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国时期保定出版的《幽燕》半月刊,是当时华北地区唯一一份纯文艺期刊,具有地方性色彩。它将当时的保定的风土人情、社会面貌、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等通过不同的文学体裁和题材表现出来。《幽燕》贴近群众,贴近现实,注重文艺,注重与读者互动,它不仅促进了保定文化的发展,还活跃了河北地区的文化出版气象;它对研究保定历史具有相当的价值,对于河北历史研究也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化变迁、民众思想都可从中窥得一斑。  相似文献   

2.
武侠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武术伦理观和道德价值观,武侠文化的当代传承有助于推动武术教育的发展和武术传播的深入.本文从内涵阐释、产生与传承、价值与弊端方面,对近10年(2006-2015)武侠文化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认为当前武侠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武侠文史以文字为载体描绘出武侠文化的前世今生;武侠影视以其现代性特点促进了武侠文化传播;电子游戏以其独特形式成为宣传武侠文化的重要阵地.本研究旨在服务于武侠文化研究与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  相似文献   

3.
近代乡村传统教育体制走向终结以及乡村新式教育发展滞后,促使了20世纪2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在江苏、山东、四川、河北等地的兴起与迅速发展,乡村教育的发展激活了乡村师范教育.1927年,陶行知先生率先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使乡村师范教育得以在江苏迅速发展.之后,河北以保定区域为代表,各县纷纷设立乡村师范教育机构,特别是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则转型为农村师范学校,实施了一系列发展乡村师范教育的改革措施,河北成为继江苏之后近代乡村师范教育发展的典型区域.近代乡村师范教育不仅改造了学生,改造了学校,甚至改造了农村社会,推进了近代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4.
本篇论文以金庸小说为基础,结合大陆新武侠近年来的发展,从大陆新武侠对金庸小说传承、创新和所形成的新武侠、新视野的角度看待大陆新武侠的未来,并讨论了大陆新武侠对于中国文学史的意义,以及对武侠小说这种文本类型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王军简介王军,1959年出生,汉族,河北蠡县人,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共保定市委委员,中共保定学院党委书记。河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相似文献   

6.
国民党北平市党部主办的《河北民报》自1932年创刊之始,先后辟有《疾呼》《洪流》《铁锥》等十余个副刊.《疾呼》是由河北保定疾呼旬刊社出版的一种旬刊.对《疾呼》的文本进行整理,从中梳理出办刊脉络,尤其对《疾呼》的出版情况、办刊宗旨、读者对象、编辑思想以及编辑风格等进行阐述与分析.《疾呼》丰富了保定及周边的文学史、生活史、思想史的建构,且具有时代出版精神,其成熟稳重的办刊风格和别致精当的内容策划值得今人学习.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打片生产在李小龙武打片取得国际影响后,成龙和李连杰将中国武打片推向了世界。其中,李小龙以"真实的打"塑造了"功夫武侠"形象,随后成龙以"喜剧的打"塑造了"平民武侠"、李连杰以"审美的打"所塑"文化武侠",相继走出了李小龙阴影,生产了中国武打片武侠形象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了影视媒介对中国武术传播的影响.研究认为:武侠影视作为传播中国武术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它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形成新型的武侠影视产业,促进了中国武术的传播;另一方面,武侠影视在传播中国武术的过程中,给中国武术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使武术出现内容肤浅和文化内涵缺失等现象,以致于造成对中国武术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保定水社考     
保定水社作为保定历史上存在的民办消防组织,对维护保定古城的消防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保定水社的建立时间和数量进行辨析,关于保定水社所在位置、人员、资金及灭火工作等情况也进行了系统梳理。保定水社对保定城市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保定文化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保定历史文化、京畿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特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保定落地生根的基源。充分发挥保定文化优势,通过对保定文化资源的建设性保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呈现保定文化资源,修建“京畿文化”主题广场,建设主题网站等有效途径,以保定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活动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吴洪成等的新著《名胜之巨擘,文化之渊泉》一书第五章所述"吴汝纶倡设莲池讲学院"一事并不存在。希望学界对莲池书院的研究从实际材料出发,并加以详实考证。  相似文献   

12.
保定市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却存在着旅游商品特色缺失、产品定位不明确等问题。在目前保定客源市场主要来自于京津冀的背景下,文化同质性让保定商品的特色更加难以突出。在基于与旅游发达省份对比研究和对京津冀客源市场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定旅游纪念品开发的建议,包括对社区居民提供财政和培训支持、增强旅游商品地方特色、增强销售点的经营特色和丰富旅游商品的类别。  相似文献   

13.
武侠小说的本体包括两个根本方面———侠文化和通俗小说,武侠小说的本体研究即是探究武侠小说与侠文化及通俗小说的本质关系。从武侠小说与侠文化的本质关系来看,武侠小说是侠文化的文学形式和重要载体,武侠小说是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形态,而且两者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与工作重点,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壮大,为在全球化、信息化中迅速崛起的语言服务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与平台。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互成掎角之势,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城市之一。立足现实,从保定市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新型语言服务业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据此提出政策倾斜、定向培养、面向客户、创立品牌等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11个城市进行商品交易市场区位吸引力评价,通过测算得出省会石家庄优势最为明显,是最佳承接地,其次为唐山,紧随其后的是邯郸、保定、沧州,其他各市区位吸引力则较弱。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石、唐、邯、保、沧应作为主力,承接北京商贸流通产业的疏解转移,其他城市则需从经济水平、产业活力等方面不断完善,才能具备更好的承接条件。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保定市是"环渤海地区重要节点城市、京津冀腹地的区域中心城市、大北京都市圈的一线城市",涿州作为保定辖区,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是保定乃至河北对接北京的前沿城市,而且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自身优势突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北京全面启动了城南行动计划,天津建设滨海新区力度不断加大,河北省出台了"对接京津"的方针政策,涿州市提出了"统筹建市、产业立市、借京强市、文化靓市"四大主体战略,涿州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备很多政策优势。从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对京津冀都市圈视域下涿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礼仪教育在河北省初中学校得到了全面地推进,保定市各学校礼仪教育开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保定市初中学校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调查分析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明确礼仪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规范礼仪师资队伍管理;加强全体教师礼仪素质培训,抓好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开展理论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颖调是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流传至今已近两个世纪,特有的音乐语汇与旋律进行方式展现了地方民间戏曲特殊的艺术魅力。20世纪80年代末,在继承新颖调传统唱腔的基础上,保定群艺馆与望都县文化馆大胆改革创新创编了《戏八戒》这出戏,演出20多年来常演不衰,使新颖调这一民间戏曲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精神特质,保北在其发源与流传上独树一帜。古史传说时代,黄帝“合符釜山”,开中华礼乐文化之源头,为慷慨悲歌文化形成奠基。秦统一背景下,“易水诀别”成为慷慨悲歌文化的最强音。中古时期,范阳祖氏、卢氏背井离乡,以“中流击楫”“考礼定乐”传承故土的慷慨悲歌之风。宋辽金以降,今保北成为民族碰撞交往的前沿,“慷慨”“雄劲”的北族民风促成北曲、杂剧、河北梆子、音乐会等曲艺形成,以高于生活的形式传承慷慨悲歌之风。东汉以降,中山、赵地社会文化特质经历由“弹弦跕躧”向“多慷慨尚义节”转变,保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值得日后深入研究。保北慷慨悲歌文化流韵深远,形式丰富,在燕赵文化特质形成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值得学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