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年前,由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协会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广播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教授主持,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副会长张振华到会祝贺并发言,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任金州教授致开幕词,知名学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新闻传播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负责人联席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五所大学的1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是:新闻与传播学科四个“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创新基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钢教授,复旦大学创新基地主任、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童兵教授,武汉大学创新基地主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清华大学创新基地主任、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熊澄宇教授;四个教育部人文社…  相似文献   

3.
网络新闻传播教育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炘炘 《现代传播》2001,(1):128-129
2000年12月23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主办了为期一天的“网络新闻传播教育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地代表共约60人,向研讨会提交论文12篇,是专门研讨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性及其规律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兼新闻系主任雷跃捷教授在会上首先介绍了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传播专业发展情况,网络新闻传播教研室主任金梦玉副教授就我院网络新闻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情况作了汇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宣传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  相似文献   

4.
1992年6月11日至13日,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北京广播学院、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史学研究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青年传播学者研讨会,于2008年5月21~2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高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到会致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6.
李晓静 《今传媒》2003,(5):39-41
自1978年正式引进传播学以来,为了使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更具组织化、规模化,中国高校传播学会(全称: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分会)于2002年6月在上海成立。近一年来,学会的运作情况如何?近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访问了中国高校传播学会会长张国良教授。 李晓静:去年6月,我国传播学界首次成立了中国高校传播学会,您作为首任会长,现在对整个学会的架构和发展有何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7.
本期导读     
为了方便读者比较全面地把握近期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趋向和学术成果,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就2001年新闻与传播学的科研情况作一番梳理,本期发表的由博士生导师李良荣教授和博士研究生汪凯执笔撰写的《2001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回顾》便是综合研究的成果之一。另一篇由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国良教授撰稿的《2001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回顾》将在下一期发表。该中心决定,今后每年均将对前一年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情况作一番整理和回顾,便于读者对中国新闻与传播学的发展概况有较为系统和科学的认识。欢迎大家对此提出宝贵的意见和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下文简称“学会”)于2008年10月25日成立。著名新闻史学家吴廷俊教授当选为首任会长。吴廷俊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新闻史和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他还长期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9.
2002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年是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进程中值得纪念的一年。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和传媒业的进一步壮大,使传播学作为一门“显学”的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者与传媒业的密切互动、国内与国际的频繁交流,则使2002年的传播学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一年里,中国传播学会(全称: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的成立,为中国传播学界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交流和合作平台;同时,中国传播学  相似文献   

10.
晓月 《新闻实践》2006,(8):51-51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雯主讲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编辑”,是我国新闻编辑学唯一的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近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我国目前20万新闻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出自新闻院校,今天的新闻专业学生,是明天新闻队伍的后备军。如何优化这支“兵源”,已越来越为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有识之士重视。今年9月9日,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主持召开的首次“首都新闻教育座谈会”上,记协、新华社新闻培训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中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新闻系和中央民族学院汉语系新闻专业  相似文献   

12.
艾历克斯S.艾德斯坦博士系美国华盛顿大学传播学教授和“国际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艾德斯坦曾执教于欧、亚洲大部分国家,并以访问学者身份曾在香港中文大学“胡文虎传播研究基金会”担任传播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大众传播学概论》、《传播与决策的用途》和《信息社会:日本、美国经验比较》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月16日,教育部社科委新闻传播学十二五战略规划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根据教育部社科司和社会科学委员会的要求,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主办,学部新闻传播学组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承办的。在开幕式上,学部召集人、原山东大学校长曾繁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启正院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卓有成效的传播学界盛会1999年10月15日,由北京广播学院中加信息传播研究中心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和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面向ZI世纪的传播学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这次研讨会旨在交流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掌握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走向,加强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推进我国传播学研究和传播学的学科建设。这次会议的主题为“面向周世纪的传播学研究”,研讨范围包括: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当前热点和发展走向,以及美加传播学研究的回顾、理论流派与前沿课题等。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国…  相似文献   

15.
常江,现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深圳大学数字媒体文化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新闻学、数字媒体文化研究等。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于2011年获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并进入学术界。曾为美国西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于瑞士日内瓦大学社会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在加入深圳大学以前,曾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年成为硕士生导师,2017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6.
张志安 《青年记者》2017,(13):60-62
2016年,在中国新闻史学会的支持下,二级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成立,目的是“繁荣新闻实务研究、促进应用传播发展”.2016年8月,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常委理事会和学术年会.2017年3月,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主办、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了新闻传播实务教学论坛,论坛的主题英文翻译成“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也是学中做,这个翻译特别契合新闻传播实务教育的精神和逻辑.媒介融合变革的语境下,新闻传播实务教学如何改革创新,我有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闻爱好者》2011,(17):27
孟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省部级新闻发布评估组组长,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建在新闻传播、广播电视、视觉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风雨历程。随着对西方传播学研究成果的借鉴吸收,传播国际化、本土化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借法国著名传播学者马特拉教授访华之机,北京广播学院主办了“面向21世纪中法国际传播学研讨会”,试图就传播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与国际一流学者实现对话与交流。本次研讨会于2000年3月12日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会议主题为“传播国际化的由来、传播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抵抗与传播国际化的挑战”。与会人士包括法国巴黎第11大学传播学教授马特拉先生和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11月 1日至 2日 ,第四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新闻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以及湖南社会心理学会联合举办。参加会议的研究者共 4 0余人 ,有北京广播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 2 1所高等院校 (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专业 )的研究人员 ;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学者 ;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新闻媒…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庆光教授撰写的《传播学教程》一书,去年年底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35.1万字。 该书系国家教育部“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作者曾东渡日本留学多年,专攻新闻与传播学,因而使本书有不少新内容、新观点和新方法。该书的写作宗旨是: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原理,阐释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最新成果,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及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领域中的主要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