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的数与代数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整式加减、等式及其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习的.涉及的数量关系有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两种.方程与方程组是研究等量关系的工具,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则是讨论不等关系的工具.教材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2.
1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的“数与代数”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整式加减、等式及其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习的.涉及的数量关系有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两种.方程与方程组是研究等量关系的工具,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则是讨论不等关系的工具.教材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等活动,了解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不等关系,是以后学习不等式(组)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世界中,不等的关系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关系则是局部的、相对的.相等关系是不等关系的一种特定状态.在研究不等式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它与等式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但在学习不等式时,很多学生往往把等式中的知识迁移到不等式中去,对不等式的条件与结论,没有彻底弄清,导致错误.  相似文献   

4.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是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重要基础,在求解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几点技巧,否则求解的过程比较繁琐。求解是需要观察、分析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五个步骤及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确定适当的解法。下面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章概述】本章是在研究了等式的基础上,研究不等式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通过学习要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关系,并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话说不等号     
数量有大小之分,有大小,就会有等或不等的关系,用等式可以研究相等关系,要研究不等关系也需要专门的数学工具,这就是不等式。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研究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等。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我们又接触到了一个新的数学符号——“不等号(sign of haequality)”,也就是用于表示不等关系的符号,现在常用的不等号有表1所示的几种。  相似文献   

7.
一、不等——对相等的否定 如果把等式看作是“对相等的肯定”,那么不等式则是“对相等的否定”.  相似文献   

8.
初一代数课本指出:“现实世界的同类量之间有相等关系,也有不等关系.”相等关系可以用等式表示,不等关系可以用不等式表示.方程是一种等式,因此不等式与方程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刘亚平 《山东教育》2012,(Z2):77-79
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1)地位与作用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都是客观事物之间基本的数量关系。就现实世界来说,不等关系比相等关系更具有普遍性,因此,研究不等关系与研究相等关系具有同样的价值。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实数的有关知识之后安排的,它是进一步探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  相似文献   

10.
正一、内容及目标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该内容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之后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关内容是以类似和相近的学习经验为基础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进行类比,感受类比、化归的思想.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学习为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奠定了很好的认知基础,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学习经验,则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供了方法储备.教学中应关注  相似文献   

11.
等式和不等式是式子仅有的两种关系,这个专题就对不等式的有关知识进行学习.初中接触到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在高中的学习中还将遇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等有关不等式的更多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完这个专题的内容之后既能对初中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巩固,又可以为以后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是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组的重要基础,在求解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几点技巧,否则求解的过程比较繁琐。求解是需要观察、分析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五个步骤及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确定适当的解法。下面举例分析如下:一、含小数的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例1解方程:0.5x+0.7=1.9x。解:方程两边同乘以10,得:5x+7=19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4x=7。系数化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说的三个“一次”是指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方程又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这三个“一次”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以下是高一一位教师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课,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执教者先引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师: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如何?我们可以考察一元一次方程2x-6=0、一次函数y=2x-6和一元一次不等式2x-6>0.学生:方程的根是3,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不等式的解集是{x|x>3}.  相似文献   

15.
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都是客观事物的基本数量关系,它们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等关系反映在数学中往往可以归结为不等式,而不等式几乎与中学数学的所有内容都存在着密切  相似文献   

16.
1教学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问题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会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本章中,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初步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的方程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不等式(组)有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因其在数学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中考中的地位.从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直接考查方程与不等式的考题占全卷的15%~20%.涉及的题型除了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外,还有探索研究、方案优化等开放性问题.因新课标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要求有所降低,所以中考中的归纳探究问题,常常以一元二次方程为背景延伸拓展.希望同学们在复习时能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任何数学内容的形成都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中的总结和精华,任何数学概念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是自然的.在概念的教学中应体现出新概念的自然生成.如,研究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时产生了等式,研究数量关系中的不等量关系时产生了不等式.在教学中若加强"等式"与"不等式"两者之间的联系与类比,有助于不等式概念的自然生成,便于建构不等式的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第1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应用 一、概念、解法1.方程的有关概念(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根.(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相似文献   

20.
如果把等式看作是“对相等的肯定”,那么不等式则是“对相等的否定”。等式5=3+2如同一架天平。如果从天平的右端取“去”一个“法码2”,则天平立即倾斜,“=”倾斜成“〉”,等式倾斜成了不等式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