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配合中学数学教改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于86年8月22日至26日在西南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讲习班暨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研讨会”。来自五省120个单位的15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我校有关领导和数学系党政负责同志到会,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大会交流了有关中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及中学数学教改经验的文章共15篇。这次“研讨会”是以“如何开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教改实验”为主题进行。大会特邀了著名教授、专家、学者作有关中学数学教育和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研究的学术报告。“初中  相似文献   

2.
宣汉县南坝中学是达县地区中学数学教改实验点之一。从一九八七年秋起,使用(普及)实验教材,同时采用西南师大数学系中学数学教改实验组倡导的“指导自学精讲法”,进行教材、教法改革的实验,届满三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实验期内的历次教学检测中,不仅次次以优秀的成绩领先子对比班,甚至与地(县)重点中学相比,也仍然以其明显的优势位居前列,深受学校领导、师生和让会各界的好评。89年参加全省初中毕业会考,该校实验班66名学生中,数学获90分以上的有44人,其中100分的有16人,全班平均96分,最低分71.5分(详见表1、表2,且其余六科会考成绩均列该校同年级之冠。完全可以这样说,这项以使用(普及)实验教材为标志的教改实验,已经达到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关于该项教改实验的详尽情况及量化统计,已由执教者李  相似文献   

3.
为了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据现行大纲和国家教委对中小学教材编写要求的“五性”,在开展了几年中学数学教改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在陈重穆教授的主持下,我组立足于多数学生开始编写的《新编初中代数》教材,其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我于八一年七月至八四年七月接受了中央教科所的数学教改实验任务,担任初中数学实验班的教学课兼班主任工作。三年来,在新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利用这套有明显特点的实验教材,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使实验工作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5.
《(GX)初中数学实验教材》,能否在慢班中应用呢?从1994年秋季开学以来,笔者就在初97级一班开始了大胆尝试.并在教学实践中按照 GX 的32字教学原则,进行教改探索.通过两年实验,现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教学思想,顺名思义,指的是指导教学的“想法”。这种“想法”是整个社会的和教学的客观实际及其要求反映在教学者意识中的结果,反过来再去指导教学实践。如果反映正确,教学思想就端正,反之教学就会走向邪路。因此,我们在进行教改实验研究时,首先应端正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彻底转变教学思想,以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教改实验,使教改实验按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1986年秋由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组牵头,引进了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组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开展小学数  相似文献   

7.
我校是农村高完中,也是重庆市重点中学.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就大力推进初中教改.从2006年秋起,我校在初中开始了小班额(30人)教改实验,并申报立项了区级课题“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让更多教师参与教改.笔者参加了此次教改实验,具体承担了初中数学的教改任务.本文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些尝试与探讨,尚不成熟,欢迎请同行赐教.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改实验,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出现了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实验的新形势。从总体上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把更新教学思想作为教改实验的前提小学数学各种各样的教改实验,虽然都把教材和教法改革作为主要内容,但都以教学思想的转变为前提,即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将技能性教育转变为思考性教育。思考性教育的目的是,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的显著特点是在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考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作为初中数学教学重要依据,核心素养引领初中数学教改潮流,提出了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的落地诉求.新课标与核心素养一致性导向下,初中数学模型观念层级体系与教学耦合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解读初中数学新课标,构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模型观念“数学与现实联系-数学建模基本过程-跨学科主题数学应用”一致性层级体系,结合教材中模型观念内容,针对性提出课堂教学的回归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多年数学教材改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教委的规划、布置和要求,我们针对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组织编写了(高层次)教材,围绕教材进行的一系列教改实验研究已列入国家教委“基础教育科研项目”一中学数学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之中(该项目由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数学教改实验组承担)。 (高层次)教材共分代数三册(其中第一册分上、下两册),几何三册,该教材是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按照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编写的“五性”,博采国内外各类中学数学教材之长,进行编写的。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实验课在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学生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急需改革。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教师演示实验教改思路及方法;学生分组实验教改思路及方法;课外实验和教材“小实验”实施方法;开放实验室及实验后的总结和反思。教改取得了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校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教改实验,采用了《自学指寻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经过自学,再进行有针对性重点讲授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学新课程的全面普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培养数学思想方法,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教改的热点.所谓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内容进一步地提炼和概括,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初中数学的主要数学思想包括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其中化归思想是初中数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小学数学教改实验工作,我省最近在合肥召开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研讨会.与会代表经过认真准备,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有关的实验课本中各单元的教材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的基础教育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数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他们的心理素质。 下面我就结合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的教学体会,来谈一谈初中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几点想法。 1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6.
我校用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教改实验组编写的(GX)初中数学实验教材,从94年秋季开始在初一年级进行首轮实验,就一个学期的实验情况来看,不但成绩高于对比班(见下表),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1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对中小学(各科)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在全国规列了6~8套中小学教材,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和需要。根椐国家教委的布署,由四川省教委牵头并与西南师范大学合作编写了一套义务教育教材。《初中数学》编写组在多年教改实验的基础上,博采国内外中学数学教材之长,针对广大农村和中小城镇实际,编写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教学试验课本》。这套教材从1989年出版以来,已在广汉、洪雅、叙永、江北,大竹等七县(市)教百所不同类型学校试验,效果良好。为配合教材试验的发展,我们将陆续刊载教材编写和试验情况的文章,以期有更多的同行,专家参加研讨,促进这项教材试验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十月七日至十一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召开。大会首先回顾了首届理事会四年来的工作,选举成立了第二届理事会。全国数学教学研究会成立以后,通过教学情况的调查,把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出现了我省常州市平面几何教学和上海青浦县教改实验研究等先进典型。研究会努力促进各项教学实验的开展,成立了“思维与数学教学”专题研究协作组。研究会还与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台组织了对课题“我国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问:近十年全国中学教改实验状况如何? 答:近十年来,中学教学改革和实验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教育思想和教学观点的逐步更新,许多地区和学校在学制、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各种不同的改革实验,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以教材改革实验为例,已送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的教材中,有经过多年实验的中学语文教材14种,中学数学教材6种。外语、物理、化学、音乐、美术和体育等学科也有多种实验教材。有的实验教材,如初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教材,  相似文献   

20.
本期小学数学教学专栏奉献给读者的,是采用课程教材研宄所编写的《小学数学实验课本》进行实验的体会和经验文章。这套实验教材,为了适应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在评价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的基础上,研究和吸取了国内外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经验,进一步调整了教学内容,建立了更加合理的教材结构,并对培养学生能力,注意因材施教,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们欢迎广大教师积极加入到教改行列中来,在教改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