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历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在讲述“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时提到:“南斯拉夫自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后,中断了同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联系。”那么,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一员的南斯拉夫为何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呢?  相似文献   

2.
编者简复     
编辑老师:您好。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下册第50页的序言内容中,提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亚洲、东欧等地区的一些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我想请教的是“人民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请赐教。陕西渭南市固市中学韩晓婷编者简复:这个问题提得好。人民民主制度一般是指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同时联合其他阶级的政权。社会主义制度按过去说法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所有制形式以全民所有制为主、集体所有制为附…  相似文献   

3.
高级中学课本《世界历史》下册经过修改,将继上册在全国范围内供教学使用。修改以前,我们草拟了一份具体修改设想(征求意见稿),在几个省、市征求过意见,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启发。结合这些建议和我们受到的启发,对下册作了修改。《世界历史》下册试用本,据反映同上册一样也有“深、难、重”的问题,因此在修改时我们依据的原则同修改上册依据的原则一样。具体原则这里就不再说明了。上册与下册有共同的问题,也有各自特殊的问题。这个说明拟侧重下册的一些特殊问题加以申述,就教于广大的历史老师。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49页中讲“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是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同时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8页中,讲八七会议时“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在2003年6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137页和2003年12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第7页中则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刚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是该册教材的最后一课,在这一课最后一页的“相关链接”中提到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这两部法律的具体内容,但其实是在为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打下伏笔。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委托西南师范学院主持召开的《世界中世纪史》教材审稿会,于1979年5月18日至28日在重庆北碚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单位的代表共六十七人,会议进行了以下三项工作:一、审议十四院校合编的《世界中世纪史》(试用本).与会同志认为,这个试用本,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丰富的史料,阐述了世界中世纪史的基本线索、一般规律和不同国家的特点,贯彻了历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个试用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第一、努力破除"欧洲中心论",充实了亚非美各国的历史内容,增设了早期反殖民侵略的专节,恢复了亚非美人民在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精简了欧洲部分的分量;第二,注意利用中国和东方国家的历史文献,吸取了国内外一些新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世界历史》下册经过修改,将继上册在全国范围内供教学使用。修改以前,我们草拟了一份具体修改设想(征求意见稿),在几个省市征求过意见,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启发。结合这些建议和我们受到的启发,对下册作了修改。《世界历史》下册试用本,据反映同上册一样也有“深难重”的问题,因此在修改时我们依据的原则同上册一样。这里就不重复了。上册与下册有共同的问题,也有各自特殊的问题。这个说明拟侧重下册的一些特殊问题加以阐述,就教于广大的历史老师。首先就章节结构说,下册作了较大的调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2001年11月第2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试验修订本·必修)第11页有一幅《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场景》插图。图中上面的横幅会标是“中国共产党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下面还有一幅标语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根据图片提供的信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讲过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问题。他在谈到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时,说过:“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24页)在谈到人类的历史时,他也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人类总得不断  相似文献   

10.
修订本《世界历史》下册,把原教材现代部分的第二章《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风暴》、第三章《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和第四章《第三国际的建立》合并为一章,题为:《战后世界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修订后的这一章不是原来三章的简单缩写,与原教材比较,在观点和内容上均有一些变动,值得注意。下面对这章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谈几点体会。首先,我们感到新教材在有些提法上作了重大删改。如:关于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成就和历史教训,由原来的多层分析改为一层分析,既简明扼要,又抓住了实质,表达也更为确切。又如:在概括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过程的特点时,新教材引用了列宁关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这一论述,认为:匈牙利革命就是无产阶级在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再如: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一节的导言中新教材在论述这些地区革命斗争的性质时不是笼统地说十月革命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具体地指出它们是“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自决的运动”。它们“沉重  相似文献   

11.
现行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12月出版 )第 11课“西亚的封建国家”(第 5 7页 )中有这样一个习题 ,“问答 :在地图上找出 7~ 10世纪期间曾在世界上存在过的四大帝国 ,并简述它们的情况。”就本题的参考答案而言 ,笔者认为不够严谨 ,值得商榷。《世界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12月出版 ,第 119页 )对该题提供的参考答案为 :“四大帝国 :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情况可分别从其形成、繁荣与分裂的时间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特点等方面概括说明。”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史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现行初中《中国历史》第一、二册和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 )课本存在着对同一史实表述不一致的现象 ,即使同一课本也存在前后不一的问题 ,给教与学都带来不少困难。下举数例。(1 )半坡氏族遗址距今时间 :初中课本是“约 5 0 0 0年”(第一册第 1 3页 ) ;高中课本却是“约五六千年”(第 4页 )。(2 )对于河姆渡氏族种植水稻的问题 :初中课本表述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第一册第 1 4页 ) ;高中课本则表述为“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第 5页 )。(3 )初…  相似文献   

13.
课本第19页:“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的会议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笔者认为课本对“巴黎和会的召开”解释不妥。因为“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的只有战胜国即协约国集团(不包括沙俄,因沙皇俄国已灭亡,被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取代),而战败国没有参加。其依据如下:其一,按《世界近代现代史》旧课本下册第25页的说法:“1919年1月18日,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了缔结和约的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有27个,苏维埃俄国和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等没有参加。”这说明苏俄和所有战败国都没有参加巴…  相似文献   

14.
问:《小学课本历史》下册由试用本改为正式本以后,在总的体例编排和课题内容上有那些重要变动和增删? 答:这次小学历史下册的修改,变动比较大。与试用本比较,正式本有如下不同处理: 首先,从整册课本的编排上,将中国史部分和世界史部分分开。按照新的正式本,中国史部分包括十五课,内容自鸦片战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就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全部历史。世界史部分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即自1640年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中国和世界历史下限的安排,和现行中学课本是一致的。为什么正式本小学历史的下册,把中国史部分和世界史部分分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6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用数字卡片2、3、4和小数点“.”,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小数?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19页有这样的教学建议:第66页最后一题是思考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下册“学生实验五——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中提到:希望同学们清楚地理解在电路中连入变阻器R和r的理由(第344页倒数第三行)。有人认为是起分流作用,即在电桥不平衡时,电阻r较小,分  相似文献   

17.
人教社2002年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写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7页有一个探究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其实,上面所说的“国歌”应  相似文献   

18.
初中《世界历史》上册的封面和第26页采用了相同的一幅插图.插图下注明:"斯巴达克受了伤,还奋勇抵抗敌人的追击."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给斯巴达克这位古代英雄以极高的评价,称赞他说:"斯巴达克整个古代史中表现为最辉煌的人物.他是一个大将军(不是加里波的),具有高贵的品格,为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的代表."(《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3卷,第18页)马克思并说斯巴达克是他"所热爱的英雄"(《回忆马克斯恩格斯》第304页).列宁在《论国家》中说:"斯巴达克是  相似文献   

19.
文科中的各个学科之间有着广泛和密切的联系,在高考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这是近年高考历史命题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①与地理学科的联系。’92高考试题第20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维希政权控制的地区与下列哪些国家接壤。”此题的历史知识,《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101页:“德国占领法国北部,南部地区由卖国贼贝当一伙建立了傀儡政权,政府机构设在维希。”法国南部与哪些国家接壤,则属于地理知识(意大利、西班牙、瑞士)。 ②与语文学科的联系。’95试题第39题(陈启沅)第一问:“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 7、8、9期发表了《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新教材———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 ,该教材为目前全国多数地区所采用的高级中学课本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 ,1996年 7月版。文章提到与该教材相比较 ,人教社为“二省一市”试点编写的 1998年版修订的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 ,“除个别内容有所增加和修改外 ,并无体系、章节和基本内容方面的重大变化。因此本文不对 1998年版另作评论。”2 0 0 0年 3月 ,人教社历史室署名“任史识”发表反驳文章 ,指责笔者“并未通过认真的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