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拿回无罪判决书的路上,汪庆把车开得很慢,“总共两公里的路,走了起码两个小时。”他不时把车停在路边,掏出判决书再看一遍,看着看着就泪如泉涌。为了这个判决,他在1988年出狱后已经申诉了10年  相似文献   

2.
陈白尘     
戏剧家陈白尘,原名陈增鸿,1908年3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清河县(今淮安市区)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幼年人私塾读书,1923年考入爱国教育家李更生主持的成志中学,开始以白话文写作并向报刊投稿。1926年,考入上海文科专科学校.第二年秋转学于上海艺术大学,追随田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对戏剧发生了浓烈兴趣”,成为南国社重要骨干。1932年,在家乡淮阴参加中共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继而参加共青团,任共青团淮盐特委机关秘书。同年9月在淮阴被捕。1933年春被国民党判刑并监禁在镇江监狱。他在狱中秘密写作,向“左翼作家联盟”影响下的刊物投稿。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做“亭子间作家”约两年,从事《石达开的末路》、《恭喜发财》、《太平天国》等多幕剧的写作。  相似文献   

3.
曾经被当地人戏称为“孙大牛”的孙大午又有了新的事业。 有人说,2003年那场风波后.孙大午把自己的精神空间退回到他的“大午城”保护起来。其实,“大午城”并不是他真正的精神归宿。他真正感受到安全、精神得到归隐的地方,是22.5公里之外的一座山——“釜山”。出狱后的几年来.他不单在这里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同时还为他自己和企业收获了“和谐”。  相似文献   

4.
好消息     
50年内癌症像糖尿病易于控制英国“癌症研究运动”专家麦克维教授预测,到2050年,虽然总体上可能仍无法完全治愈癌症,但科学家们将在抗癌之战中获胜,届时癌症“像今天的糖尿病一样易于控制”。他认为,目前人类正处于一轮“基因革命”的前夜,革命将产生一系列新的、有效的癌症疗法,令癌症治愈率的大幅攀升。因此人们完会有理由相信,在2050年,英国癌症治愈率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5.
莫里哀(1622—1673)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莫里哀的父亲是巴黎的装设商,父亲希望他继承商业,可儿子却对戏剧发生了兴趣。1643年,他组织了“光耀剧团”,由于缺乏经验,剧团经营惨淡,负债累累,被捕入狱。父亲替他还清债务,把他营救出狱。1645年至1648年,莫里哀加入另一剧团,  相似文献   

6.
叶挺将军,从我少年时代起,在我脑海里就一直镌刻着这个闪闪发光的名字。他的事迹象神话,流传民间。叶将军冤狱五年,这不平常的岁月,丝毫没有减退他坚韧不拔的英雄性格。叶挺将军出狱第四天,我在笼罩着白色恐怖的重庆,会见了他。那天早晨——一九四六年三月八号,我遵照有关同志头天晚上的约定,来到重庆中三路二六三号中共代表团。我在门前停立片刻,便拾级而上。满墙红绿色的“欢迎叶挺将军出狱”的大字标语,多采多姿,使我分享了革命队伍中无限温暖和无限幸福! 登上台阶,往左一拐,约摸走过十五米左右的距离,就来至楼前。一位值勤同志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叶将军昨夜四点才睡,请等一会再来吧!”我连忙说:  相似文献   

7.
陆定一长期担任中宣部长,平时很严肃,许多人都觉得他是很“左”的。从“文革”开始,他坐了13年牢,受尽折磨。当他出狱时,下属去看望他,他十分感慨地说:过去拼命地紧跟主席的思想,但是怎么跟也跟不上呀!他还对整错的同志,表示歉意。当时还有些动情。 陆定一1906生于无锡,19岁在五卅运动的波涛中,参加共青团和共产党,从此成为一名职业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2006年,网络上最热闹的事件恐怕要数“韩白之争”了。争论双方都是当今文坛颇有影响的人物,一方是“80后”中的明星作家韩寒,一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白烨先生。论战起因是白烨写了一篇《80后的现状与未来》的评论,始发于《长城》杂志2005年第6期,后搁入白烨建于新浪网的名人博客,文章认为,“80后”作家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票友”,尚未进入文坛,因为他们很少在文学期刊上亮相。该文一出,立即引起“80后”作家韩寒的强烈反应,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了一篇题为《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的文章,对当…  相似文献   

9.
吴心海先生的《故纸求真》,汇集了作者在过去七八年间,考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若干作家、作品和文坛事件的成果。 该书分为“发现”“颠覆”“求实”三辑,共收集了14篇文章。所谓“发现”,就是把现代文学史上湮没无闻但值得研究的作家、作品及相关事件发掘出来;“颠覆”,就是重新探讨现代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一些作家、作品和论争;“求实”,就是对现代文学史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发现”(质疑的未必全是发现)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这是前两年的事。一次,著名老作家管桦的大儿子鲍河扬(原作鲍柯扬,中年作家)来我家串门,聊天中,谈到了他的人生经历。他说:“我真倒霉,不幸的事儿都叫我赶上了。”他说到“文革”时因反“四人帮”而被关进监狱,吃了不少苦;后来,家庭生活又不幸……我说:“这对一般人来说,确实是不幸的,但对你这样一个立志搞文学  相似文献   

11.
家父赵家璧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收藏的名人和作家来信,在“文革”期间,除了鲁迅的信被造反派勒令上交之外,其他作家和名人给他的约六七百封信都不知去向了。“文革”结束后,他所属的上海文艺出版社人事科的干部,却退还给他两包信,其中一包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教育局局长,实质上是国民党文化特务头子——潘公展给他的两封信。信纸、信封都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12.
1938年4月,茅盾先生创办的《文艺阵地》在广州出版,成为抗战期间影响最大的刊物之一。同年末梢,茅公赴新疆讲学,刊物由出狱不久的楼适夷同志接办。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地承担着这项重任,直至1940年第5卷,封面上才印出“茅盾、适夷主编”的字样,从此我才知道适夷并非一个普普通通的作家。 1942年,我在桂林读了适夷同志刚从日文转译的阿·托尔斯泰的《彼得大帝》第一部,感到很大的兴趣。凑巧从苏联杂志上发现谢列布良斯基一篇相关的评论,称颂该书是“苏联文学中头一部真实的历史小说”。文章不长,但立论剀切中肯,正合我意。我顺手把它翻译过来,发表在秦似和伍孟昌合编的  相似文献   

13.
1994年8月,广东作家协会高 薪聘养作家活动终于张榜揭 晓:陈染、杨雪萍、商河、梁凤莲、韩东等八位被评委们称为“颇具创作潜质”的青年作家。从此,他们获得了潜心创作的充分保障,两年内再不用为“谋生与写作二者不可得兼”而一筹莫展了。 虽然“中榜”者不多,寓意却不寻常。广东作协的这一举措,被著名作家、天津市作协主席蒋子龙誉为“壮举”。他认为这件事“对中国文化界造成的形响,绝不弱于广东经济起飞对内地的冲击,它将像鲁迅自费为青年作家出书一样,在中国  相似文献   

14.
他被冠以“当代最优秀的华语小说家”之名而介绍进大陆,尽管仅有两本他的“非代表作”在大陆出版,尽管了解他及其作品的人少之又少,台湾作家张大春两次携新书到来,却都能引来众多追随者  相似文献   

15.
不开口,不露面,不接受采访。柯云路在自己推出的“当代华佗”胡万林被拘捕后,神秘地隐声匿迹,任凭舆论沸沸扬扬、媒体围追敲打,几次声明也全由夫人代言。柯云路为什么不说话?柯云路与胡万林到底是什么关系?柯云路为什么突然从文学创作转向所谓生命科学?柯云路对使他声名扫地的那本书以及胡万林被捕事件作何评价?……最近,柯云路以“报道失实”为由,起诉《羊城晚报》和《文摘报》。据最新消息说,他的起诉已被驳回。本刊记者近日独家采访了这位倍受争议的作家,这也是他在胡万林事件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首次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16.
邹鹏 《兰台内外》2007,(5):51-51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中美作家会议。在闭会后的酒席上。两国作家喝了一些茅台酒,兴致盎然。酒席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让我国著名作家蒋子龙猜个谜语,并“吹嘘”说:“这个谜语我讲了20年,没有一个人猜得破。”蒋子龙也对他“吹牛”说:“我从3岁就开始猜谜语,还没有碰到猜不破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冰心 《湖北档案》2016,(11):39-40
我和郭小川熟悉,是1955年他在中国作协当党组副书记的时候.我们曾一同参加过1958年8月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他似乎从来没有称呼我“同志”,只叫“谢大姐”.我对他也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地爱怜.我觉得他在同时代的作家群中,特别显得年轻、活泼、多产,才华横溢.关于他的诗作,读者们早有定论.关于新诗,我又早已是个“落伍者”,在此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讲些我和他两人之间的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18.
著名作家王蒙,不久前在广东中山大学就中国当代文学问题进行演讲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然后自问自答道:“就是因为作家自杀的太少了。”为什么自杀率越高就越容易出伟大作家呢?王蒙给出了两条原因:一是“创新就像一条‘狼’一样追着我们”;二是“精英意识会让人走向孤独”。这两点,都会让作家感到痛苦和压力。王蒙先生的结论,当然带有一定的调侃意味。但他的两点解释,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近年来文学被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创新”这条“疯狗”的追逐下、在“精英意识”优越感的支配下,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有两个姓“村上”的人家喻户晓;一个是作家,叫村上春树;另一个还是作家,他的名字叫村上龙。村上春树笔法细腻,以写情见长;而村上龙则迥然不同,他是以笔法老练、泼辣,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扬名日本文坛的。村上龙个性豪放不羁,他的经历颇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五位青年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白莽)、冯铿(岭梅)、李伟森(求实),在1931年1月中旬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与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联合行动队逮捕,2月7日被杀害于龙华。对于这一事件,国民党当局严格封锁消息。但是,这五位青年作家是许多读者所熟知的,他们的“失踪”,引起了人们的猜测,有的小报还报道了“某作家被捕”一类的传闻,却谁也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