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杨海燕 《教育文汇》2008,(11):21-22
在PISA2006(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测试中,芬兰又一次夺得桂冠,而在此前的PISA2000、PISA2003测试中,芬兰已经两次蝉联第一。据统计,芬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成绩优秀率达94%,有“奇迹教育”之称。从PISA2000、PISA2003到PISA2006,芬兰先后经历了对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侧重点的考查。PISA2006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PISA作为国际性学生评价项目,得到了各国的认可和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PISA评估.文章试图从PISA的评估理念、评估流程、评价领域等角度进行阐述,进而为我国的学生评价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锐眼·眼界     
PISA评估:学生认为阅读浪费时间2018年的PISA测试结果除了直观比较毎个测评国家的学生能力水平外,也指出了亟待解决的全球性教育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1/4的学生在数字环境中不能完成基本的阅读任务。尽管很多发达国家在过去十年时间里将教育经费支出提升了10%,但PISA测试却显示学生的能力水平较十年前并没有太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如何评价学生能力,是当今世界的教育热点之一,PISA是一个在国际比较视野内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最具综合性的测验.本文梳理了PISA的三个主要测评领域及框架,并对各领域的评价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如何评价学生能力,是当今世界的教育热点之一,PISA是一个在国际比较视野内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最具综合性的测验。本文梳理了PISA的三个主要测评领域及框架,并对各领域的评价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罗蓓 《考试周刊》2014,(55):159-160
本文简述了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并对其素养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PISA2006(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测试中,芬兰又一次夺得桂冠,而在此前的PISA2000、PISA2003测试中,芬兰已经两次蝉联第一,据统计,芬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成绩优秀率达94%,有“奇迹教育”之称。从PISA2000、PISA2003到PISA2006,先后经历了对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侧重点的考查,PISA2006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解力辨别、陈述、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芬兰政府认为,他们的学生之所以有好的表现,部分原因是政府在1996年到2002年间逐步实施的旨在培养学生卓越科学能力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陈蕾 《现代教学》2014,(3):15-17
PISA2012侧重于数学素养的测试,而在三年后的PISA2015中,测试的重点将是科学素养。目前,已有超过70个经济体报名参加PISA2015。届时,学生的表现会怎样?细观2015科学素养评估框架,较之PISA2006,结合PISA2012,有如下值得关注之处。  相似文献   

9.
PISA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共同开发的项目,其目的是测试15岁学生是否掌握了参与未来知识社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建立一套学生评价方面的教育指标,为各国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参考。从2000年开始,PISA每三年实施一次。根据本文研究的选题,以下将以2003年的PISA(以下简称PISA2003)数学试题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旨在评估各个地区15岁学生数学、科学、阅读的学术表现,笔者研究了2009年中国上海、香港、澳门学生在PISA中的表现,发现上海学生表现最好,澳门学生表现不佳。其中的原因可能包括经济发展因素和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1.
1研究意义及背景2009年4月,上海5000多名15岁的学生参加了数学领域的PISA测试,随即有关上海中考和PISA测试比较研究也多了起来.根据笔者阅读发现数学领域有关PISA和上海中考试题的比较研究较少,而PISA评量理念与执行品质已普遍获得认同.  相似文献   

12.
锐眼•眼界     
《人民教育》2020,(1):10-1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学校生活与45岁学生的幸福息息相关PISA 2018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自2000年启动以来的第七轮国际评估,其结果于近期发布。每轮PISA测试都对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评估。PISA 2018的评估重点是数字环境下的阅读能力。此外,PISA 2018还收集了大量关于学生态度和幸福感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基本概况,并简要回顾了该项目的第一轮——PISA2000的实施情况及评价结果。接下来对新一轮评价框架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指出在新一轮的评价过程中会有哪些改变与创新之处。最后在此基础上着重思考PISA对我国教育评价体系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专业视野中的PIS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备受国内外关注。PISA项目缘于发达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的反思,是一项以改善教育政策为导向的跨国测试研究。本文解读了PISA测试独创的素养及其内涵结构,探究了PISA研究试图解释的学生素养形成与学生个人参与及学习策略间的关系,分析了PISA研究试图发现的学生素养与家庭影响、学校均衡、教育公平的关系。本文认为,公平而卓越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衡量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尺度;多维度、多学科、重数据与国际参照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与教育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教育政策的制定应该建立在研究、数据和证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徐志强 《上海教育》2013,(35):37-37
蒙山中学参加了PISA2012测试,117名1996年出生的学生中.43名参加了上午的纸笔测试,其中16名还参加了下午的计算机辅助测试。参加PISA测试留给我们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很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作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PISA2018在测试内容、方式与规模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对学生阅读素养进行了新的诠释,采用了基于计算机的测试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等。PISA2018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数学、科学素养表现卓越,教育公平有所改善但仍有待提升,同时四省市教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我们需要客观看待PISA测试结果,明确PISA的作用及其限度,并且通过对PISA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科学解读,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更为科学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杨平 《江西教育》2006,(3):20-20
PISA是英文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简称。意为学生能力国际砰估计划,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策划的一项国际性学生学习质量比较研究项目。PISA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纸笔测验的形式。了解15岁左右的在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及科学能力,借此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术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具备了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数学、科学是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所关注的三个主要方面,PISA2006中对阅读能力的定义、文本格式、研究工具、评分重点等方面都做了新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大多数国家,认为学校有用的学生更有可能获得PISA阅读的高分;而获得阅读高分的学生往往也报告说,他们认为学校是有用的。学生对上学的态度会受他们的教师、同伴或学校的风气所影响。PISA 2009调查了15岁学生是否感到他们在学校学的内容对自己有用,不管是在当前还是为了他们的未来。这项测试问学生是否认为:  相似文献   

20.
PISA2009是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一个轮回的开始。自2000年以来,PISA测评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逐渐成为世界性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南。墨西哥作为最早参与PISA测试的OECD国家之一,其改革颇具代表性。通过参与PISA测评,对其成绩及相关信息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寻求影响形成教育产出的重要指标,进一步改善教育系统的运行,提高教育系统的产出效益,将成为墨西哥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