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语言的节奏是指言语的时间组织模式,可以依据节奏特征对语言做出类型划分。第二语言的节奏习得研究最近几年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汉语和英语具有不同的节奏特征,这会给美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节奏带来很大困难。我们的研究发现中级水平的美国留学生还没有完全习得汉语的节奏特征,而这又是造成感知他们“外语口音”的重要因素。在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中,包括节奏在内的韵律特征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和训练,以便从总体上提高留学生的语音面貌。  相似文献   

2.
孙茗 《惠州学院学报》2014,(2):83-85,103
作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会话含义能否被正确判断制约着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而认知语境的动态特征为促进说话双方对共知语境的构建以及建立有效的话语理解形式奠定了基础。文章从新认知语用学的视角出发,利用认知语境及会话含义的概念分析言语行为,指出说话人在会话中不断调整真实意图在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方式,导致听话人需要不停寻找与共知语境的最大相关度以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3.
非流利(disfluency)是自主言语的一个重要特征。非流利现象主要指口语中出现的无声停顿(unfilled pause)、填充停顿(filled pause)、重复(repetition)及自我修复(self-repair)等。大量研究表明,非流利现象是高度规则化的事件。本研究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ESCCL语音语料库中自主对话为语料,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自主言语中主要的非流利因子(填充停顿、重复以及自我修复)的韵律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结果对加深言语生成理论理解以及英语语音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话语误解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涉及说话人话语生成与听话人认知推理。作为话语信息组构起点和认知推理前提的语用预设对话语交际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说话人语用预设量的偏差和说话人预设的语用含糊,均会影响说话人话语的明示性和突显度,制约听话人的正确推理,是造成话语误解的重要因由。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口语朗读流利程度。采用时间性、语言性和表达性三个类别十个指标对学生口语能力进行研究,对受试者的语言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对比分析,发现受试的口语流利度在时间性五个指标上与本族语者均有显著差异,但在语言性和表达性四个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发现对国内二语流利度教学与研究具有实验参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间接言语行为中的面子规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间接言语行为 Austin认为说话就是做事。说话人只要说出了有意义可为听话人理解的话语,就可以说他实施了某个行为,这个行为叫做言语行为。Searle认为所有的语言交流都涉及到言语行为,它是语言交流的基本的或最小的单位。言语行为就是施为行为,是指人通过话语传达意图、目的。  相似文献   

7.
按照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shannon)的解释,信息就是能够消除受话人随机下定性的消息。在人们的言语活动中,交际双方就某一话题而建立信息交换关系,为了保证实际活动顺利地持续下去,首先要求说话人所表达的内容对于听话人来说应该是有价值的,是他所不知道的事情;其次,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听话人来说应该是可理解的,换言之,说话人应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言语礼貌研究的不足,运用关联理论,从语用推理和认知语境两方面对言语礼貌进行了解读,认为言语礼貌是听话人的一种认知期待,是听话人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话语是承载说话人意图的载体和听话人理解说话人意图的媒介。作为表达语用意图的话语行为不仅仅是言语行为,也是语用行为,还是文化行为。话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处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的互动网络之中。对话语语用意图的认知能形成高效率的认知直觉;对语用性的认知直觉能帮助说话人对语用意图进行自认为的最佳语用设计,而使听话人根据交际语境激活的语用知识和认知习惯作出相关的理解。话语语用性保证了话语行为的双方对话语意图生成和诠释进行的优选认知效应。  相似文献   

10.
话语是承载说话人意图的载体和听话人理解说话人意图的媒介。作为表达语用意图的话语行为不仅仅是言语行为,也是语用行为,还是文化行为。话语行为无时无刻不处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的互动网络之中。对话语语用意图的认知能形成高效率的认知直觉;对语用性的认知直觉能帮助说话人对语用意图进行自认为的最佳语用设计,而使听话人根据交际语境激活的语用知识和认知习惯作出相关的理解。话语语用性保证了话语行为的双方对话语意图生成和诠释进行的优选认知效应。  相似文献   

11.
韵律结构与语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韵律结构概述,主要介绍韵律结构的层次特性及其基本要素;第二部分是语音变化概述,重点从交际需求与生物学局限相矛盾的角度,从言语产生和感知对立统一的自然机制的角度,分析语音随机变化的根本动因,阐述变化的生成机理,揭示语音变化的规律。第三部分讨论韵律结构与语音变化的关系,主要阐述韵律结构与语音随机变化的语言学内涵及其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言语境与人们说话的方式、语义、词汇以及词语的搭配都有着很大的关联;在日常交流中,语音语境(如说话人的语音、语调甚至重音)对听话人的理解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同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则会依赖于时间、地点、谈话者的身份等多种因素对话语的意义产生影响;文化语境是除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之外对人们的理解、交流、甚至英语学习造成最大影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听力理解是言语交际行为,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由说话人示意,听话人推理的动态的直显--推理过程.语言符号不仅仅以物理性质的声音或文字作用于人的听觉或视觉器官,而且也是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约定俗成的符号.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这种符号先作用于人的听觉或视觉器官,然后通过这些器官与人脑的已知信息建立联系,达到对语符意义的理解,字音听辨、字词句的理解和背景知识是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唐丽娜 《林区教学》2008,(8):103-106
所研究问题归属于词汇语用学研究范畴。主要探讨听话人对评价言语行为如何理解,其中是否存在宽式推论现象。运用关联理论进行分析阐述听话人的理解过程。以存在动词、评价性名词及形容词为例讨论评价言语行为中的某些特定的词汇是否构成听话人产生宽式推论的缘由。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口语库和英国国家语料库的口语部分,调查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在短语动词使用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口语中使用以go,come,get等为中心动词的短语动词的频次总体明显低于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频次,呈现少用现象。这种少用现象的可能原因为中国学生对短语动词本身的语体特征理解不够及其所采取的保险策略等。  相似文献   

16.
一、语音研究与语言研究 什么是语言?应该承认各种有差别的定义,但是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差不多都认为语言不能被单纯地理解为交际工具,而要把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等包含于其概念之中。语言首先是一串串的词,也可以叫做词的序列,是音和义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序列。词的序列是由语法串连起来的。不同语言集团使用的词的序列和串连序列的规则是不相同的;同一个语言集团内部(却有着约定的共同的语言习惯和规则。同一个语言集团内部的成员)有共同的“语感”即共同的说话、听话能力。当然,这些共同的东西对于具体的人来说,由于某种原因,也会有掌握多少程度的不同。研究语言的人不仅要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而且要同时研究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等。 二十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鼻祖索绪尔主张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指某语言集团相传和使用的语言系统(言语的总模式);而言语指个人的说话(合乎该语言系统的语言行为)。前者可以说是约定俗成的代码,而后者是具体的信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崛起的乔姆斯基派则认为语言是说本族语的人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行为指作为代码的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体现,即话语本身。 语言能力表现为对词、对构词及语法规则的识别,对各种语言单位的区别能力。语  相似文献   

17.
非公开性请求言语行为策略即非规约性的请求言语行为策略。英语语言中说话人通过隐喻、反语、反问、低调陈述等暗示手段提出请求,把对听话人负面面子的威胁减少到最低限度,意在让听话人通过推理得出说话人的真正交际意图。因此,为了正确领会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听话人势必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一系列的推理来识别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将语料库方法的定量分析同话语分析的定性手段相结合,运用中间语对比分析法,借助中国大学生的SWECCL和英语本族语者的MICASE两个英语口语语料库,考察了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致谢言语行为套语的使用与英语本族语者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专业学生6种致谢套语模式的使用存在过度使用、少用现象。  相似文献   

19.
言语理解中,由听话人所造成的“耳误‘即语音知觉偏离,是言语交际活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这种知觉具有三个特点:范畴性、完形性、关联性,由此形成语音知觉偏离的三种类型,对语音知觉偏离的类型及特点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关联理论解读翻译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示意和推理两方面的认知过程,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示意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而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翻译也研究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由于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故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顺应译语文体规约的归化策略或保留原文特色的注释性异化策略,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