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刚 《垂钓》2005,5(8):30-31
没事与几位钓友闲聊,谈起一个话题:怎样才能找到水中的鱼儿?俗话说:七分钓位,三分钓饵。休闲野钓时如果很幸运地选到了好钓位,那鱼获多半就会令人满意。很多钓友在选择钓位时都会遵循一些谚语,例如春钓浅,钓水暖,钓草空;夏钓深,秋钓阴;钓半岛,窄寻宽,宽处要把窄来找……而这些谚语有时会把人搞得无所适从。其实鱼的活动比我们更有规律,就这个问题我想谈一些个人经验。  相似文献   

2.
渔谚:“春钓浅,秋钓深。”在这句广泛流传的渔谚召唤下,广大钓鱼爱好者,特别是还没有实践经验的仞学钓鱼人,从立秋开始,便由浅钓改为深钓。  相似文献   

3.
王砥平 《钓鱼》2012,(9):37-37
"谷雨"过后,雨量增多,给长江流域及其相通的大小江河带来洪水上涨的趋势。由于洪水的冲涮,许多小虫、蚯蚓、沙虫、嫩草以及腐烂植被浸泡在水中,成为鱼儿的丰盛佳肴,这也给广大钓鱼人带来了机会。一、选择钓点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位。"江河涨水,钓位的选择是钓获丰厚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华朝熙 《垂钓》2010,(4):51-52
鱼儿喜光,亲光还是畏光?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相信每个钓鱼人都会感兴趣。因为钓鱼人每每施钓,首先面临的是选择钓位——是钓北岸呢还是南岸?是钓草呢还是钓明水?  相似文献   

5.
王华良 《钓鱼》2008,(3):30-31
一、不要钓“极深”与“极浅”; 钓谚中有“冬钓深”、“冬钓潭”之说。意思是天寒地;东的冬季钓鱼要钓深水,可这个“深”到底要多深呢?北方的隆冬,水上冰层坚厚,钓鱼人为了找鱼能踏冰走遍垂钓水域的每个角落,是不是水越深的地方存鱼越多越值得去探索呢?实践证明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6.
钓浅、钓深、钓荤、钓素、钓底、钓浮,只有辩证地看问题,才会有好的鱼获。一、钓浅与钓深这里的"浅"与"深",指的是垂钓时的钓浅滩还是钓深潭。其实,钓浅与钓深小仅与季节、气温、气压、水温、水压、水中的溶氧多少相关,而且与鱼类的生活习性相关。一般来说,在初春、仲春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8,(9):71-71
凡钓鱼者,都知道“七分钓位,三分钓技”的八字真言,可怎样才能找到最佳钓位,把钩饵放到鱼的“家”呢?凭“冬钓阳,夏钓阴”“冬钓深,春钓浅”这些经验?但大塘大库大湖,朝阳面或朝阴面,动辄几里或几十里,不可能朝某面的每处都有鱼窝,至于“钓深,钓浅”也是极难把握,到底5米是深,还是15米是深?鱼情鱼况受各种不确切、不可知的因素影响,可谓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8.
程宁 《钓鱼》2012,(22):24-25
钓鱼人谈到浮标,可谓是津津乐道。由于个人水平的缘故,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且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争得不亦乐乎。聪明的钓手要借鉴各种说法,学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9.
张世才 《钓鱼》2010,(15):40-40
涨水之后,对鱼儿来说是个欢快的日子,由于河水猛涨,大量食物被冲刷到水里,鱼儿可以尽情地享受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每每这时,也是钓鱼人大显身手的好时机。钓谚云:"三分钓技,七分钓点"。充分说明钓点的选择是获鱼多少的关键。笔者多年的实践,选择好钓点,就能获鱼满篓,如何选择钓点呢?  相似文献   

10.
管察 《钓鱼》2010,(9):10-11
休闲钓鱼看重钓位是因为鱼有鱼道,即在水温、风向、水流影响下形成了固定的觅食路线。例如浅钓深、深寻浅、平钓凸、凹扼口、湾守底等等,都是鱼经过和滞留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秦犁 《钓鱼》2005,(24):24-24
菜籽饼沤久了,变酸、发臭,用它打窝,能钓鲢也能钓鳙,这在池塘用不着多费心思,鲑来钓鲢鳙来钓鳙,钓底钓浮都一样。但在大水面,在放养浜钓,钓深和钓浅就不同了。水深3~4米,钓半水和上层,多鲢鱼,钓底,则鳙多于鲢。由于两者的钓组没有区别,选择鳙鱼除了精于炼饵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蓝水 《垂钓》2008,8(7):22-23
不同的钓法有不同的乐趣,不同的钓法吸引着不同的人群。每位钓鱼人都有选择不同钓法的自由,用自己的喜好来评价钓法的优劣本身就存在偏见。  相似文献   

13.
刘汉初 《钓鱼》2008,(6):28-29
“春钓滩,夏钓深,秋钓阴,冬钓阳”是流行最广的一则渔谚,它简述了按季节、水温选择钓位、捕捉鱼踪的一般规律,对钓鱼爱好者,尤其是初学乍练者,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每年大地回春后,晴天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自然水域的浅滩和一米往上的水体升温较快,水生动植物随之萌芽、生长,在冬眠或半冬眠中复苏的鱼类纷纷趋温趋食向浅滩聚集,给钓鱼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汤梦君  张晓芹 《钓鱼》2014,(13):44-45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宜宾周边一连钓了好几个水库,鱼获都不怎么理想,远未尽兴。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归结于钓场的鱼情、天气及气压、钓位的选择、钓法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原因。总算盼到周末,又一次在"该去哪儿钓"这个问题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相似文献   

15.
肖红卫 《垂钓》2006,6(6):30-31
过去人们垂钓多用长竿、短线、七星标的传统钓法,自从悬坠钓术传入大陆后,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喜爱上这种先进的垂钓方法。不论在养殖鱼塘或是野外湖泊,悬坠钓法都被钓鱼人所广泛使用。如今,悬坠钓法已被国内广大钓鱼人发扬光大。主要体现在一些技术的革新:钓浮、钓翻身、钓跑铅、逗钓、拖钓等,这些新技法已和最开始的悬坠钓法大不一样。而我们垂钓时遇到鱼情发生变化,就会有更多的办法来调整和应对。  相似文献   

16.
覃建谋 《钓鱼》2011,(4):32-32
4.根据地形选点有钓谚说,“直钓弯,宽钓窄,深钓浅,浅钓深,四方钓边角,圆形钓中间”,这话有一定道理,是针对地形来说的。江河沟渠里,直的地段水流较急,从上游冲下来的嫩草、谷物、昆虫等自然食物不能停留,鱼在那里食物不多。  相似文献   

17.
域形态不同而异1.因钓场而异水面不大的池塘,长形钓腰,方形钓角,月牙形钓中间;较大的池塘或断流的河道,岸边有凹凸不平的钓凹、凸,宽多钓窄,窄多钓宽,不窄不宽钓中间;小型水库,春钓进水口,夏秋钓中间,冬钓坝埂边;中、大型水库,基本要求是春、夏以进水口为主,上游为次,秋季以上游为主,进水口为次;湖泊钓港湾和人水口附近为主;河流钓徊水湾和支流入水口,深多钓浅,浅多钓深。上述这些地方不是鱼儿徊游必经之道,就是觅食、聚集场所。2.因水下地形和水底环境不同而异水库里被淹没的河流、小溪小沟、池塘等,池塘水下的坑…  相似文献   

18.
刘汉初 《钓鱼》2010,(15):42-43
"夏钓深"是钓友们认同和实用性很强的一种选位定点方法,但因不同地区气温、水质、鱼情的差异和各种变化,人们对为什么钓深,怎样钓深,以及钓深中应注意的问题的理解则不尽相同,有些问题联系实际探讨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高国祥 《钓鱼》2014,(9):22-23
随着悬坠钓法发窝快、上鱼速度快、鱼获量多的优势被,“大钓鱼人所认识和接受,七成以上的休闲钓者,现如今都是“一悬到底”,其装备跟职业钓手相比也差不到哪儿去。最大的区别是这类钓者一般都是选择湖库、河流等自然水域垂钓,鱼获不及池钓多而刺激、过瘾,但却是传统钓不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侯增福 《钓鱼》2014,(22):40-41
竞技钓鱼比赛是在长80-100米、宽20米的长方形池塘里进行的,钓位间隔一般为2米左右。由于池子比较窄,两边都有人挥竿垂钓,因此鱼儿受惊后一般都会跑到人较少、相对安静的赛池两头,这就是所谓的"大边"了,只要你的技术足够,在此位一般都能拿到1分。那么在野外水库垂钓,有没有大边呢?大边对野外垂钓的影响又有几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