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诗在宋代的接受与宋代的诗学思想有着紧密关联,诗学思想与人格境界之"平淡"追求,深深的影响了柳宗元诗歌在宋代的传播过程。宋代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主要从"陶柳"诗风异同论、"韩柳"诗风不同论、柳诗深得"骚学"论等三条路径展开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柳宗元的人品与诗品入手,既指出柳诗与陶诗相同的一面,又着重论述了柳诗与陶诗相异的一面。作者认为,柳宗元诗的平淡、清雅、冷峻、简古,已为古今学者所共识,但仅是其外在表现;而深沉、奇绝、峭拔、绵密,却是柳宗元赖以与其他诗人相区别的本质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中、晚唐和五代而言,宋人在接受柳宗元的方法论上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在散文领域,由晚唐的韩、柳并提之法拓展到韩、柳、欧、苏同流的文章四大家之说。其二,在诗歌领域,柳诗第一次被发现和大规模接受,分别形成了诗学史上的陶、柳和韦、柳之论。其三,在唐代知人论世之法的基础上,欧阳修把他作为自己穷而后工理论的践行者。其四,柳诗的第一读者苏轼开创了著名的删诗之法。上述四个方面,给后人接受柳宗元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具有各自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文市镇昭仪村花石岩有署名为柳宗元的《花石岩》石刻诗。《灌阳县志》载明《花石岩》诗为柳诗;花石岩留存柳宗元《花石岩》诗;柳宗元在任永州司马期间当到过花石岩,《花石岩》诗是为柳宗元所作。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以为数不多的诗而在学史上自成一家,对柳宗元诗的艺术风格似乎已有定评,如近年来通行的几种学史,都用“冷峭简淡”、“清峻简洁”等作柳诗的考语;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宋代以来影响最大的却是苏轼关于柳诗“枯淡”的评论。章着重探讨这两种不同评论如何产生,以及如何看待这二之间的矛盾,并由此引发对如何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作家艺术风格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柳宗元诗歌的研究引起重视,发表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批柳诗选本,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热潮。对柳宗元某些诗作的主旨及手法仍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笔者以《笼鹰词》、《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南涧中题》、《元暠师诗》等为例,逐一作出阐析,以求领悟柳诗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柳宗元诗歌的研究引起重视,发表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批柳诗选本,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热潮。对柳宗元某些诗作的主旨及手法仍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笔者以《笼鹰词》、《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南涧中题》、《元暠师诗》等为例,逐一作出阐析,以求领悟柳诗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罗小芳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19-21,36
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柳宗元柳州诗歌意象的认知结构,认为柳宗元柳州诗歌主要采用了路径图式和容器图式两种意象图式类型,这与柳宗元自身的贬谪经历和滞留柳州的生活有关。赴柳诗以路径图式为主,居柳诗则容器图式、路径图式交相而出;两种图式的结合方式,承载着柳宗元贬谪柳州时痛苦、绝望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的种柳诗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散文写得好,诗也写得很好。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后,经常在自己的临江花园里种植柳树,他有一个叫吕温的朋友便写了一首诗来开他的玩笑: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馆依然在,千柳柳拂天。  相似文献   

10.
在统计柳诗现存数量的基础上,根据诗中人物、地点、景物的分析,我们认为《摘樱桃赠元居士时在望仙亭南楼与朱道士同处》一诗,非柳宗元所作。另对(明)隆庆《永州府志》所载柳诗《忆全正上人》进行考证,也非柳作。  相似文献   

11.
苏轼对梅尧臣钦佩有加.他对梅尧臣诗歌接受主要体现在对梅尧臣艺术观念及美学风貌的继承上.具体说,他承续着梅尧臣诗画统一论及诗歌平淡美学旨趣,并使之升华、完备从而形成了更确切的理论,在接受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宋代诗歌美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庭坚承传了柳开、苏轼等关于柳宗元与韩愈、陶渊明同流的观点,进一部巩固了柳宗元的地位;他在“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理论的指导下,表现出对柳宗元诗歌的全面接受;儒学复兴和文学复古的时代大环境及其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平淡的审美趣味是黄庭坚接受柳宗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诗现存 3首五言排律 ,另有 3首近于五言排律。其五言排律的创作有彼此争竞、显露才气的因素 ,其表达方式以描写和叙述为主。中唐五言排律的创作 ,与创作者被贬之初的心态有一定关系。柳宗元的五排虽数量甚少 ,但却证明柳诗并非都学盛唐 ,他也是“元和体”的创作者之一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是我国文学史享有崇高声誉的作家。现存《柳河东集》收有《古今诗》两卷,共一百六十二首。这些诗大都作于被贬以后,穷态极妍,造诣甚深,有着独特的艺术成就。本文拟就柳诗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是柳宗元的重要代表作,但其中"化身"之说历来的诗评家、注释家或避略不言,或语焉不详。本文从佛经中求得"化身"的确切含义,以之揆度柳诗,果使其诗意豁而显之。  相似文献   

16.
茅坤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地位特殊,是柳宗元文章地位奠定的关键人物。茅坤与柳宗元有相似的经历,对柳宗元能做出较客观评价。茅坤在韩柳问题上,能客观地评价柳宗元文章的地位,韩柳并称,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虽是协作者,但其成就与韩愈一样,在山水游记上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茅坤认为柳宗元是自古以来山水游记文章做得最好的文人,永州和柳州的山水与柳宗元的遭遇相结合,形成了柳宗元的游记文章,“公与山川两相遭”。茅坤还指出,柳宗元的文章是“谷风凄雨四至”,有风骚之旨。茅坤真正发现了柳宗元文章的价值,真正认识到柳宗元山水游记文章的地位,这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手捧杨再喜博士的大作,就着书页散发的清幽墨香,在一种敬佩与感喟中,我用心地读完了杨再喜博士的《唐宋柳宗元传播接受史研究》。杨再喜博士多年来勤奋研读古代文学原典,在寂寞的书斋坚持笔耕不缀,尤其对柳宗元感受颇深,研究上也用力最深,笔耕最勤,发表了一系列柳宗元的研究成果,主持了多项有关柳宗元的研究课题。今日大作出版,可谓功到自然成,正是其感悟柳宗元千年寂寞情怀,产生心灵共鸣之后的用心之作。  相似文献   

18.
元和十年(815)正月,柳宗元奉诏北上,写上<界围岩水帘>诗,五月赴任柳州,写有<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诗,陶醉于人间仙境,没有流露出哀怨之音,成为柳诗创作中的一个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9.
杜牧在晚唐柳宗元的接受处于低谷的时候,唱出了"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的诗句。共鸣理论认为,当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的审美契合度越高时,共鸣效应越大,文学接受越易发生。由于杜牧在自身气质、政治热情、文学创作及情感经历上与柳宗元存在高度的契合,所以也对柳宗元诗文的共鸣要多于他人。这是杜牧欣赏接受柳宗元不可忽视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论评史上,形成了三个主要接受维面:一是对其诗作风格进行深入探析;二是从其生活遭遇、思想等方面切入论评,知人论诗;三是将其与韦应物、韩愈等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批评。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合,构成较为完善的柳宗元诗歌接受系统,使柳宗元诗歌研究不断走向全面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