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穆青以人物报道而著称。他的人物通讯集《十个共产党员》①收录了他在不同时期采写的人物报道,堪称传世佳作。“工人的旗帜”赵占魁,是穆青刚到延安《解放日报》工作不久采写的一个典型人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穆青人物报道中影响最大的一篇;“铁人”王进喜、“  相似文献   

2.
日本有一句古谚说得好“:缺乏知识就无法思考,缺乏思考也就不会再有知识。”2006年1月26日《新华日报》B1版头条,刊发笔者采写的《“板凳会议”:老百姓身边的议事会》,首次全面地介绍了江苏省泰州市开展基层民主议事会的新闻。新华社领导看到报道后,觉得这些载体鲜活地反映了江  相似文献   

3.
近期,笔者在一省级党报上阅读几篇大手笔、大篇幅的人物通讯时,发现有许多著名人物的姓名搞错了,令人遗憾.《张力雄:力克百战方为雄》一文中提到:“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怀周”,“寻怀周”应为“寻淮洲”,“怀”与“淮”是同音,但在人物的姓名中,不可乱改.《毛华清:一辈子庄户味儿的老红军》一文有:“遇到红军时期的老战友,山东军团政治部主任萧华”字样.“萧华”应为“肖华”,肖华是我军的著名将领,是《长征组歌》的作者.“肖”与“萧”也是同音,但在人物姓氏用字上不可替代.对于著名人物的姓氏用字,更应准确、严谨.  相似文献   

4.
国家级政府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民百杯”1996年度广播新闻奖和广播社教节目奖评奖会,7月10日至17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评委会本着把握导向、坚持标准的原则,经过认真审听、民主评议和投票,评选出了各类奖项的获奖作品.中央台的短消息《县委书记给种粮大户送保护匾》、山东曲的系列报道《新时期共同致富的带头人——王廷江》、河北白的新闻专题《邹竞代表的眼泪》等24个节目获得广播新闻奖一等奖;甘肃白的经济节目《荒漠的曙光——沙产业》、新疆台的板块节目《生活大世界》、国际台的时事报道《五国首脑相聚上海,信任协定意…  相似文献   

5.
《平顶山矿工报》的“人物写真”栏多次受到省评读委员会的好评,说这些人物写得活、立得起、有深度、有高度,把报道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人物写真”栏是《平顶山矿工报》新闻版的固定专栏,今年推出以来,已报道30多个典型人物。作为版面编辑,我在约稿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便是“新闻细节”。细节是新闻作品中使用最生动、最典型、最具体也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新闻事实。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一、新闻细节在人物写真中的作用第一,彰显人物特…  相似文献   

6.
朱清河  李靖 《当代传播》2008,(6):106-107
《南方人物周刊》的成功,不但给人物类期刊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且也给传统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它的“典型”人物报道不同于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因此称之为非典型性典型人物报道。本文从该刊“典型”人物报道的人物选取多元化、文本表述多样性、专题报道整合性等的角度来阐释这种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方式的新景观,力图为传统典型报道改进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美国报纸讣闻报道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珍 《今传媒》2006,(6):25-26
讣闻报道在西方是报纸的重要内容,报社和读者都十分重视讣闻版。《纽约时报》老记者理查德的《报纸档案》一书中说:“讣闻报道是《纽约时报》最重要的报道内容之一,公众对这类报道有着非同寻常的兴趣。因此编辑们对此高度重视,有时连发行人也会亲自过问。讣闻报道的写作,或长或短,实际上都是对死者生平及形象的描述,它们所组成的版面往往是《纽约时报》中最引人入胜的版面。”①美国讣闻报道不仅受到极大重视,也随着美国社会和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既有重要人物也有普通人的故事,从报道对象范…  相似文献   

8.
我的自述体文章“古稀之年换肾记”,先是在2001.6月号《人物》杂志发表,人民日报社的《市场报》“健康导刊”周刊从6月22日起又分三期全文转载,还分别配了两篇短文:“信心是最重要的”、“生命是最顽强的”,并派专人来照了相。这三期文章还先后上了人民网。紧接着。6月28日《光明日报》主办的《文摘报》以一整版篇幅摘发了《人物》所登文章。事隔近两个月,到8月9日《沈阳日报》也以大半版篇幅摘要转载了《人物》文章。《人  相似文献   

9.
司彦文 《军事记者》2006,(10):13-14
海军“哈尔滨”舰主机技师兼燃气轮机班班长朱桂全的典型报道,在军报赵险峰副总编指导下,由我和军事部主任李选清、编辑徐双喜等共同担纲完成,于七八月间陆续推出,受到了各方面好评。首篇人物通讯《朱桂全:好一个专家士官》与接下来的“朱桂全告诉中国士兵什么”系列报道:《一支军队的转型与一名士兵的重塑》、《一支军队的使命与一名士兵的担承》、《一支军队的辉煌与一名士兵的奉献》,均被评为好稿。“专家士官”朱桂全,是新军事变革大潮中的“弄潮儿”。写好这个人物的关键,是把他的事迹放到我军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下去解析,让人物的性格在…  相似文献   

10.
陈卓琼 《青年记者》2017,(12):59-60
1995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创办“冰点”栏目,其人物报道从这时开始在特稿版以一整版的形式出现,成为《中国青年报》“站在社会进步潮头”的代表,第一篇人物特稿《北京最后的粪桶》就出现在这个时期.2004年6月,“冰点”改为《冰点》周刊,扩大到四个版面,分别是《冰点·特稿》《冰点·文化》《冰点·探索(科学)》《冰点·人物》.如今《中国青年报》的人物通讯主要由两大块组成,一个是每周三报纸第10版的《冰点·人物》专版,在该版的头版位置写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文章字数大多为2000~3500字.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一声“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 ,《东方时空》的子栏目《东方之子》报道了2000多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优秀分子。它一反过去人物报道以介绍事迹为主的报道方式 ,通过主持人的现场访谈 ,让人物与观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直接地、面对面地、近距离地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袒露自己的思想 ,表达自己的主张 ,张扬自己的个性”① ,这种方式灵活、自由 ,更便于探索人物心灵世界的方方面面 ,既突出了人物的先进性、独特性 ,又显示了人物的丰富性、多面性。这就使《东方之子》在人物报道的视角上突破了过去的模式 ,体现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孝感报》政文版在版面安排上十分注意处理好严肃和活泼的辩证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故事化的方针。故事化就离不开通讯体裁,尤其是人物通讯。政文版平时编发了大量通讯,起到了一定的典型引路的作用。然而,以往的典型人物通讯多数偏长,这是由于作者和编者在思想观念上把人物通讯和“人物传记”划等号,把“典型报道”和“大型报道”划等号;一提笔写典型人物通讯就追求“高大全”。当编者开始探索典型人物通讯微型化时,经常遇到来自作者的种种责难:“一个先进人物是十天半月能成长起来的吗?”“一个典型人物能靠一两件事立起来吗?”等等。面对诸多责难,我们坚持考虑以下实际情况:一、我们是一张地区小报,周期长、版面挤;二、我们报道的人物就出在一个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6月15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周报《南方周末》迈出了构建“南方周末报系”的重要一步:其旗下新锐杂志《南方人物周干彩宣布正式创刊。妁萄方人物周于岈是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南方周末报社主办的综合性新闻类周刊,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宗旨,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出人类的向善力量和深邃驳杂的人性魅力的人”。为历史豳存一份关于当代中国人的记录底稿。《:南方人物周千崂报道领域涵盖新闻人物、公众人物和民间人物,占领中国广大城市家庭的阅读视野。据《南方日捞《南方人物周刊》创…  相似文献   

14.
姜依文 《新闻界》2000,(4):25-27
春来秋往 ,岁月匆匆。伴随着一声“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 ,《东方时空》的子栏目《东方之子》如今已报道了2000多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优秀分子。它一反过去人物报道以介绍事迹为主的方式 ,通过主持人的现场访谈 ,让人物与观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直接地、面对面地、近距离地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袒露自己的思想 ,表达自己的主张 ,张扬自己的个性”① ,这种方式灵活、自由 ,更便于探索人物心灵世界的方方面面 ,既突出了人物的先进性、独特性 ,又显示了人物的丰富性、多面性。这就使《东方之子》在人物报道的视角上突破了过去…  相似文献   

15.
让时代凯歌响彻云霄———试论一年多来人物宣传新突破近一年多来,中国新闻界在人物宣传上非常活跃,人物宣传的东风强劲而持续————孔繁森、徐洪刚、李国安、李润五、曹克明、李素丽、徐虎、王廷江、马恩华、吴天祥、张金垠……一个个英雄模范光彩照人,他们高唱时代...  相似文献   

16.
人物通讯是对“新闻人物”的报道。“新闻人物”则是典型性、新鲜性、个性显著的人物。 典型性使“新闻人物”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趋势,反映了时代精神。正如穆青所说,“人物通讯贵在表现时代精神,难在预示历史趋势。”以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见穆青《十个共产党员》)为例,文中的吴吉昌在“文革”中的遭遇,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他是一个共产党员,却在“文革”中被视为  相似文献   

17.
刘娜 《中国地市报人》2012,(12):124-125
《南阳晚报》新闻专栏“独家·讲述”,因挖掘出一位位鲜活的南阳本土人物,备受读者欢迎。这些非传统意义上典型人物的报道,因彰显了小人物的大精神,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小温暖中的大意义,开创了都市报非典型性人物报道的新景观。作为“独家·讲述”的专栏记者,本文从如何“抓住人物底色,写出读者共鸣”,浅谈非典型性人物写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人物通讯是一种真实、及时地报道先进人物的事迹,并深刻揭示他们精神境界的新闻文体。 真实,是人物通讯的“生命”,也是对人物通讯作者的基本要求。 那么,人物通讯怎样才能使它有“生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我以为,必须做到不夸张,不溢美,既入情又入理,方能令人可信可亲。 在1991年度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评选中,我与他人合作的人物通讯《女儿情》荣获一等奖。获此殊荣,始料未及。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篇通讯除了  相似文献   

19.
<正>中宣部在2022年只发布了两个“时代楷模”,一个是集体,另一个就是钱海军。可见钱海军在2022年人物报道中的重要性。笔者采写的《“时代楷模”钱海军老式手机里的50条短信》一稿获得了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和钱海军这个人物的重要性有关,也和笔者对他多年的跟踪采访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不能不报道人物。传播学者威廉·大卫、斯隆在其著作《最佳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说:“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最无生气的题目才会显得重要。”体育新闻作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特殊门类,更离不开人物报道。作为一名体育专业报国际足球采编人员,笔者对体育新闻中的人物报道, 尤其是欧洲足球联赛的人物报道积累了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