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体裁非常独特,脍炙人口。其代表作《永州八记》景中托意,借景喻情,堪称山水人格化的典范之作。《永州八记》展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同时也浸注了作者的坎坷遭遇和忧愤心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吟唱出既清丽又凄幽的情调。永州山水之美就是作者人格美的艺术写照,物我相忘,和谐精彩。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文,这些游记集中反映了他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九篇永州山水游记中,有六篇是写小溪潭的,黄溪、石渠、石涧、  相似文献   

3.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抒发了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表达了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政治上失意,故寄情山水之间,历游永州的奇山异水,观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描绘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借景抒怀,为后人创作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是其再贬柳州时,在公务之余创作的一篇优秀的作品,同被贬永州后写的山水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一样,<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也是他山水游记中的优秀作品.这篇作品脉络清晰,结构合理,短小精致,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展示了再现形象特征的高超技巧.  相似文献   

6.
[案例描述]《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文,作者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在教学此文时,课堂气氛是活跃而轻松的。通过形式各异的课文朗读把握读音和节奏,到学生自主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全文,再  相似文献   

7.
《小石潭记》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迁谪永州时所写的一篇山水游记。文章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幽静,刻画了其凄清的境界,又抒发了作者的抑郁忧伤之情。作为一篇流传千年的山水游记,本文在景物描写上也是独树一帜、颇具匠心的。在描写技法上,作者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永州八记》是作者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一组山水游记文。这组山水游记文是根据作者发现景物的先后连续写成的,分看各自成篇,合看乃是一幅连环的山水图画。本篇所记的主体是“小石潭”,而其题目在“小石潭”的前面又加上“至小丘西”几个字,是与《钴鉧潭西小丘记》相衔接的。下面对这篇作品略作分析。“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这里实在把小石潭的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永州山水神奇美丽,历代民间传说故事给永州山水注入了灵魂,民间诗词又使永州神奇美丽的山水进入了文学殿堂。  相似文献   

10.
《永州八记》是指柳宗元被贬永州所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等八篇游记。历代学者对这些文章作过永州八记研究,评价甚高。本文仅从艺术贡献方面作如下探讨。一、创山水游记的独立文体山水游记是散文的—种。它根据文学创作的原则,记述作者游历中的见闻,包括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及其感受等内容。在《永州八记》问世之前,我国确有不少作者写过景色优美、文辞典雅的山水风光的文章,可是,或不独立成篇,或纯客观地静态描摹,称得上山水游记的仍然不多,只有晋代高僧慧远所写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山诗序》才可称为山水游记的最早佳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与众道徒游石门时“历险穿崖”、饱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这些游记集中反映了他学的最高成就。在九篇永州山水游记中,有六篇是写小溪潭的,黄溪、石渠、石涧、袁家渴、小石潭、钴鉧潭。这些不被世人所知、甚至无名的小溪潭,在柳宗元的笔下,却是那样奇特“温丽”。清深的溪潭有鱼数尾;水底明白见石,或是“亘石”“达于两涯”,或是“小石平布”;溪潭的两岸是草碧兰香、异卉怪木。浓密的草木,把小溪潭遮掩住了,人们只听见水声,却不能看见它,要循声去寻才能找着它。人们评论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是以山水自喻,在山水中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永州山水神奇美丽,历代民间传说故事给永州山水注入了灵魂,民间诗词又使永州神奇美丽的山水进入了文学殿堂.  相似文献   

13.
柳宗元的文章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而《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最负盛名的一篇。在这篇不到200字的作品中,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文,这些游记集中反映了他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九篇永州山水游记中,有六篇是写小溪潭的,黄溪、石渠、石涧、袁家渴、小石潭、钴鉧潭.这些不被世人所知、甚至无名的小溪潭,在柳宗元的笔下,却是那样奇特"温丽".清深的溪潭有鱼数尾;水底明白见石,或是"亘石""达于两涯",或是"小石平布";溪潭的两岸是草碧兰香、异卉怪木.浓密的草木,把小溪潭遮掩住了,人们只听见水声,却不能看见它,要循声去寻才能找着它.人们评论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文,是以山水自喻,在山水文中寄托的是他的境况、他的情,因为作者的聪明才智不被为当局所用,反而被贬为"楚越之交"的南夷之地,"终泯没蛮夷"的深山幽林(<贞符>).最近重读柳文的山水游记,我觉得文中不仅仅是反映作者的心境和浓浓的自喻之情,更重要的是文中表达出来的人生哲理,使文学成为了写人生的文学,这些人生哲理仍对我们的生活仍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永州的实际出发,论述了柳宗元与永州山水的亲密关系,阐述了柳宗元对永州山水美的发现具有独创之功。分析了作为审美主体的柳宗元与审美客体的永州山水之间的关系,以及揭示美的种种表现手法。肯定了柳宗元在永州历史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究其原因.是因为柳宗元在继承前人山水游记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一篇山水游记。它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永州八记”的创作与柳宗元的政治遭遇、思想状况、生活体验有着密切关系。在这一组具有游踪连续性的山水游记中,借助生动鲜明的山水形象,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的高尚品格,是典型的托物言志创作手法。其中有些篇章,直接涉及现实社会的尖锐矛盾,表现出他的一贯性政治主张。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可贵的思想价值,构成了浓重的现实主义特色。正因为如此,“永州八记”在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乃至整个文学史上都特别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在组织学生探究此文景物描写的特点时,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早有"预谋"地给了学生一点提示:"本文写作上抓住了景物描写的特点,突出了奇山异水,是一篇构思别具一格、结构浑然一体的美文。"原以为学生在我的明示下会呈现出热烈讨论的喜人场景,  相似文献   

20.
山水与人生     
李霖灿 《现代语文》2005,(12):20-21
徜徉于山水有益于境界、有益于人生,小可达于一身,大则兼善天下。这篇文章文字简练,结构严谨,夹叙夹议,叙述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自然。虽是一篇议论文,却运用了优美的散文笔调,使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领会山水与人生的哲理关系。本文作者为我国台湾艺术家、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