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表示类概念的独词只有被植入特定的情境,才能表达完整的语义,成为独词句。文章借助认知语法的情境植入理论,以《骆驼祥子》里出现的独词句现象为语料,对植入不同情境的汉语独词句现象进行归类分析。研究发现:汉语独词句可归类为:原型独词句"X"及其扩展承继和偏正独词句"X+A"或"A+X"及其扩展承继"A+X+B"两大类。该分类可以对芜杂的汉语独词句现象做出统一的认知阐释,完善汉语独词句的分类研究,为独词句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方位词"中"的意象图式主要有:"中心—边缘"图式、"中心—两端"图式、"容器—内容"图式以及路径图式。本文通过对"X中"的"X"的类型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意向图式的运用。"名词+中"格式形成"中心—边缘"图式,"形容词+中"和"数量短语+中"格式都会形成"容器—内容"图式,"动词+中"是形成路径图式的主要格式。通过对方位词"中"与方位词"中间、中央"的比较发现,方位词"中"可以形成"X中"格式来表示空间,形成"X中X"格式来表示同类别的领属关系。  相似文献   

3.
泰州话属于江淮方言的泰如片,在泰州方言中,表示反复问句的"个+X"形式是一个典型的方言结构,本文以"个+X"的句法功能为基础,初探泰州方言中有带"个"的疑问句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安徽太湖方言中的"X+哩+绝蔸"结构表示极限程度义,具有很强的主观化色彩,进入此结构的多是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绝蔸"一词由一个实义动词性词组一步步虚化为抽象程度义的动词,在"X+哩+绝蔸"结构中做极性程度补语。  相似文献   

5.
俄语中"吃"义动词所含语义成分各异,且词汇化程度较高,语义自足度较强。通过对俄语"吃"义动词所含的内部语义成分进行分析得出,按汉语词序特点可将俄语"吃"义动词汉译模式分为"吃+X"、"X+吃"、"X+吃+X"三种模式。其中出现在"X"位置的可以是表示特指客体、结果、数量、时间、方式等次要的语义成分。  相似文献   

6.
"1+X"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对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有着积极的帮助.在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中,首先要合理选择精读课文,其次要合理选择略读文,最后以有效手段将两者融合起来,最终发挥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文章对小学语文"1+X"群文阅读模式进行论述,对"1+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通过英汉典型"难易"结构对比的视角,研究汉语网络流行语"X+太难了"的形义特征和英译策略。研究发现:(1)英汉典型难易结构的差异性并不大,但英语主要以物为主语;(2)"X+太难了"是语言省略、并置后产生的语言形式,主要用于口语语体;(3)"X+太难了"最主要有两种结构,即"人称代词+太难了"类和直接省略主语类;(4)翻译策略主要为意译法和替代译法。  相似文献   

8.
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堂变革的理念、形态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实1+X证书制度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透析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课堂的要求后发现,1+X证书制度下的课堂是以技能习得为核心任务的学习发生场,多空间交互的学习"混合场",灵活、个性的自适应学习场,能推动职业教育课堂从分裂形态转向整合形态,实现课堂从整齐划一转向多元开放。要实现这种形态的变革,需要以理论为先导,围绕1+X证书制度下的课堂形态重新理解职业教育课堂;以研究为引领,通过研究洞悉1+X证书制度对课堂的系统变化;以教师为优先培养对象,通过洞悉1+X证书制度对课堂的需求,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发展支持。同时,配合机制支持,构建支持1+X证书制度下的课堂变革整体机制。  相似文献   

9.
"被+X"结构出现至今,倍受社会关注,也引起了语言研究学者的注意。本文以"小三角"理论为指导,分别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方面对这一结构进行分析。作者认为"被+X"结构中的"X"形式多样,与传统被字句的被动主体存在差异,其语义实现多为否定,受到中国文化因素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X为中心"在古代汉语中使用较少,能够充当"X"的主要是处所名词和具体名词,表示"把X作为中心地点或中心方位"的构式义。在现代汉语中,"以X为中心"被大量使用,能够充当"X"的不仅可以是处所名词和具体名词,而且可以是抽象名词,其表示的构式义也有所扩大:把"X"作为中心地点或方位,把"X"作为主要部分,把"X"作为主体地位。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认知因素、社会因素和语用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口语表达中的"什么+引述话语"格式既可以表示否定,也可以表示质疑.从语用上看",什么1X"格式可以凸显说话人的理解焦点,或者寻求自我解释,或者寻求对方解释.表质疑的"什么1X"格式和表否定的"什么2X"格式两者在引述性特征上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在语音表现、共现成分、会话表现等方面表现出区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张毅 《初中生辅导》2012,(Z2):65-68
形容词比较级通常可分为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三种基本形式。它们分别以下列形式出现在句中:A.as+原级+as表示"……和……相同"B.比较级+than表示"……比……较为……"C.the+最高级+of/in表示"在……中最为……"  相似文献   

13.
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核心的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必须融入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并遵循"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和技术路径。该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1+X证书制度内涵,并基于二者在人才培养方面隐含的质量、标准、开放、融合的价值取向和耦合逻辑,构建了"互联网+1+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框架,阐释了其运行逻辑等。在此基础上,该文有侧重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认为应以智慧教育方向为支撑提高职教育人能效、以目标融合互嵌为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多元互动协同为思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以标准互联互通为目标建立国家资历框架、以动态评价管理为手段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等,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有效落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剖析1+X证书制度的内涵,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为逻辑起点,以学历证书"1"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的融合为主线,按照德能并重、动态适应、融合共生、持续有效、规范性的评价原则,依据专业教学与"X"证书相融合的评价标准,对职业院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实施突出职业技能的全过程评价,明确1+X证书制度下的评价条件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并对评价结果的应用作出说明,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及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的背景和目的出发,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与汽车专业领域"1+X"模块证书等级标准的融合为目标,对"1+X"课证融合的路径进行实践探索,并对"1+X"课证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X"证书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与"三教"改革融合配套,构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三教"改革互促共生的有效机制,探索出"三四三"人才培养模式"、五化"教材体系"、一线两化"教学方法,通过创新队伍建设机制、校企合作路径、教学培训方式,实践研究该机制在育人质量、教学能力以及专业内涵发展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群文阅读,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立足于课题"1+X"的研究方向,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找准它们之间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学生爱阅读、会阅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1+X"证书制度的实施,作为试点高职院校如何对课程进行改革,能够将"1"和"X"有效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至关重要.以教学改革为背景,深入分析"1+X"证书制度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比分析,研究如何将标准与课程技能点有机融合,达到课证融通.  相似文献   

19.
1+X证书制度是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高职院校可以借力1+X证书制度的推广积极开展"新工科"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分析1+X证书制度下"新工科"专业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及1+X证书制度的推广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挑战,探索了以1+X证书制度推广为契机加快"新工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即建立"三同...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X+于"结构使用广泛,在句子中经历了语法化过程。而其中的"于"字经历了词汇化,逐渐由介词转变为类词缀,继而转变为词缀。本文通过采集《人民日报》新闻并基于依存语法构建依存树库,对现代汉语中的"X+于"结构句法功能以及"X+于"结构中的"于"的词汇属性进行了计量研究。研究发现,"X+于"结构在句中作动词占比最高,且"X+于"结构中"于"字可以是介词也可以是不起介引作用的类词缀或构词词缀,并从韵律特征和配价增值的角度进行了虚化可能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