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但历来为人所诟病。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认为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桎梏了别人;二是认为仅从协律的角度批评苏词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词论》是在考察了唐五代至宋词学的发展历史后而总结出来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她对北宋众多词人的评价是实事求是,准确公允的。她对各家词的批评,是和她本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论》出现在词体地位确立的时候,在中国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但历来为人所诟病。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认为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桎梏了别人;二是认为仅从协律的角度批评苏词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词论》是在考察了唐五代至宋词学的发展历史后而总结出来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她对北宋众多词人的评价是实事求是,准确公允的。她对各家词的批评,是和她本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论》出现在词体地位确立的时候,在中国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不仅以她独具特色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格蜚声词坛,更以她独到的艺术见解品鉴词这一文学样式,为婉约派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作为女词人的李清照,人们对她并不陌生,而作为有卓见的评论家的李清照,则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词别是一家”是李清照词论的核心思想,最早收录在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里。研究季清照的词论,对理解词的发展、风格和流派,以及对词的欣赏品鉴都不为无益。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词坛上一位大家,在她的《词论》里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论断,要求填词必需严格按照协律、铺叙、重典、情致和故实等五个标准进行创作,缺一不可。她提出的作词标准是有见地的,但对前人的词作批评,过于苛求,有失公允,有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就是她的某些词作也没有完全严格按照《词论》的标准去创造。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李清照的《论词》的批评集中在她的“协律说”和对苏轼的批评上,这些批评虽然有合理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本文从李清照的词学本体论精神出发,注重发掘《论词》对词学的本体论建构的贡献,廓清《论词》的批评维度,还原“协律论”的真实意义,对《论词》的价值进行了多方位的重审。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其诗、词、文、赋并茂,尤以词甚。而其《词论》作为词史上第一篇论词文评,颇有见地地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以评说历代词坛代表作家的创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词作:协音律,诉愁苦,贵文雅,主创新,求浑成,本婉约等等,结合李清照的创作实践对其词论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1084—1151?)所写的《词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词学专论。它阐述了自唐、五代至北宋年间词的发展过程,评点了众多名家的词作,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关于词的见解和主张,对我国词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对于这篇文章,历代赞誉者少,非议者多。南宋胡仔和清代裴畅等人,认为这篇文章“历评诸家歌词,皆摘其  相似文献   

8.
本文共分三部分。一、从《词论》的写作时间,《词论》论词标准与《漱玉词》的相左,和《词论》历评前代词人而不及周邦彦三个方面,推论其非李清照所作。二、《词论》作者应是当时词坛上声望卓著、精通音律而又力求合律、试图总前启后的词人,而这个人只能是独步一时的周邦彦而不会是年轻的李清照。《词论》的论词标准与周邦彦词“波澜莫二”。《词论》不提周邦彦,亦正可作为著作权属周的反证。三、从《词论》的体段格局看,它应是一篇词序的残篇;而从它论词的精神蕲向看,它很可能是周邦彦为大晟词人万俟咏的《大声集》所作的序。  相似文献   

9.
词按乐人词,是歌唱的艺术,在听觉上使人有美的感受。李清照深知这一点,因此,主张“词别一家”,她在《词论》中批评过去例坛名家散文化的倾向。李浏严格遵守词的格律,富于音乐美。看她的词,感觉是一首明白如活、妙语精工的词章,昕她的词又感觉是一曲富有节奏,曲调动人的优美弦乐。李清照在这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欣赏她的词,就犹如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去观赏大海一样,不但美景愉悦我们的双眼,陶冶我们的心灵,而且那有节奏的韵律的波涛声也令人心驰神往,想象无穷,把我们带到了更加美丽的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词论》勾勒了词至北宋的发展简史,历评前辈与同辈词人,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重要观点,强调词与诗别,在词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词论》意在为时人作词设立标准,故不可不要求严格;“别是一家”不仅在于词要协音律,更在于词的内容特色,着眼于词专主情致,长于抒情的特色;《词论》是苏词和柳词流行于北宋词坛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周军 《新课程研究》2010,(7):171-172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尤其是在词坛,她享有"婉约之宗"的美誉。在李清照的《漱玉词》中,抒写女子内心感受的词作占了大部分,而李清照词坛地位的确立,亦得益于她的这些词作。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是我国词史上颇为重要的一个女性词作家。她的《词论》第一次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并对当时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大词人作出了大胆的批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词学主张。《词论》提出作词要符合文雅、协律、典重、故实、铺叙的特点,那么她是如何以自身的创作实践去佐证她的词论呢,本文拟从《词论》与其创作做一个比较考察,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的《词论》是文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专论。《词论》中,她在品评诸多词家优缺点的同时,得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别是一家”词学观既要求词要严于音律,还要求词要符合传统的雅词本色,反映了词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吴文英是南宋词坛名家,他的词自南宋起就备受关注。通过阅读清代词论家对吴文英词的品评鉴赏,发现对吴文英词在清代的评价经历了三个时期:从清初的显现词坛、清中后期被词论家重新认识,而确立其宋四家之一的地位,直至清晚期跃至词坛顶峰。分析这三个时期的批评轨迹及原因,有助于我们了解有清一代的词坛面貌,对梦窗词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论词专文,这篇文章折射出李清照独立的人文判断、审慎的理性思考、博洽的知识体系、清空的雅士情怀,可以说,《词论》反映出来的文化人格正是李清照为人与为词的最大魅力。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誉满词坛,宋人对李清照词已有认同,誉其为"易安体",明代词论家认为她是词之正宗。清代词学复兴,清人对李清照的词也是格外推崇的,词论家们推之为词坛的皇后,婉约派之宗主。从宏微观接受以及传播的角度对李清照词于清代的接受与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李清照词正是在清代完成了由体入宗再到派的历史定位,从而最终确立其在词史上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一) “词别是一家”。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下了我国第一篇词学论文——《词论》,提出这至关紧要的论旨。晚唐以来,词风卑靡。词被视为“小道”、“艳科”、“诗余”,是诗人作诗之余的游戏作品,地位远比诗低。李清照这论旨,确定词是一种有别于诗的文学品类,有独立的性质、价值、地位。实是推尊词体,大争词的社会和文学的声誉。这论旨显然又是针对苏轼“以诗为词”,有所为而发。对苏轼开拓词境、革新词风,李清照并无异议。然而,对“以诗为词”的作法,却深为不满,蓄意要批评争辩。  相似文献   

18.
许之衡是近世广东中后期词坛上的名家,其词学活动主要包括创作《守白词》、与当世词坛名家的词学交游以及编著词学启蒙专书《词选及作法》。考察许之衡的词学活动,可从侧面体认近世中后期广东词坛的去边缘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易安居士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作家。她的词不依傍门户,不蹈袭成格,发挥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在宋代词坛上卓然自成一家,有“易安体”之称,如宋·侯寘《孏窟词》有《眼儿媚·效易安体》词一首,辛弃疾《稼轩词》有《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一首。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云:“两宋词家各有独至处,流派虽分,本原则一;惟方外之葛长庚,闺中之李易安,别于周、秦、姜、史、苏、辛外独树一帜,而亦无害其为佳,可谓难矣。”古往今来的词家对李清照词的论列基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究竟如何看待李清照词的风格和独创性,以及她的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关系,这就是本文欲陈管见的一个议题。  相似文献   

20.
王奎光 《文教资料》2020,(6):35-36,76
悲情论、"造境"与"写境"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论,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重要词论.饶宗颐从自己的词学观出发,对这三个词论进行了分析与批评,并在批评中提出了鲜明而独特的词学见解.饶宗颐的批评及词学见解对当代词论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