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有个小孩哭了,他爸说:乖,别哭了,一会儿爸带你去菜市场看别人吃糖。2.一颗糖,在北极走着走着,觉得它好冷。于是就变成了冰糖。  相似文献   

2.
话说当年成都地区领导人刘璋,引狼入室请来刘备,可又怕这个当家子仗着兵强马壮.喧宾夺了主,就在绵阳的富乐山下请刘备撮了一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他告诉刘备:你带着三军人马往北走,出了剑门关,把梁州拿下,梁州就是今天的汉中.然后你就在那吧!吃美了的刘备带着人就走了,走着走着就看见秦岭大山绵延如墙,犹如剑削斧砍般的峭壁之中蜿蜒着一条小道。刘备知道这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雄关,情不自禁地说了句:刘璋有这样的屏障,干吗还怕曹操呀!军师庞统出了个回马枪的主意,  相似文献   

3.
1“泥腿子”局长 2004年仲夏某日,天下着大雨,夹着雷鸣闪电.通往山村的小路弯曲、泥泞、悠长。2名30岁开外的女同志,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搀扶着一位中年妇女.坚难地向前走着。中年妇女背着挎包.手掂着鞋.裤腿挽到膝盖,满腿都是泥,脸上汗水、雨水交织在一起.只见她微微一笑,把头发一捋,鼓励两个同事:“走,再坚持20分钟就是胜利”。这位中年妇女.就是舞钢市档案局长郭爱明.她是带着2名同事到尚店乡指导农村建档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周杰伦 《出版参考》2010,(11):45-45
人生的境界也不过如此:小路、野路、绝路、大路。难道不是吗?走小路.图的是捷足先登:走野路,图的是行者无疆;走绝路,图的是绝处逢生;走大路,图的是天下为公。路,起源于每一个人的第一步,终结于我们生命的死亡.不管我们走多快、走多远,路总是在前头等着我们,直到把我们苦难的灵魂一个一个背走。  相似文献   

5.
“改土归流”.“流”字顺着清江走.带出了“毕兹卡“的民风民俗.江面上也漂浮着美丽的西兰卡普  相似文献   

6.
董强 《军事记者》2012,(3):10-11
根据领导安排.从2012年1月10日起.我们后方编辑就进入值班状态.随时编发记者“新春走军营”来稿。  相似文献   

7.
读书之乐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撩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竟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青岛电视台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9):I0002-I0003
青岛电视台位于美丽富饶的胶州湾畔.建台35年以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始终走在中国城市电视台的前列。 青岛电视台自办六个频道.每天播出达一百一十多个小时.混合覆盖人口超过一千万人.  相似文献   

9.
在“走转改”活动中.学习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事迹.我发现他们虽然所处的环境不同、写作的风格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共同的习惯,那就是一出门就往基层走.一上路就到百姓中。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让走基层常态化”逐渐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共识.成为广大读者的期待。如何常态化?既要靠组织的引导、督促,也要靠编辑、记者的自觉。只有新闻从业者都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走基层才不会是一时的姿态、一时的动态,才能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10.
张健 《出版参考》2008,(5):33-34
好像是瞬间的事.中国话剧就走过了百年。 “历史”两个字,真的是无情。对于魂牵梦绕的舞台.舞台上演的每一幕.还没待我们去品味或回忆.就走了过去.不再回来……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不能时时刻刻想到落实,不能时时刻刻注意落实,那么,他在工作中,就会忽视落实。他就会只唱高调,不管实效;就会见到风险躲着走,见到矛盾绕着走,见到困难往回走;就会喊得凶、抓得松。  相似文献   

12.
在前进中鲁迅也还不免摸索着.步步为营地走着。现在,我试从他阅览的书籍中找些思想的线索.也许这是我自己的一种极初步的学习、工作方法,未必准确能够说明问题,姑且试试吧!  相似文献   

13.
现代档案信息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有很大的区别,运用了先进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以及更方便有效的方法,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正发生着巨走的改变。不管档案事业怎样发展.档案的基本功能是不变的,所以本文就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做一些思考探索,以便档案更好的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4.
张兴 《新闻窗》2012,(1):11-14
我想围绕自己写的三首诗和“走转改:走哪里?怎么转?改什么?”这三句话.与大家就如何搞好“走、转、改”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5.
文风不是小事.因为它体现着党风、政风,甚至影响着民风。中宣部部长刘云山说:关于新闻报道的文风问题,这些年我们反复强调.也有大的改进,但这一问题还远未解决.有的新闻报道冗长空洞、言之无物:有的文件语言、刻板生硬:有的追求另类、离奇怪诞,远离普通百姓:更有甚者,有的随意拔高、虚假不实。这是影响新闻报道吸引力、感染力、公信力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文风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改文风”既应该是“走基层、转作风”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21日0时32分。医院传来消息.佛山被两车碾压的女童小悦悦还是走了。也许天使就应该生活在天堂,也许在那个没有冷漠的世界.她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快乐。她来过这个世界。让我们记住她的名字.她叫王悦。一路走好。  相似文献   

17.
栾轶玫 《视听界》2012,(4):125-125
早在2007年我就看过一本书,名字就叫《舌尖上的中国》,书里介绍了中国的各类美食,看上去心驰神往,特别是书名,一看舌尖立即生出了滋味。6年之后这本书的题目成了一部纪录片的题目,而且这部纪录片一边走着法国戛纳的红地毯,一边走着中国互联网四通八达的网路,迅速蹿红,成为人们今日舌尖上不断翻飞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睡觉     
人的一生当中,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其中又要数幼年时代为最甘美。我幼年时,有在一切地方睡着的本领,不管是坐着,躺着,甚至是走着,都有可能到太虚幻境里神游一遭。夏日晚上,从外面看露天电影回来,我走在路上就经常睡着了,被人拖拉着,完全是下意识地在跟着走,步伐踉踉跄跄,形同醉汉。一次起夜,  相似文献   

19.
我家柜子里珍藏着一个消防头盔.上有“成都消防5号”字样.尽管上面沾有泥污.我一直舍不得丢掉.这是我采访四川汶川大地震灾难时.一位重庆籍消防战士送的.这个5号头盔和我一同走废墟、钻缝隙。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的历史题材剧作长盛不衰,几乎成为一道风景线,表现了一股返古的思潮.从四大名著的改编,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返古题材作品大抵沿历史过向的趋势拓展,从近现代到明清到唐到秦汉,向着历史越走越深.这些电视剧耗资巨大,篇幅不小,动辄数十集,甚至上百集.小小荧屏,老是被古人占着,现代人精心构设的电视荧屏,却每天上演古代的悲欢离合.诚然,历史生活也是影视题材的一部分,且以史为鉴,对于更清楚地认识现实,把握未来不无裨益.许多历史事件本身就凝结着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类心理等诸多要素,而且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