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时空》2011,(10):48-48
近日,桑植县档案馆接收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金钟老先生捐赠的桑植民歌档案资料73卷(册),磁带46盘。陈老毕生研究传承桑植民歌。是桑植民歌享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的功臣。为更好地保护传承桑植民歌。陈老将他多年研究的手稿资料无偿捐赠给档案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紫砂陶制作技艺为代表,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视角,研究地方高校特色实物档案馆的建设。首先,介绍了当前学术研究成果,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色实物档案二者间的关系,并提出建设地方高校特色实物档案馆的可行性和建设价值;最后,就特色实物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路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各地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越来越大,档案部门也积极参与其中.张家界除拥有世界级的自然遗产,还有着独特的多民族文化艺术,各族先民们留下了多达15大类70多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桑植民歌入选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中,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有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当今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人民世世代代遗留下来的活态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常见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有:传统民风民俗、文化著作、民间艺术,民间知识、文化空间等.陕北民歌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今社会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承陕北民歌,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传承,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陕北民歌艺术论》一书对陕北民歌进行全面剖析,深刻认识和了解陕北民歌的特点,进而为其传承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档案馆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在档案馆参与  相似文献   

6.
关于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湖北档案》2010,(1):38-4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档案馆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在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并提出应对策略显得较为迫切和重要。本文试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分工协作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和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对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思考,以求有益于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艳 《兰台世界》2012,(11):11-12
文章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两者的契合点,分析了公共档案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可行性,并以国外非物质遗产保护经验入手对我国公共档案馆文化的职能进行了拓展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昂  史江 《兰台世界》2008,(5):9-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具有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保护和延续其生命力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档案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阶段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档案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昂  史江 《兰台世界》2008,(10):9-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具有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保护和延续其生命力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档案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阶段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入选和呈现情况,能够基本了解和认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而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更好地推进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1.
奉化市档案馆近段时期征集到大量反映奉化地方文化的录音录像档案,刻录成光盘多达16盘。其主要内容有已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奉化布龙》,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竹器》、《唱新闻》、《农民画》和《奉化吹打》,正申报国家级非  相似文献   

12.
<正>3月22日,抚顺市锡伯族档案资料捐赠仪式在抚顺市档案局举行。市档案局局长于清永、副局长高群,市锡伯族联谊会会长胡海、名誉会长胡江、何绍华秘书长何秋、常务理事胡乃军参加了捐赠仪式。本次活动共捐赠锡伯族志书、民歌集、研究文集等书籍、杂志16本,民族服装2套,将永久保存于抚顺市档案馆。  相似文献   

13.
高校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保存和弘扬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为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建立档案馆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做了界定,论述了建立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如何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5.
张爱华 《兰台世界》2007,(6X):37-38
高校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保存和弘扬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为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建立档案馆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做了界定,论述了建立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如何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数字时代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运作模式及实现策略.作为公共文化资源机构,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既符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又会促进档案馆馆藏结构的优化,并能拓宽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范围.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运作模式包括清晰准确的目标定位、层次分明的服务产品以及多...  相似文献   

18.
河南民歌口述档案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但是,这些珍贵的"活态"民歌档案资源,如今因非遗传承人断层、传承方式落后和民歌地域特征消退等诸多原因,变得已经非常脆弱,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研究.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河南民歌口述档案的传承保护策略和具体实...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台州市有五个项目入选。它们是台州乱弹、临海的黄沙狮子、仙居的针刺无骨花灯、天台的济公传说、天台的“干漆夹苎”技艺。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与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后,我们立即与各有关县(市)文广新局联系,向他们征集在申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档案资料。同时,对相关传承人进行逐一走访,通过采访,做口述录音,以取得第一手真实材料。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历史发展过程的珍贵见证,具有文化、教育、艺术等多重文化内涵。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为例,利用SWOT分析法对马街书会档案文创产品开发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