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水史话     
自远古以来,虽然人们一直使用香料,但是香水这个词最早开始出现在法国,而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代亚述人不仅把芳香油及油膏涂在身上和头发上,而且还涂在衣服和头饰上。波斯人甚至留着胡子来涂上香料。这种做法盛行于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拜占廷。古罗马甚至出现一所教授制作油膏技术的香料制造学院。香料在中世纪仍很盛行,它是那么富有吸引力,以致每当举行庆祝活动时,连骡子身上都使用香料和油膏。17世纪初期,第一家香水厂出现在佛罗伦萨。该  相似文献   

2.
领带的起源     
穿西装都得系一条领带,这是规矩。但人们对领带起源的说法各异。 一种说法是:古代的西方人,特别是常年居住在深山密林中的日耳曼人,他们习惯披着兽皮取暖御寒。为了不让兽皮从身上掉下来,就用一根草绳扎在脖子上,这是最原始的“领带”。 另一种说法是:17世纪时,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一支骑兵部队走过巴黎闹市街头,骑兵们个个身着制服,脖颈上还系着一根细布条。法国的部队军官见了,赞叹不已,争相效仿。同时,巴黎一些爱赶时髦的贵族子弟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在衣领上系一根布条,这便是领带的原型。 还有一种说法是:领带是英国妇…  相似文献   

3.
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威尼斯的西安蒂奥克学院有一个叫做哈维·明德斯的心理学家的观点,即使是黑猩猩也有幽默感,它们知道用手势“来做一种滑稽的动作,例如,它们常对训练者撒尿,并做出种种怪样取乐。”对于人来说,幽默是人类文明根深蒂固的一部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威廉·小弗里说:“5000年前,画在埃及古墓上的组画就有滑稽和幽默。”但是幽默是怎样产生的?美国得克萨斯州技术大学的副教授保罗·麦克吉写了一本书《幽默的起源和发展》。书中说道:“幽默是人类发展中必然出现且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麦克吉认为幽默是人们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使我们觉得某  相似文献   

4.
永恒的微笑     
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人们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这幅被誉为“永恒的微笑”或“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年,在他的家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据说该画是应他未来的赞助人朱利亚诺·德·梅迪契的要求创作的,此人从1513年开始资助达·芬奇,直到1516年去世。几十年后,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建筑师和作家瓦萨里第一个在书中提到,《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佛罗伦萨人佛朗切斯科·德·乔孔多的妻子。后来,他又考证了创作时间以及此作品的经历,认为《蒙娜·丽莎》曾归法国弗…  相似文献   

5.
卢卑克的参议员、商人托马斯·约翰·亨利希·曼看不上他的长子,认为他的这个儿子不请世事,性格内向,生活漫无目的——这些品质不合乎勤劳的声卑克商人家庭的要求。实际上,他的长子亨利希·曼(HeinrichMann)看上去确实很平庸。他练了一点写作,后来当了一名书店学徒,但他对这个差使不感兴趣。他一心想当画家,便到意大利去旅行。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1898年在罗马的阿根廷道34号,我的才能顿时进发。我不知道当时做了些什么,我想自己只不过是要用铅笔画一幅素描,可是却写了一部几乎是完整的小说。”这部小说叫《在懒人乐园里》,在书中亨利希·曼严厉地指责了他的父亲及其所属的上流社会。他抨击和讽刺了唯利是图  相似文献   

6.
比利时小说家乔治·西默农,生于1903年,1989年春谢世。他一生写了500多部长篇小说,其作品气势宏伟,风格独特,深受读者欢迎,因而赢得“20世纪的巴尔扎克”的美誉。他的小说被译成50多种文字。其中,有53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212部被改编成电视剧。他的创作态度认真勤奋,几乎总是强迫自己写作,有时一天能用打字机打出80页稿子。写作活动是他的致富源泉,为他带来大约2.5亿法郎的收入。巨额的收入把他变成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法国传记作家皮埃尔·比恩多伊斯称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作家”。许多人认为“他的财富多得惊人”。但是西默农  相似文献   

7.
一个美国人第一次到法国工作一段时间后,别人问他对法国的印象。他说,这里的男人都打领带,女人都不穿裤子。和美国人的轻松、随意风格不同,法国男人上班期间一律打领带,哪怕质料不好的领带;而女人一般都穿裙子,哪怕冬天也很少穿长裤,特别是正式场合。但你可知道,法国女人为了得到和男人一样穿长裤的权利,经过了约100年的奋斗。其中,女作家乔治·桑的作用非凡。1804年7月1日出生在巴黎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是被其同时代人公认的最伟大作家之一。雨果说:“她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特别是,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女性。”乔…  相似文献   

8.
《伟人的疏忽》一书在法国成了畅销书。作者吉·贝恩杰里和朗·克劳德·卡尔耶积30年的时间,汇集了伟大作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诗人的“错误”。全书分为若干章,有未经证实的理论,荒谬的见解、偏见和奇谈怪论等等。其中尤以《文学的错误》一章更吸引读者。作者收集了著名作家书中的病句,如左拉在《莫雷教士的过失》中的“她忧心忡忡,喝着汤,没有张嘴”;大仲马在著名的  相似文献   

9.
侯颖 《世界文化》2003,(3):11-12
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是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的先驱。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就以其观点新颖大胆的专著《第二性——女人》而著称于世。在这本被称为“女性主义的圣经”的理论名著中,她论述了“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女人是被动地变成女人”的这一中心思想,揭示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男人是如何利用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制造出关于女人的种种神话,强制妇女接受下来而永远处于从属的“女人”的地位,书中宣扬了“男人们自己作主,女人们也自己作主”的平等理想。可以说,正是由于《第二性》一书,人们开始认识这位惊世骇俗的女子,这…  相似文献   

10.
“左岸”,在中国大陆,现在属一个特别“小资”的词。左岸,来自法国。法国人爱把河岸分左右称呼,就像中国人爱把山坡分阴阳一样。“巴黎的左岸”,这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觉得充满异国风情的地方,广义上是指流经巴黎、把“艺术之都”一分两半的塞纳河以南的部分;狭义上是指靠近河南岸、圣·米歇尔大街和圣·日耳曼大街交汇的方圆数公里处。 提起“左岸”,人们马上联想到这样的背景或气氛:诗、哲学、贵族化、咖啡馆、艺术……当然,还有文化。 不错,巴黎的左岸非常文化。几乎所有的大媒体、大多数研究机构和政府机关都在左岸。这里还有数不清的画…  相似文献   

11.
还在20多岁时,法国女画家贝尔特·摩里索和她的妹妹埃德梅就拥有自己的一套绘画工作间,里边陈列着一套当时一些“放荡不羁的人们”所常用的摆设:舒适漂亮的红色长沙发,随意摆放的一些油画,以及垫有厚褥的大睡椅,以供那些  相似文献   

12.
高永 《世界文化》2007,(10):10-11
“中世纪”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比昂多在(《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一书中提出,此后,便被西方学术界沿用。与中世纪相对应的另一术语就是“文艺复兴”,这个词的最早提出者是乔治奥·瓦萨里,“复兴”即意味着文艺在中世纪已经死亡,有侍于复活。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中世纪的看法。可以说,从那时起,人们就把中世纪看作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3.
法国大诗人和作家雨果写过一首《修道院所见》的诗篇。其中第十四节第十四行是这样写的: “……壁虎,浴着月光,在大粪池里跑着。”巴尔扎克看了这诗以后,很不以为然。他说: “雨果先生在潮湿地方找得到壁虎,是一种宝贵的发现,值得送到博物馆,而博物馆还非当作新种看待不可。壁虎喜欢太阳,活在干躁的地方。我指出这个错误,因为艾弥麦拉尔达在《圣母院》已经拿面包喂过燕子。”巴尔扎克对雨果是很钦敬的,但是,对雨果诗中不真实的细节描写的批评却毫不留情。  相似文献   

14.
有些英语词汇并非只有词典中可以查到的那几种含义。它们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头脑里会产生某种形象,这些形象又将根据他或她的生活经历有所变化,但基本特征是一致的。诗人弗吉尼亚·格雷厄姆一首诗的题目“Aunts”就是这一类可以产生形象的词一汇的最好范例。“aunts”一词在字典里的定义非常简单,即母亲或父亲的姐妹。但“aunt”一词,在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脑海中会立刻产生一个有些古怪、徒劳无功、使人忍俊不禁的妇女形象。弗吉尼亚·格雷厄姆十分清楚,这首诗的标题是会使人们的大脑产生那样的女人形象的。她说:“哦,我知道,我知道 aunts  相似文献   

15.
翻开法国弗罗泊尔教授编撰的词典,其中,有句引用诗人让·达迪厄笔下一个白痴的话做的词条解释:“啊:表示惊讶,要求一个解释或表示怀疑。例句:“您知道吗,是高乃依写了莫里哀的剧本。”  相似文献   

16.
200年前,1784年4月,魏玛出版了一本名为《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的书。其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它论述了地球和它作为行星的存在;从古老的中国和埃及、古欧洲的风俗习惯直至18世纪的“人类的发展”。就连那些在世界史上几乎不受重视的民族,如藏族,在书中也有所论及。该书的作者约翰·戈特弗里德·冯·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当时年方40,却已经是一位有名望的作家和学者了。他出生于东普鲁士,父亲是一个家道中落的教师和教  相似文献   

17.
十七世纪1610年,法王亨利四世被暗杀。他曾给法国带来了和平与繁荣,在他死后,便开始了动荡的时期。1618年燃起了战争的烈火,直至1648年方始结束,即历史上的“三十年战争”。法王路易十三的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以铁腕统治法国,使法国成为全欧洲的霸主。在三十年战争期间,诗歌之花依然在法国盛开。弗朗索瓦·德·马莱伯(Francois de malhe-rbe,1555—1628)写的虽然不是大部头的长诗,但他的诗对后人产生巨大的影响。马莱伯反对  相似文献   

18.
人们最爱用“寿山福海”一词作吉祥语来祝福尊者、长辈寿如山高 ,福如海深。“福如东海”喻体明白 ,素无歧见争议 ;“寿比南山”则是我们这篇文章要加以探讨的。将“寿比南山”作为祝人长寿的祝颂语由来已久。语本出自《诗·小雅·天保》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 ,如南山之寿 ,不蹇不崩。”此后 ,关于“寿比南山”的诗文就不胜枚举。《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中嶷谓上曰 :“古来言愿陛下寿偕南山 ,或称万岁 ,此殆近貌言。如臣所怀 ,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明康海有曲《一枝花·寿王陂》 :“寿比南山还草草 ,福如东海任朝朝。”然而 ,尽…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邮票的来历吗?这要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是通过接力来传送信件及包裹的。邮差把信件从一地传到另一地,把途中停靠的地方叫“驿站”。“邮递”一词就是把邮件从一地传到另一地的意思。人们用火漆把信封好后,趁火漆未干,用图章或戒指纹章盖上戳,以表明这封信是谁发的。这些用于盖在信封的火漆上的截子即是当时的邮戳。最初使用邮票的想法是一个名叫罗兰·希尔的英国人在1830年提出的。因为他觉得用火漆封信太麻烦,如果用邮票的话,寄信的人就会增多,政府  相似文献   

20.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去年9月在《纽约时报书刊评论》的一篇文章中创造了“病情记录”这个新词,此词仅就文人传记而言。但是她这个新词的概念很快就流传开了,这个词的概念是指一种正在兴起的热衷于描写“机能失调和灾难”的传记文学恶性亚种。不久,另一期《时报》中的一篇报道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