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考之上古音韵、《诗经》韵脚用字及形声字与声符的音韵关系,“朕”与“身”、“石”与“担”完全符合假借的前提条件。“云”为“ ”之省形简体,象刚分娩而下的胎儿之形。用为构字部件,“云”所表之义多与水流有关;而“ ”所表之义则多与胎儿有关。“吕”乃“宫”之省形简体,上古语音中“宫/吕”曾以复辅音“gl-”为声母,故“吕”既可充“竆/窮(穷)”字的声符,又可充当“闾”字的声符。  相似文献   

2.
同形声符表意“代次”混杂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组同形声符的形声字字群中,其声符表意都面临着三个问题:声符字面相同而实为异族;声符表意的代次混杂;声符表意悖反。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第二个问题。具体说来又有“超越声符代次”表意和“颠倒声符代次”表意诸现象。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形声字的声符表意,更能揭示表意的形声型汉字其形声字声符表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与上古韵部研究相比,上古声母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除了少数的几种说法诸如“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喻三归匣”基本成定论以外。许多问题都没有达成一致。尤其是关于复辅音声母的讨论日益激烈。本文就上古声母研究代表性观点加以整理和概述。  相似文献   

4.
复辅音问题是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本汉利用汉字谐声关系提出并构拟了一系列复辅音声母,主要有两类:一是来母与其他声母相谐;一是鼻音泥娘日明与其他声母互谐。通过研究《汉文典》的复辅音构拟,认为其存在不足:缺乏客观合理性,缺乏系统性,有一定的形式主义。但不能因此而否认高本汉复辅音声母对古汉语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产生与形声字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一类声符示源形声字,往往可以组成一个同源词族,它们的特点是:拥有相同的声符,但所拥有的共同的源义素与它们的声符没有任何关系,为何会有此现象?本文提出“形声假借交叉”论来解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顾炎武在《音学五书》中较为明确地表现出自己关于“谐声”的看法,认为“谐声”就是“声符”。他利用韵脚字系联法归纳上古韵部,在排列同韵部的字时,发现同韵部的形声字大都声符相同。因此,他意识到了同声符的形声字在上古应该属于同一个韵部。在“同声同部”认识的指导下,他离析唐韵、系联《说文解字》同声符的字,并且扩大范围,指出了形体不同、声音相近的声符在上古也属于同一韵部。尽管他没有提出“同声必同部”的口号,但已经为这一理论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形声字“声符”表意的悖逆现象是指有的同形“声符”所表示的具体意义表面上似乎大异其趣,而实际上它们的意义之间却有着各种逆向的关联。主要有形声字“声符”所表示的意义同充当该“声符”字的意义的悖逆和形声字“声符”同形,所表的意义两两相悖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形声字“声符”表意悖逆现象形成的根源是词的“反训”,而“反训”词的分化,并使用后出的形声字分别记录该“反训”词所歧出的正反二义,则是造成形声字“声符”表意悖逆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形声字的“声符”所表的意义与该声符原字的意义悖反和形声字同形“声符”在不同形声字中所表的意义完全相反。当然也有极小部分是语词讹传和文字借用、归并、伪变所致。  相似文献   

9.
从来源上看,汉字声符包括假借字声符和形声字声符,形声字声符又包括主观标音和客观标音两种情况;从声符跟所记录的词的读音关系看,有音同、音近、音变之分;从声符的构字特征看,既有多声、省声,也有声符的重叠、代换和变形;从声符的构字功能看,汉字声符的构字能力都不太强,形声字的发展以汉字声符数量的增长为特征;从声符的表音功能看,汉字声符在总体上的表音功能是不太健全的,不论是上古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形声字声旁的有效表音率都不到40%。  相似文献   

10.
张冬磊 《现代语文》2009,(10):113-115
在上古汉语谐声系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部分晓母字与明母字的联系很密切,“墨-黑”就是其中的一组。通过亲属语言的比较,不少学者认为可以为这一类谐声声符字构拟一个复辅音来解释这一现象。但对于该复辅音的具体音值及演变情况学界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主要从日语“墨-染”及“烟-云”两个词族出发,结合其他亲属语言的对音材料对该复辅音的发展演变情况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反映方音的语言文献,分析、整理明末河北内丘地区的声母状况,同时结合现代汉语方言研究的成果,深入探讨四百年来河北内丘地区的声母演变,主要有四项:微母的消失、疑母的演变、舌面音的产生及日母的分化等等,这些语音演变勾勒了四百年来河北内丘地区声母的演变轨迹,为该地区方音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汉语音节是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读音就是 1个汉语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 3部分构成。普通话音节是汉语普通话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 ,是汉字的语音表现。 1个汉字的规范读音就是 1个普通话音节。它由 2 1个声母、39个韵母和 4类声调组合构成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是国内较早研究复辅音声母的语言学家之一。他主要从拟声词、连绵字、谐声偏旁、一字二音、方言、邻族语言、异族译音等方面,运用推理和比较的方法,证明了古汉语中存在三类复辅音。陈独秀的研究明显受到高本汉、林语堂的影响,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纸笔测验方法探讨了中级水平留学生对部件熟悉的陌生形声字的语音提取特点。结果表明,字的类型、声旁位置和形旁可命名性影响中级水平留学生对部件熟悉的陌生形声字的语音提取,具体表现为:规则字的命名成绩好于不规则字;声旁在右的汉字命名成绩好于声旁在左的汉字,形旁不可命名的汉字命名成绩好于形旁可命名的汉字。当陌生形声字的形旁不可命名时,中级水平留学生对整字的命名更倾向于利用声旁信息;形声字声旁在右时,利用可单独命名的声旁命名整字的可能性更大;当形旁可命名时,声旁的语音线索与形旁的语音线索存在竞争。中级水平留学生对部件熟悉的陌生形声字语音提取主要采用"读声旁"、"读形旁"和"类比"三种策略,尤其以"读声旁"和"读形旁"等"读半边"策略为主。  相似文献   

15.
文章问卷考察了144名维吾尔、哈萨克族大学生汉语声母习得情况,提出要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声母习得偏误:差异型和错误型。前者十分接近正确形式,不影响交际;后者误导交际,是声母习得的真正难点所在。依据教学经验把声母的习得难度等级分为低、中、高三级,然后依据统计数据对属于高难度等级的8个声母进行难度排序:难度最大的是■,其次是t■和tsh,再次是■、s和t■h;难度最低的是■h和■。主张在汉语高级阶段坚持开展语音教学,教学内容应抓住重点和难点,以4组声母■—t■、■h—t■h、■—■、s—tsh为主,重视声、韵的音节配合,发音和知觉听辨训练同时并举。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是贵州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其语言语音声母较为复杂,有70个辅音,分为四类:单纯声母,前腭化声母,唇化声母,复辅音声母。其特点是:塞音声母清浊对立;鼻音声母包括单纯鼻音和前带紧喉成分的鼻音;清塞音和清塞擦音声母有送气;有一整套前腭化声母和唇化声母;有复辅音声母[pr];有舌尖颤音[r],但和舌尖后浊擦音[]属同一音位,且与双唇半元音声母[w]对立。  相似文献   

17.
喉音与牙音应是五音中最为活跃的两个音系,这种活跃不仅仅因为近古以后喉牙音的大量腭化与归零,更因为喉牙音内部的互转及喉牙音与其他音系的相转。音转是喉牙音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语音现象,它对谐声、通假、声训、古书异文、一字多音等诸多语言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喉音与牙音是五音中最为活跃的两个音类,这种活跃不仅体现在近古以后喉牙音的大量腭化与归零上,更体现在喉牙音内部的声转及喉牙音与其他音系的声转上。声转是喉牙音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语音现象,它对谐声、通假、声训、古书异文、一字多音等诸多语言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胡垣《古今中外音韵通例》居于官话音系发展的最后阶段,反映的也是清代江淮官话语音系统。《音呼声韵总谱》音系中见、精系声母的腭化,照系声母的独立性,仍母与日母合并等现象,充分表现了清代末期江淮官话声母系统的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20.
裴注在正文中为生僻字、多音字注音,采用直音、反切注音,共70例.直音有38例,反切有3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