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这一,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发明了造纸、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步伐.其实我国也是世界上报纸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宋代就出现了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报纸--《邸报》,它是由官府主办的,用来抄写政府官文、臣民奏折、皇帝诏谕的抄本.后来在不同朝代被称为邸抄、阁抄、朝报、杂报、条报等,但这些报纸不具备现代报纸新闻时效性的特征、严格地说并不是真正的报纸,只是现代报纸的雏形.  相似文献   

2.
报海趣闻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中外新闻学学者公认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我国古代的邸报。在我国一些古代文献中,邸报也被称为邸钞、邸抄、阁钞、朝报、杂报、条报、钞报、状报、状、报状、除目、进奏院状、宫门钞、辕门钞、塘报、京报等。邸报是我国古代封建宫廷发行的官报。邸报的内容大致有:皇帝的起居言行和上谕、朝旨、诏书、法令,皇室动态,封建官吏的升黜,任免、赏罚、褒奖、贬斥等方面的消息,各级官吏的章奏疏表,偶尔也登载一些社会轶闻。邸报的读者最初是各级官吏,以后扩大到一般的文人墨客。据新闻史学者研究,我国邸报的出现不晚于唐朝唐…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闻”一词的由来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大约起始于唐朝,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邸报发表的内容要  相似文献   

4.
按照近代国际公法和惯例,建交国得相互遣使驻京,并觐见君主呈递国书。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拒绝各国公使驻京的要求。1861年,按照《北京条约》的规定,英法等国公使终于入驻北京,并请求觐见皇帝,但因咸丰皇帝未及回銮即病逝于热河而未能实现。同治皇帝年幼即位,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鉴于觐见礼仪有诸多不便,遂得暂缓。1872年同治皇帝亲政,各国公使即提出觐见要求。经总理衙门与之反复交涉,并征询京内外大臣  相似文献   

5.
政报,作为新闻传媒中一种特殊的载体,她是政令的荟萃、施政的传媒、政迹和历史的记录。 政报是传布政令的有力工具。早在奴隶社会后期即已萌芽。原始的政报是以刻在甲骨上的祝辞和钟鼎上的铭文的方式出现的。《周礼·天宫·小宰》就有“掌建帮之宫刑,以治王官之政令”的记载。秦汉时期,尤其是蔡伦造纸术发明之前,皇帝的诏、令、敕文以及宫廷发布的政令,通常刻在竹简上以驿递的形式传播。汉代的郡国、唐代的藩镇在京师设邸(即办事处),用以“通奏报,待朝宿”,其所抄发的皇  相似文献   

6.
有关邸报几个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邸报又称邸抄、朝报、条报、杂报、状报、报状、阁抄、塘报、驿报等等,最后改名为京报。被认为中国古代报刊的邸报,远在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初年就已经产生。到了唐玄宗时代(公元712—756年)即被印刷出版,可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报纸。宋朝是邸报的鼎盛时期,到了元代邸报却消声匿迹起来,明朝时又重新出现,它的寿命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叶。道光以后,邸报名称不再被人提起,而代之以京报。  相似文献   

7.
“邸钞”是清王朝用来公布朝廷政讯,具有中央政府公报性质的原始形态报纸,是封建最高统治者赖以传报朝廷政事动态,起到“与众阅看”、“众所惩劝”作用的政治宣传工具,也是封建统治集团人物赖以了解朝廷政事动态的主要途径,被当今的档案学者认为是清代在一定范围内发布档案文件信息的一种主要形式。清王朝对“邸钞”有着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传报组织系统和审查、传报制度。皇帝对“邸钞”的发布十分重视,甚至对哪些谕旨章奏应发布,哪些不应发布都由皇帝亲自决定。主持日常传报工作的是皇帝的办事机构军机处,由军机处把应发于“邸钞”的谕旨…  相似文献   

8.
略论《万历邸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历邸钞》一书,系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按原抄件影印出版(1968年版),因它抄录于邸报,故曰“邸钞”;又因其邸报出于明朝万历年间,故统称为“万历邸钞”。书中邸钞的消息报道始于万历元年正月,止于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万历皇帝总共在位48年,也就是说仅差三年就可得到万历一朝的全部邸钞。据粗略统计,万历邸钞总共有45.27万  相似文献   

9.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是指由邸吏向地方传达朝政的官方文书"报告"或"情报"总称[1].有时也叫"朝报"、"杂报"、"条报"、"邸抄"、"阁钞"、"进奏院状报"、"状"、"报状"、"京报"等.邸报的主要内容为皇帝谕旨、谕书,朝廷的法令、公报,臣僚的奏章和官吏任免、奖罚情况等官方文书.  相似文献   

10.
清代部分 一、邸报--最早的报纸中国古代封建官报的通称.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它有时也被别称为邸抄、邸钞、阁钞、杂报、朝报、京报、进奏院状、报状和除目.邸报起始于唐朝,由各地节度使派驻首都的进奏官负责向地方传发.  相似文献   

11.
1793年9月14日,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了清乾隆帝。英使是以何种礼仪方式觐见清帝的,中外记载截然相反。许多外国人,如美国的普理查德教授、法国的佩雷菲特先生等,还有不少中国的学者,大多认为英国使臣并未向乾隆帝行三跪九叩之礼。事实真相究竟如何,这是人们十分感兴趣却又难以轻易说清的问题。笔者拟就此试作考析。一一个事实,两种记述1793年9月14日凌晨4时左右,马戛尔尼等人来到圆明园内的万树园,准备在此觐见乾隆帝。在这里的广场正中,早已搭建起一座由多根立柱支撑,上面覆盖有帆布的巨大帏幄,幄内正中有一座…  相似文献   

12.
周韬 《新闻爱好者》2004,1(7):36-37
新闻舆论管理是国家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最能体现新闻管理水平的,是要有一套适合国情的新闻法制体系。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的新闻传播机构分为官报和民间报纸。官报主要是政府设立的官报房出版的邸钞,官报的发行,要经过三个环节:通政使司、六科和提塘。通政使司收受官僚题奏。明降谕旨和经皇帝允许下发的臣僚题奏,送达六科,由六科公开发抄,再由各省在京提塘抄录传送到各地。  相似文献   

13.
赵莹 《国际新闻界》2013,(7):151-159
马克斯·韦伯曾指出:《京报》(即明、清《邸报》)"数十年来一直受到英国人的注意"。19世纪,《京报》不仅被西方来华人士所重视,其影响范围还扩展至欧美本土。在华英文报纸对《京报》翻译和利用活动,特别是《字林西报》开设的"《京报》摘要"专栏影响了19世纪中英关系的构建,1873年五国公使团觐见同治帝即为其中的典型事例:此事被当时的英文报刊称作"觐见问题"(Audience Question)。事件交涉的核心——"跪拜之礼"问题的解决未能打破英国人对中国人的成见,在华英侨在觐见之初所持的乐观心态反而最终归于失望和不满,其态度的转变与之对《京报》的先期定位及对相关译稿的后期解读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特别的历史时刻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引人注目地第一次派出中东特使。这是一次从出发时就注定“不会有大作用,却会有特殊意义的外交之旅”  相似文献   

15.
伦敦十日     
一年一度的伦敦国际书展1995年这一届于3月19日至21日举行。中国出版代表团应英国文化委员会和英国出版家协会邀请参加了书展,并在书展前一周访问英国各重要出版公司和版权代理机构,进行实质性的业务交流。代表团一行九人。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陈昭宽为团长,成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彭松建、新蕾出版社社长郭占奎、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孟庆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程佛根、译林出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报刊的业务演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化报纸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中国长期处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落后的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彼此缺少联系,没有感到对新闻的迫切需求.封建王朝不给人民以言论出版自由,它自己也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统治.到十九世纪上半叶,中国还没产生出版近代化报纸的需要.不过,中国很早就有邸报了.一说始于汉代,难以证实,唐有邸报是可信的.这种"报"原由官方机构编发,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允许民间报房印行,称为京报(也通称邸报、邸抄).邸报、京报的内容大抵为宫廷动态、皇帝谕旨、臣僚奏折之属,类似官方文件汇编.据有人考证:明末曾有京报刊登过出报人自撰的社会新闻.这一情况表明,很久以前,就有人作过使京报突破官文书性质的尝试.但是,刊载谕旨疏奏以外的新闻稿,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新闻事业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宋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宋初,中央政府设立了专门负责新闻与传播的机构“都进奏院”(简称进奏院),共所编发的邸报发挥了发布传播新闻的重要作用。一进奏院的名称源于唐代。唐代代宗以前,各藩镇驻中央的办事处称“邸”,后来改称为“上都留后院”或“上都邸务留后院”。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又改为“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①,有时仍称“留邸”或“邸”②,负责人简称“进奏官”,俗称邸官、邸使或邸吏。进奏官最初不少是藩镇留在京都的质子,后来换为亲信将领,他们不受朝廷管辖,可以随时入…  相似文献   

18.
雨燕 《兰台内外》2013,(4):62-63
中国人何时与烟草接触,研究普遍认为应该从1600年传教士利玛窦觐见万历帝时献上鼻烟开始。作为一种高级的西洋货,鼻烟开始在北京的贵族间流行。同时,在南方的福建漳州,水手陆续从菲律宾带来烟草,并且在福建开始试验种植。至崇祯皇帝时,北方从日本、朝鲜传入的烟草,开始在明朝各东北驻军以及后金(满清)贵族中流行起来。虽然烟草进入中国只有四百来年的时间,但却迅速俘获了国人的心。  相似文献   

19.
从1815年到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除《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等六种中文报刊外,外国侵略者还在中国境内出版了十几种外文报刊。其中,1822年在澳门创刊的葡萄牙文《蜜蜂华报》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外文报刊,1827年在广州创刊的英文《广州纪录报》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英文报刊,这些外文报刊大多是商人主办的,大部分是周刊,既登载新闻、行情、船期和广告,也登载介绍中国政治、历史、经济、地理以至军事等  相似文献   

20.
邸报和新闻     
人们讲新闻史,一般都要提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邸报”。邸就是官邸,古代高级官员的住所。汉朝诸侯郡国一般都在京师置邸,唐朝的藩镇也是这样。邸除了“通奏报,待朝宿”外,还将朝廷特准抄发的一些诏令、章奏、官吏任免情况等官方文书,传达给在外地的诸侯王和藩王知晓,叫做邸报。邸报传达消息靠驿马、驿舟、车传、步传等。邸报一般是手抄的。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有可能用雕版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