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课程建设,因而课程改革始终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同阶段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并对各阶段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进行总结评述,以期准确地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笔者结合我区职业教育的实际,从教育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对本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后认为,我们应积极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以利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一大批经济建设的实用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影响和推动着职业教育的调整、改革和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和保证。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了解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把握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内涵、掌握职业教育学生水平的现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报告立足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新时期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 ,以自治区教育发展现状为背景 ,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了新时期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 ,提出了我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及各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门类,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发展缓慢,至今尚未形成体系。这固然与国人鄙视职业教育传统观念、政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为不到位有直接关系,但我认为,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欠缺也有一定关系。以199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契机,以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为标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前,发展高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教育战线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立足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建设任务和发展目标,在质量与内涵方面扎实推进,创造佳绩。  相似文献   

7.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强化职业教育特点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实证研究角度证明:传统的高职英语课程建设模式问题突出,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徐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徐州职业教育发展的立根之基。作为江苏的职教大市,徐州一直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重视现代职业教育体制建设。在研究过程中,对近15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与研究,以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调研了徐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现状和盲区。通过主观重视,重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念,营造积极氛围;把握政府引导机制,准确定位,合理布局,抓住制度和机制创新;建立评价考核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专业调整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工作;信息共享,多元合作,建立沟通交流渠道;多方布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对外合作;构建终身学习机制,完善保障制度,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等思路与对策加快建设徐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活力因素。所以,加快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自明。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为我们加快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法律保障。当前,我们需要做到“三个并重”:职业教育政策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并重;职业教育发展体量与质量并重;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  相似文献   

10.
论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工作朝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建设具有现实的基础与可借鉴的经验,需要在开展高校学生工作学科化建设、工作队伍完全职业化建设、改革与发展学生工作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质量不断提高,一个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本文从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正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加强合作,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六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发展与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模式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引领当今和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笔者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改思路在广告专业实用宣传品设计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探索和实践,现对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的思路、方法、收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续课程改革的深入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实践技能培养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办有特色的高职教育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能否办出特色,取决于它是否能够紧密围绕社会发展需要,依托优势学科,拓展专业领域,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专业设置要以职业实践分析为基础;培养目标要以职业实践能力为本位;课程设置要以职业实践为核心;教学方法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中心;考核要以职业资格的获得为标准。为此,一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二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三要强化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四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五要建立与职业资格相对的教学体系。西南地区高职院校应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指针,积极探索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路。一是完善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二是优化课程结构,进行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整合;三是重视高职高专专业教材建设;四是完善教学管理,确保专业教学的质量;五是改革考试方法,推进教学改革;六是以技能比赛形式促进技能教学;七是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奠基工程 ,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90年代以来 ,我区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方针、政策 ,基础教育在办学规模、条件和入学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今后我区基础教育的改革应针对在“普九”达标、教育观念、教学改革、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着的问题深化改革 ,使我区的基础教育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在进入大规模发展和改革后,提出了不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相关政策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的研究与分析,发现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在具体实施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建议;指出政策的导向,作为政府以后制定政策的理论基础;加快解决职业教育经费筹集问题,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职业教育注重社会合作,紧密联系企业;施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并不断完善职后培训;紧密联系市场设置职校专业;注重培养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构建了普职衔接的立交桥,形成了学历文凭与技能证书互认的培养机制,并具有一定的技能发展基金。这些特点,在适应与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新加坡的现代化建设,也为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关系从相对独立到注重沟通衔接再到重视统筹协调、协同创新。当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发展尚存在一定问题:终身学习通道尚未完全打通,职普结构调整尚未完全实现,继续教育的桥梁纽带作用尚未完全发挥,需要从提高统筹发展的理性认知、推进关键环节的制度建设与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以及加快建设统筹发展新阵地等方面推动“三教”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教育事业面临新机遇和挑战,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重要文件,为我国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开启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继续教育是服务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教育类型,也是新时期增强人力资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报告概述了课题组开展继续教育调查研究的主要情况和阶段性成果,在研究分析当前我区各类继续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于培养职业型技术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而基于任务式的项目化教学是当前高校职业教育的重点改革方向。本文根据项目化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现状,提出新时期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的优化改革措施,以期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效益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