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本文发现了在氨性介质中,痕量铜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溴甲酚紫褪色的指示反应.研究了催化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2.75×10~(-9)g/ml,测定范围0.2—1.0μgCu(Ⅱ)/26ml,用于测定人发中的Cu(Ⅱ),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合成的显色剂(3,4一亚甲二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缩写PTSC)与Cu(Ⅱ)的显色反应,且PTSC与Cu(Ⅱ)形成1:1的黄色配合物在λmax=39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7.2×10~4,铜量在0~20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适用于矿样中低含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催化动力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NaHCO3-NaOH介质中,Cu(Ⅱ)催化H2O2氧化溴甲酚紫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起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Cu(Ⅱ)的新方法。该法线性范围为0.8~7.2ng/ml,检测限为0.58ng/ml,用于头发、铁矿、自来水中痕量铜的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N-辛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是新合成的一种显色剂,该试剂极易溶于水而形成无色溶液。在PH3。6-5.2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试剂与铜(Ⅱ)形成一种稳定的蓝色水溶性配合物,其组成比为Cu(Ⅱ):PT=1:3,配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301.4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301.4)=1.82×10~5L·mol~(-1)·cm~(-1)·Cu(Ⅱ)在0-10μg/25ml服从比耳定律,相关系数γ=0.9996,方法的检出限为3.85×10~(-9)g/ml。本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将该法不经分离直接应用于合金钢和生物制品中微量铜的测定,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新显色剂CTZAPN与铜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新显色剂2-(5-羟基-1,3,4-三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CTZAPN)与Cu(Ⅱ)的显色反应的条件。Cu(Ⅱ)在pH7.0的NH_4Ac缓冲溶液中与CTZAPN形成稳定的组成比为1:2的紫红色络合物,λ_(max)=540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46×10~4L·mol~(-1)·cm~(-1)。Cu(Ⅱ)在0~0.8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所拟方法直接用于镁合金和铝合金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铜阻抑过硫酸钾氧化甲基红褪色反应;应用动力学光度法原理测定铜条件.试验表明,在酸性介质中,其体系灵敏度提高,建立了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铜最佳测定条件,即过硫酸钾溶液(0.01mol/ml)7ml;无水乙醇6ml:磷酸溶液(1mol/L)0.5ml:甲基红溶液(0.5mmol/L)5ml,其检出限量为8.349×10~(12)g/mL:线性范围0.01—0.08μg/25ml.方法选择性高,一定量的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可用于测定发样、水样和豆样中的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叔丁醇-硫酸铵-铜试剂体系中Cu(Ⅱ)、Al(Ⅲ)的萃取分离行为.作为萃取剂的叔丁醇,能萃取并溶解Cu(Ⅱ)与铜试剂形成的螯合物,萃取后的Cu(Ⅱ)可以直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8.
在pH为9.0的NH4Cl-NH3.H2O缓冲介质中,研究了Cu(Ⅱ)-苯基荧光酮(PF)-Triton X-100析相体系的最佳显色条件及其吸收光谱的分析特性.结果表明,Cu(Ⅱ)-PF-Triton X-100胶束溶液在95℃下加热1 h,配合物即被Triton X-100相完全富集,其最大吸收峰为546 nm,铜含量在0.5~8μg/5ml,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4.7×104L.mol-1.cm-1;并尝试以氟化钾、酒石酸钾钠、柠檬酸钠为掩蔽剂,应用于食品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元素Cu(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为6-7范围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水样中微量元素铜(Ⅱ)的含量.Cu(Ⅱ)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297×104L·md-1·cm-1,Cu(Ⅱ)含量在测定范围内服从朗伯比耳定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BSD=2.86%(n=7),回收率试验结果在98~102%之间.用于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新试剂5-呋喃亚甲基若丹宁(FR)与铜的显色反应,在冰乙酸介质中,乳化剂-OP存在下,FR与 Cu(Ⅱ)生成2:1的稳定络合物,λmax=440nm,ε=5.03×103 L·mol-1·cm-1.铜的含量在0~50μg/25mL内符合 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烟草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5—(4—氨基)亚甲基若丹宁光度法测定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试剂 5 -(4 -氨基 )亚甲基若丹宁 (ABR)与铜的显色反应 ,在 pH为 4 5的HAc -NaAc缓冲介质中 ,Tween -80存在下 ,ABR与Cu(Ⅱ)生成 2∶1的稳定络合物 ,λmax=5 0 0nm ,ε =1 64× 10 4 mol·L- 1 ·cm- 1 .铜的含量在 0~ 5 0 μg/2 5mL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用于烟草中微量铜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铜(Ⅱ)与邻羟基萘基荧光酮,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NH4Cl-NH3·H2O缓冲介质中在形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6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6×105l·mol-1·cm-1。Cu(Ⅱ)含量在0~4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配合物组成:Cu(Ⅱ):0-HNF为1:2。研究的新方法应用于标准岩石样品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铜(Ⅰ)和铜(Ⅱ)两系列卤化物的颜色及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存在两个系列的卤化物,即铜(Ⅰ)和铜(Ⅱ)卤化物。Cu(Ⅱ)系列卤化物的颜色是按:CuF_2(白)→CuCl_2(黄棕)→CuBr_2(黑)→CuI_2(不存在)顺序加深的。Cu(Ⅰ)系列卤化物的颜色则按CuF(红)→CuCl(无)→CuBr(无)→CuI(无)顺序变浅。离子极化对 Cu(Ⅱ)系列卤化物解释较为满意,但对 Cu(Ⅰ)系列卤化物  相似文献   

14.
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羧基化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MWCNT/CPE),并研究了Cu(II)-SPAPT络合物在该电极上的吸附伏安行为,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采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1 mol/L的HAc-NaAc(pH=4.0)中,于-400 mV处搅拌富集一定时间,从-400~600 mV范围内以250 mV/s的扫描速度线性扫描,络合物吸附在MWCNT/CPE表面,于66 m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其峰电流与Cu(Ⅱ)浓度在4×10-11 mol/L-8×10-9 mol/L和8×10-9 mol/L-1×10-7 mol/L范围内分两段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2.2×10-11 mol/L(富集时间240 s).同时,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应用于人发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显色剂4-(2-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简称TADMA)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3.20~5.10 HAc-NaAc缓冲介质中,TADMA与铜(Ⅱ)反应生成2:1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65×104L·mol-1·cm-1,铜(Ⅱ)浓度在0~0.42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直接用于铝合金和纯铝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痕量铜的新催化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铜(Ⅱ)催化双氧水氧化溴百里酚兰褪色的催化效应及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催化光度法.该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铜(Ⅱ)浓度0~0.5μg/25mL,检出限为0.009μg/25mL,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用于铝合金中痕量铜的测定,回收率为96.0%~98.3%.  相似文献   

17.
在表面活性剂Triton X-114存在下,利用Cu(Ⅱ)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5-Br-PADAP)反应生成疏水性配合物,建立了浊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方法.在pH=7的磷酸体系缓冲液中,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ax)=560nm,ε=2.7×105 L·mol5 L·mol(-1)·cm(-1)·cm(-1),测定铜的线性范围是0.01(-1),测定铜的线性范围是0.010.4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加标回收率在95%0.4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5%,加标回收率在95%102%之间.此法用于实际水样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叔丁醇-硫酸铵-铜试剂体系中Cu(Ⅱ)、Al(Ⅲ)的萃取分离行为。作为萃取剂的叔丁醇,能萃取并溶解Cu(Ⅱ)与铜试剂形成的螯合物,萃取后的Cu(Ⅱ)可以直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新试剂 1 (5硝基 2吡啶偶氮 ) 2 .7萘二酚 (5 NO2 PADN)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 )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Tween 80存在下 ,于 p H5.5~ 6.5HAc Na Ac缓冲溶液中 ,5 NO2 PADN与铜 ( )反应生成稳定的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 λmax=57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4.4× 1 0 4mol·L1·cm1。铜 ( )浓度在 0~ 7μg/ 1 0 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所拟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铜 (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基于Ag 催化过硫酸盐氧化铍试剂Ⅱ (C2 0 H2 1O15S4 N2 Na)的褪色反应及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测定痕量银的催化光度法 .该法检测范围为 0~ 4 μg/ 10ml的Ag ,检测下限为 0 .0 2 μg/ 10ml.经巯基棉分离富集 ,可用于合金及岩矿中痕量银的测定 ,回收率在 91.8%~ 10 4 %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