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出训练重点上好三个台阶──五年制三年级语文教学谈萧县教委教研室王忠义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重点。段的教学主要包括:理解自然段,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这三者的关系是:分段,是归纳段意的前提,归纳段意,是分段训练的目的之一;而分段和归纳段意,又必须以理...  相似文献   

2.
1.略。2.略。3.这是一道概括段意的题目。怎样去概括第二、三段的段意呢?这两段都是由许多小自然段构成,内容都是叙述事情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抓主要事情”的方法来概括段意。从这两个角度去想一想:这一段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什么事情?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第三课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复习要求了解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懂得分段和概括段意的常用方法,能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和写作特点,正确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联系课文《怎样读懂一篇课文》,《文章的段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太阳》、《飞夺泸定  相似文献   

4.
一、忌从思想角度归纳段意所谓段意,指的是一段文章的主要思想,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这一段写什么”,而不是“这一段说明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如《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把段意概括成“说明志愿军同朝鲜大娘的感情深”就不含要求,应概括为:“叙述了志愿军同朝鲜大娘告别的情景。”二、忌以提纲形式归纳段意归纳段意,旨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领会文中的中心思想,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段意  相似文献   

5.
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一是要全面,二是要简要。在将各段段意进行合并的时候,要进行删减、合并和连接。比如《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共分为三段,第一段的段意是“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决心早日回到祖国”,第二段的段意是“美国当局用种种手段迫害钱学森,阻挠他回国”,第三段的段意是“在世界主持正义的人们关怀下,在中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怀下,钱学森回到了祖国”。要将这三段的意思进行合并,一是要在一、二段的段意间加上表示转折的词,如“但是”,二是可以将“在世界主持正义的人们关怀下,在中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怀下”合…  相似文献   

6.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意义段、概括段意,教材的编者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编排。首先给出段意找对应段,接着是按照段意划分段落,然后学生自己分段、概括段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由扶到放的训练过程。六年制语文第七册10课《李时珍》,在划分意义段上,就是第一次开始“放”的课文。因此,  相似文献   

7.
段落     
段落一、双基训练提要(一)理解句与句之间、句与段之间的联系,掌握自然段和逻辑段的基本构段形式。(二)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能在作文中学习使用过渡方法。(三)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会分析自然段的层次。(四)掌握分段、概括段意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并能正确地给...  相似文献   

8.
一、忌从思想角度归纳段意。所谓段意,指的是一段文章的主要内容,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这段写了什么”,而不是“这一段说明了什么”或“表达了什么”。如《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把段意概括成“说明志愿军同朝鲜大娘的感情深”就不符合要求,应概括为:“叙述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告别的情景。”二、忌用不完整的句子归纳段意,段意应该用完整的句子,而不是词或词组。后者只能用以编拟文章的提纲或小标题。段意与提纲及小标题共同点——都是对课文内容分段的概括。不同点是:段意是对一段内容的简缩或基本概括;提纲则是用短语对该段内容  相似文献   

9.
用摘句法归纳段意用摘句法归纳段意,就是从文章中摘录能够表达某一段意思的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用这种方法归纳段意的关键是指导孩子找准能够概括全段意思的句子。指导孩子用摘句法归纳段意,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让孩子在读懂一段话的基础上,先弄清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然后再看是否有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  相似文献   

10.
意义段的划分及其段意概括──概括段意的基本方法──分层归纳法概括段意,最简捷的方法莫过于找段落中的中心句。但是,许多文章段中并没有直接表明段落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对于这样的段落,我们应该怎样概括其段意呢?这就要采用分层归纳法。例如:《大雪山》的第一自然...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段】 《一次著名的冲刺》,讲述的是马拉松运动员杜伦多·派特利在最后冲刺时,因体力不支五次摔倒在地,最后在医生的搀扶下第一个跑过终点的故事。概括段意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时,我以重点段第2自然段为抓手,在学生多次朗读并理解“蹒跚”“不屈不挠”等词语后,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这一段的段意。以下是课堂交流时的实录片段。  相似文献   

12.
意义段的划分及其段意概括(编者按):意义段的划分与段意概括是文章分析中的重要环节。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段和概括段意,无论对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还是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都是颇有裨益的。但是目前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满足于从理论上向学生讲几点...  相似文献   

13.
段落大意指文章中每一意义段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在分段基础上,用一句话对某一段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思维训练。 前面已有文章谈到自然段中的句间关系,一个意义段里也多有几层意思,这些意思之间的关系,在三年级的课文里主要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连续关系,了解了构段的这些方式,概括段意也就能根据不同的段落,采取相应的办法。这里介绍两种方法,供三年学生复习参考。 1、摘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按“总分”或“总分总”方式构成的段落。段中的总起句、中心句或总结句往往可以统领全段大意。因此,用摘句法,取总舍分以作段意既完整又准确。如《松鼠》第一段四个句子按总分关系构成。第一句“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先总起句:后面三句围绕总起句分别叙述松鼠的眼睛、毛、尾  相似文献   

14.
概括主要内容是小学五、六年级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如何才能归纳好主要内容呢?请您听听我的体会吧。我概括主要内容主要采取了两种方法:一个是段意连缀法,另一个是课题扩展法。段意连缀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每一段的段意进行删除和补充,然后连接起来。用这个方法概括主要内容首先需要归纳段意,而归纳段意要注意三点,那就是要做到完整、通顺、简洁。完整就是这句句子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是“某某某,干什么”的句式。做到了完整,还要注意通顺,读起来没有拗口的地方。最后就是要简洁,把形容词和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词去掉。概括完段意,要把…  相似文献   

15.
程忠学 《中学教与学》2003,(2):17-17,24
段意是在文章结构的划分中 ,每个段落在内容上表现出来的主要意思。归纳段意是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是阅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能否准确地归纳段意 ,这是检验是否读懂了段落的重要标准之一。怎样归纳段意呢 ?这要求先阅读再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 ,从文章的结构、内容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东西 ,用文章中的词句或自己的话把段意概括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 ,归纳段意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但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归纳段意 ,要明确段意的两点基本要求 :一是“简明” ,即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段意。二是“扼要” ,即把段…  相似文献   

16.
第六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进行段的训练。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作业练习是通过回答问题、抄写短文、按小标题复述和仿写段意等形式进行分段和概括段意的训练。因此,本册期末复习应以段的训练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概括段意是一种思维训练。我运用以下六条规律,引导学生理清句间层次,抓住概括段意的思维点,效果较好。 一、总分关系意在“总”。 对于那些采取总述与分述或概括与具体叙述的段,要根据总述句或概括句来概括段意。如:《草原》一文中第一段的第一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这一总述句概写了作者初见草原时的总印象,可从这里入手概括段意。 二、层层深入意在“后”。 有的段中的几层意思,存在着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常常可以发现学生分段的能力较强,但归纳段意的能力较差.为了交给学生归纳段意的规律,我概括了五种方法,分述于下.组合法先概括结构段所属各自然段或各层的主要内容,然后将它们加以组合,归纳成结构段的段意.如《草船借箭》第一段,包括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的段意学生容易概括: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第二自然段文字较长,可先概括成两个要点:周瑜向诸葛亮提出短期造十万枝箭的任务;诸葛  相似文献   

19.
段是三年级的训练重点。三年级上期段的训练,应放在理清自然段内部的联系上,即一句一句的话是怎样连结成段的?各自然段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为以后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打下基础。《我的弟弟》(第五册第9课)这一课段的训练,可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20.
第九册阅读重点训练项目是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复习时要突出这两个训练项目,组织全册的阅读复习。一、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一)掌握归纳方法:如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材中介绍了四种方法。重点讲的是段意归并法。即:认真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的大意,再把各段意连起来综合组织,就能归纳出主要内容。其它三种方法是直接摄取法、标题扩展法、抓关键词句及段落提取法。这三种方法都是辅助方法。(二)明确思考步骤:“段意归并法”可分三步思考:分清段落;概括段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