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所谓掌握历史线索就是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为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完整的历史基础知识,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历史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克服在学习中对历史知识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等弊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既能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使学生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这是历史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意联系法在历史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网状教学主要是找出历史上有关联的点,纵横联系构成网状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本课知识,又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存历史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记住某个历史年代,某个历史事件,学生是很难记住的,并且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反之教师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发散知识,使知识结构构成网状,引导学生回忆和本课有关联的旧知识,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产生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就大为提高。网状教学最重要的是把知识点联系起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中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注重考查历史发展中的联系问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挖掘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中外联系、历史与现实联系,构建起历史知识的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周治 《辅导员》2009,(18):26-26
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我采用纵横联系的立体复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它既能使学生把零碎、紊乱、孤立的历史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又能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结构法教学能提高教学实效:有助于学生整体性、系统性地掌握教材内容.有助于学生把握历史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课堂数学怎样开头兰州市十四中冯萍英一、复习引导开头温故而知新。课堂开头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先复习旧知识,再提出新知识,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用已知的钥匙打开未知的锁。例如《平面镜成像》一课是学生学习了光的反射...  相似文献   

7.
1.联系旧知识导入。这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法,通常是以复习提问或做练习开始,教师提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内容,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求新知。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在江苏省高考的方案的调整及江苏省"五项严规"和苏州市"三项规定"的背景下,应对历史学习任务基本在课堂上解决的现实,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最少的时间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讲课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寻找得出三本必修之间的联系,以及本单元在必修二各单元之间的联系,通过帮助学生找到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架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试图引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全面认识和把握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9.
教师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三历史教学,能帮助学生抓住专题核心,宏观把握专题,厘清本专题的线索,构建专题知识体系,掌握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能引导学生把握每课的关键词或语句,解读核心概念,建立史实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林长春 《辅导员》2014,(15):99-100
正历史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先后相承的密不可分的一幅立体画卷。当前,新课标下的文科综合考试对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就是对历史现象联系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历史现象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学科联系的能力要求"。历史科高考的命题又是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注重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搭建古今中外、纵横交错的立体知识系统。因此,在高三备考复习中就必须加强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具体的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就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而言,从现有的历史教材中,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史实,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挖掘教材的内在规律性的联系,是历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平时教学中普遍重视的教学环节。但如何运用学生掌握的其它学科的知识,认识、理解历史,则是正在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常说“文史一家”“政史地不分家”,道出了这些学科间知识联系的紧密。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渗透关系解决认识活动的问题,是符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迁移规律”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对“知识迁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有很高的评价。本文…  相似文献   

12.
于兰 《物理教师》2004,25(11):4-44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本文介绍一组与日常生活中的鸡蛋有关的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充分挖掘知识间的联系与延伸,引导学生从解决一个问题中,发现处理一类问题的方法.问题变式能由点及面带动学生思维,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引导发现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脑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历史教学中运用引导发现法,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探讨和创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思维能力。 一、严格把握教材的重心,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促成新知识的发现。 学生对新知识的发现,离不开对已有知识的牢固掌握。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新旧  相似文献   

15.
高考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把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下面就政治常识与历史知识的结合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和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以下六个方面的联想。 1.同类知识的联想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多元史观解决历史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利用文明史观能更好地评价历史人物,利用现代史观能引导学生搭建认知系统,利用全球史观能促使学生打开多维视角,利用社会史观能将人文教育引入历史教学中。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元史观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高中历史的入门教学法——统筹全局导学法。统筹全局导学法指的是在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老师在上每册教材的第一课时,粗线条地引导学生梳理本册的知识结构,及宏观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9.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特点。由于其过去性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缺乏一种真实的体验,容易造成历史知识点的混乱和记忆盲点。历史知识又有具体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起来的。所以学生只要找准了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运用一定的方法就能将知识归纳起来形成历史线索,从而解决知识混乱的问题。笔者将在下文就怎样梳理历史线索,怎样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归纳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类比、归纳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可进行类比教学,再归纳总结其联系与区别,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有利于理解记忆,又能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