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唐老师的困惑 笔者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一线教师,发现他们对教学反思是又爱又无奈。教学反思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他们觉得,教学反思要么成为一种额外的负担,要么是无效的累赘。唐老师在自己的反思日志中表达了同样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称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教学反思越来越重视.见于报刊杂志的这类文章也越来越多,他们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并经常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策略,这说明了老师们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提高。笔者在仔细阅读了此类课后反思或反思文章后,想就目前的“反思”发表自己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3.
顾惠娟 《中国教师》2008,(22):38-39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好多学生在碰到问题时会产生无从着手的困境,他们经常要么瞎蒙,要么胡乱写一个答案等待老师订正。事实上老师也明白,自己一讲学生就会懂,这只是学生能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上周,我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教案检查,发现有很多教师没有写反思或者说不会写反思。他们要么写自己的设计意图,要么把教学过程简单地描述一下只反不思。这样的反思,有还不如无,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更谈不上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反思呢?笔者认为要弄清如下这几个问题:一、什么是反思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张丹教授说:"反  相似文献   

5.
吴放 《山东教育》2002,(12):22-23
吴放老师:现在大家都特别强调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和同事们经常在活动中观察孩子,也做一些记录和笔记,对一些教育活动也做评析,但总觉得反思的力度不大,效率不高。此外,反思本身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一些压力,经常“评析”感觉很累。请问:如能更有效地进行反思?如何能不让反思成为一种负面压力和精神负担?袁忻袁忻:您好。从你的信中得知,老师们都把教学反思提到了工作日程上来,我挺高兴的。也许你已经注意到,这个专栏的题目就是“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师应当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以学辅教、以教导学。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最令我痛心的事莫过于学生的作文了。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得有板有眼,语言车载船装,一轮到学生写作,要么不愿意写;要么无话可写;要么假话连篇。这使我陷入了沉思,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如何让学生变得有话可写,如何让学生写自己最深、最真的生活?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入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看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  相似文献   

7.
伴随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撰写教学日记成为教师必修的功课之一。可第一次检查这项工作,结果就令我大失所望。老师们的教学日记要么写成自学笔记,要么摘录教案,要么三言二语写成流水账,要么蜻蜓点水随便总结一句,很难体现反思的作用。而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一个教师只有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或他人,认真反思自己,  相似文献   

8.
正一、历史细节问题的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类似的抱怨:"老师,历史知识离我们好远啊,总也记不住,如果历史知识有生命力就好了。"很多教师的回答是:"记不住就反复背,多背几次就记住了。"其实,曾是学生的我们自己也知道,这种回答苍白无力,无法让学生满意。正是学生的困惑促使我反思:能否通过挖掘与课文重难点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俊 《教育艺术》2006,(2):22-23
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都会有自已的教学困惑。有困惑并不可怕,关键是你怎样去面对和解决这个困惑。我在教学中学会了自己提出困惑,并通过专业引领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课例载体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使自己一步一步地成熟、成长起来。以下是我这几年在教学反思中的几点做法,供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有思考能力的人,他们对老师的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当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突然被老师一插话,是接着老师的思路说,还是保持自己的思考?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笔者发现一种现象:有的老师让学生发言,当学生刚说出自己的一小半意见时,老师马上抢着接着学生的话说下去。要么揣度着学生的意思说,要么用教师的语言把学生化的语言进行规范总结,要么就将学生的思路往自己需要  相似文献   

11.
记得自己参加毕业实习的那一个月.当时大专毕业后,我到一所中学实习,担任初一(1)班的见习语文老师兼见习班主任.由于刚刚毕业,我对教师工作充满了新奇、期待,同时也满怀紧张、腼腆.与其说我是一位教师,不如说我更像一位大姐姐.在教育教学中,我充分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但和他们一起学习,而且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学生也经常到我的宿舍和我谈生活、谈学习,我和他们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12.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成长状况的一种自主省察实践,应是浸润教学相长的"桃花潭".可具体实践中一些教师要么视其为一种负担,习惯驻足于蜻蜓点水、草草应付的"小溪畔";要么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忽视对与之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行深入探究;要么认为反思就是想一想课堂表现,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根本不考虑如何指导、纠正、优化自己的教学实践,如此"浅浅的反思"又怎会滋生出实际价值呢?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教学反思?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讲,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教学活动,教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如何评价一位教师是否合格,能否达到一名名符其实的好老师要求,这就要求老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自己所进行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和分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困扰着广大语文老师,学生更是谈作文色变。的确,学生的习作要么空话套话连篇,要么轻描淡写,对于这一普遍存在的通病,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也经常反思和探讨。在此谈几点作文教学的方法。一、巧用教材,活学致用语文教材是教师执教和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凭借,也是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的依托。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从而扎实有效地进行语用教学,不能"贪大求全",只求一课一得,那也是有效课堂。因此,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精辟之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与各科教学的整合是近年来一个异常时髦的话题,广大的一线教师经历了一个观望、怀疑、行动、困惑、反思的过程。现在在课堂教学中,自觉使用多媒体这一辅助手段来完成教学流程的教师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一些新的现象又引发笔者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在我省实施一年有余。在一年多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既感受到了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喜悦,又产生了一些困惑,并作出了一些反思。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困惑和反思,以与广大同仁共同交流。一、困惑1.实验版教材的编排模式与原有大纲版教材的编排模式存在很大差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  相似文献   

17.
一直听说我校唐翠兰老师是个班主任工作的高手,在她手里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学生们都称呼她为“妈妈老师”。虽然同在一个学校,但由于不在一个办公室,交流不多。去年学校教师调整,有幸和唐老师在一个办公室共事,心中甚是欣喜。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唐老师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喝水。唐老师爱喝水,听说是经常做孩子们的思想工作,口干舌燥而慢慢养成的习惯,仔细想来,确实有些道理,这不,经常看见她领着孩子坐在自己身边聊天呢!唐老师不但爱喝水,她用水杯也是很讲究的,每天早晨都要将自己的水杯仔细清洗一遍,我纳闷,唐老师是不是有洁癖呀!唐老师新…  相似文献   

18.
编发这组关于“应用题教学”的文章,缘于两个原因:一是孙鹏国老师的《边远牧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从事数学学习与研究多年,我知道应用题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感觉是能够轻松学好的。可通过孙老师的调查与思考,我才发现,重点是不假,却也是一个难点。简单应用题尚可,复杂应用题正确率最高才19%,多么可怜的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般情形,是学生不认真学,是教师不用心教,抑或是教学方式欠妥当?二是几位同事、朋友常就孩子的一些较复杂应用题与我探讨。他们中,有的大学毕业,有的曾任过数学教师。然而,孩子的问题在他们那里,要么思路高深复杂,要么不明所以,做来做去,最后连他们自己也糊涂了。他们原来都是学而优,一路过关上了大学,然后又为人师,教人学习应用题,可现在自己又不会了。难道应用题已不似往日,变难了?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然而如何重视,怎么攻克难点,做到既使教学过程顺畅,又使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这成了一代又一代数学教师反复求解,而过程总有纰漏的“应用题”。“应用题有一定的情境”,“解应用题有一定的思维过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搞清数量关系”……提起应用题,教师们众说纷纭。应用题教学总不尽如人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究竟  相似文献   

19.
编发这组关于“应用题教学”的文章,缘于两个原因:一是孙鹏国老师的《边远牧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从事数学学习与研究多年,我知道应用题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感觉是能够轻松学好的。可通过孙老师的调查与思考,我才发现,重点是不假,却也是一个难点。简单应用题尚可,复杂应用题正确率最高才19%,多么可怜的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般情形,是学生不认真学,是教师不用心教,抑或是教学方式欠妥当?二是几位同事、朋友常就孩子的一些较复杂应用题与我探讨。他们中,有的大学毕业,有的曾任过数学教师。然而,孩子的问题在他们那里,要么思路高深复杂,要么不明所以,做来做去,最后连他们自己也糊涂了。他们原来都是学而优,一路过关上了大学,然后又为人师,教人学习应用题,可现在自己又不会了。难道应用题已不似往日,变难了?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然而如何重视,怎么攻克难点,做到既使教学过程顺畅,又使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这成了一代又一代数学教师反复求解,而过程总有纰漏的“应用题”。“应用题有一定的情境”,“解应用题有一定的思维过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搞清数量关系”……提起应用题,教师们众说纷纭。应用题教学总不尽如人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究竟  相似文献   

20.
编发这组关于“应用题教学”的文章,缘于两个原因:一是孙鹏国老师的《边远牧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调查与思考》。从事数学学习与研究多年,我知道应用题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感觉是能够轻松学好的。可通过孙老师的调查与思考,我才发现,重点是不假,却也是一个难点。简单应用题尚可,复杂应用题正确率最高才19%,多么可怜的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般情形,是学生不认真学,是教师不用心教,抑或是教学方式欠妥当?二是几位同事、朋友常就孩子的一些较复杂应用题与我探讨。他们中,有的大学毕业,有的曾任过数学教师。然而,孩子的问题在他们那里,要么思路高深复杂,要么不明所以,做来做去,最后连他们自己也糊涂了。他们原来都是学而优,一路过关上了大学,然后又为人师,教人学习应用题,可现在自己又不会了。难道应用题已不似往日,变难了?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应用题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然而如何重视,怎么攻克难点,做到既使教学过程顺畅,又使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牢固。这成了一代又一代数学教师反复求解,而过程总有纰漏的“应用题”。“应用题有一定的情境”,“解应用题有一定的思维过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搞清数量关系”……提起应用题,教师们众说纷纭。应用题教学总不尽如人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