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能尊重信任你,师生之间就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教学工作也得心应手,效果好。尊重、理解、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是一种伟大的、理智的行为,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一、转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建立平等、互助的互爱型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在一些教师头脑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有的教师在自己做学生时就形成了师命不可违的观念,现在做了教师,也把自己放在绝对至尊至严的位置上,要求学生时时刻刻对自己恭恭敬敬,认为自己总比学生高明,久而久之,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大,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教师尊重学生不但使学生需要尊重、理解、关怀、信任的心理得到满足,而且使学生从教师这里学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帮助人、信任人的品质,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  相似文献   

3.
钱红 《儿童音乐》2008,(10):70-71
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础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合作方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不能将对话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谈话法。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生之间心灵互融程度将直接影响对话式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以赢得学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4.
寻求尊重     
法国哲学家向卡尔曾经说过:“尊重别人,才能被人尊重。”从大学时代就觉得比较深刻地理解了它的含义,毕业后也把它当成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来对待同事,对待学生,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而近期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一件事让我的自我满足感全无,更多的则是对自己的责备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姜子和 《成才之路》2014,(26):20-20
正曾有人说过,只当过老师,而没有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是不太完美的老师。可见,当一名班主任多有意义。想当一名好班主任也并非难事,我们讲究方法,讲究原则性,不断提高当好班主任的本领,下面结合自己实际经验谈谈认识。一、尊重信任学生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将心比心的,你要赢得别人尊重信任必先尊重信任别人。班主任要赢得学生尊重信任,就得先尊重信任学生,不能拿教师的地位压制学生,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平时工作中,我十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兴趣、习惯等。如班里小D,学习差,我从不歧视,总是用激励语言对她说:"你不会比别人差""你能行""老师相信你"。还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帮助她树  相似文献   

6.
王艳华 《现代教学》2014,(1):135-135
当前的学生知识面广,心理成熟早,教师如果依旧靠以往那种权威是不可能与他们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所以,教师要首先放下架子,用尊重、信任,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尊重指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学生的人格,做到平等待人;而信任则指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只有相互信任,师生才能敞开心扉坦诚交流,才能相互学习,相互依靠,相互激励。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尊重与信任,回报必然是学生的感激与敬重,这将有力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姜明伟 《教育》2010,(3):54-55
因为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学生也是人,也是有头有脑有思维的人,学生同样有尊严,并且由于他们还不能完全独立的现状,他们的自尊心更强,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对于教育服务者而言,就是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精心授业,而且还表现在教师要理解和尊重,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尊重、爱戴老师,师生关系更融洽,也有利于教课进程的顺利发展。本文具体阐述师生之间应该如何理解和尊重,以此来打造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凡作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师生之间做知心朋友的重要性,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师生之间在心理上要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  相似文献   

10.
学会道歉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摩擦,尤其是互动关系频繁的师生之间,常会因教师的一时情绪问题,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向学生道歉,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在学生面前,教师并不需要做个十全十美的人,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入.犯了错误立即道歉,这是一个人有良好教养的直接体现.在学生眼里,勇于说"对不起"的教师是亲近的,他们只会获得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相似文献   

11.
尊重与赏识     
对人格的尊重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受到应有的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教师如此,学生同样如此。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中国俗话也说,“好言一句三冬暖”,因为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产生信赖感。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才能相长。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全面理解课堂教学活动的意义,理解教学是面向每个人的教学。面向每个人的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一点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学习主动性来源于哪些因素,以便对课堂教学形成指导意见。   尊重与信任。尊重与信任既可理解为一种教学态度,也可理解为一种教学技术。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要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交流互动。因此,尊重和信任学生是教师教学民主的体现,是学生主动性产生的直接动力。   尊重与信任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个人生活…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卢梭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相信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潜能,避免猜疑学生,因为.信任学生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而爱和理解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良好师生感情的基础,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建就的前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所谓心理沟通.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能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形成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贾苗 《教育艺术》2008,(3):31-32
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师生之间心理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心理沟通,指的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达到和谐相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师心中的阳光,就是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学生只有在这种爱心的呵护下,才会抬起头来,迎着阳光走路。一、尊重学生的人格1.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东西,那就是个性。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成为他自己。"卢梭也有句很经典的话叫"天性而为",  相似文献   

17.
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个体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具有主体人格的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的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所以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18.
李波 《科学教育》2007,13(6):89-90
凡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师生之间心理沟通的重要,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  相似文献   

19.
徐卫 《海南教育》2008,(10):16-16
教育是爱的事业。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热爱工作,更要热切关爱学生。教师要把爱播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个学生交往,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喜爱教师,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爱的事业。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热爱工作,更要热切关爱学生。教师要把爱播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敬重。只有真正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爱心和每个学生交往,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喜爱教师,才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