敌不过"小、快、灵"的韩国队,与具有欧洲风格的伊朗队存在较大差距,对阵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的中华台北队也因为各种因素影响而输掉比赛,创造中国男篮一队自1975年参加亚锦赛至今的最差战绩。中国男篮现在必须摆正位置,认真总结,找出存在不足的根源,知耻而后勇,力争早日称雄于亚洲篮坛。  相似文献   

20.
中外男篮组织后卫阵地进攻中个人攻击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伟 《山东体育科技》2002,24(3):22-24,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参加第27届奥运会的中外男篮组织后卫在阵地进攻中个人得分和造犯规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组织后卫与国外组织后卫阵地进攻中个人攻击能力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